袁永茜
【摘? ? 要】將思維導圖引入英語課堂教學是一種有效的嘗試。對于英語教學來說,思維導圖以圖形的形式將知識點傳輸給學生,理清知識點間的細枝脈絡,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思維導圖? 英語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59
眾所周知,英語不但詞匯量大,而且還有很多相似的詞匯,讓初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感到吃力,也沒有多大的興趣。而思維導圖的應用,通過一個詞匯引申出多個相關詞匯的教學方式,使得英語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學生學習起來,也變得非常的容易,而且也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本文就對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的研究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一、思維導圖的相關概述
思維導圖的概念最早是上個世紀由英國的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Tony Buzen提出,受到包括教育界等各界人士的關注。思維導圖是一種利用圖表等形式來表現具有組織性的內容工具,是將抽象的、互相具有一定關聯的內容進行集合,以此讓人產生具象化的認識。在運用思維導圖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總結能力、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是開動大腦、促進思考的學習工具之一。在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可以用圖文形式展現給學生具有邏輯關聯的知識記憶鏈,讓學生對英語知識得到充分的認識,進而開啟潛能,打開系統化學習英語知識的大門。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經過小學學習階段,對于英語有了一定的認識,但還缺乏深入系統的學習環節,思維導圖可以引導學生從現象到本質、從單詞到語法、從抽象到具象,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知識,對英語學習中的各個環節有一個全面的基礎認識。思維導圖將復雜的內容分門別類,讓學生一目了然,學生能節省理解英語素材的時間,快速理解教材的內涵,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既需要關注細節,對單詞和短語不斷練習,也需要關注整體,將整篇課文的內容和結構爛熟于心,為發散思維和自主提高打下基礎。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就能讓學生既能了解學習中的重點部分和細節部分,也能看見整體的知識架構,便于學生記憶和背誦,對學生提高學習效果產生顯著作用。
二、初中英語中思維導圖的運用
1.初中英語文章相對簡單。初中的英語文章不同于其他時期的英語文章,初中英語文章有著簡單、簡短、易于理解的特點,由于英語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過程,因此,初中英語文章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抓住關鍵詞匯的意思就可以實現對整篇英語短文的理解,也可以實現對整堂課甚至整個單元的重難點的掌握。介于這種特點,可以通過設計思維導圖的形式,將這些關鍵詞匯作為中心,進行相關詞匯、句型的學習。2.英語教學的誤區。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對于英語短文的學習往往會陷入誤區,一種是只注重短文中的生僻單詞和短語句型,而對于整篇短文的內涵和結構卻不關注。另一種是對英語短文進行全文的記憶,囫圇吞棗,對于短文中的關鍵詞難以掌握。而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便可以很好的解決這種問題,關鍵詞作為核心內容,詞匯和短語作為思維聯系,可以更好的設計出短文的框架和結構。3.學生的發散思維。初中英語主要是針對一些年紀在12~15歲的孩子,這些青少年具備良好的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對于一些過于抽象和深奧的英語文章,學生是難以在短時間內理解的,而思維導圖的形式,不僅迎合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還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知識。
三、如何設計思維導圖
(一)仔細研究教學內容,發現其中的內在關系
進行英語教學的思維導圖制作,首先要求英語教師對英語教學的文章進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邏輯關系,這是制作思維導圖的關鍵環節。英語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研究程度的好壞會直接的關系到思維導圖的制作效果。如英語的閱讀教學,通常情況下英語文章分為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三種。在記述文中的關鍵詞往往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或者是一些表示事情發展順序的詞匯,比如first一開始如何,next緊接著如何,then然后如何,at last最后如何等,通過這些內容將文章連接起來。說明文往往是通過事物的發展作為主線,例如初三英語作文中一篇英語文章《你知道籃球的發明時間嗎?》,教師可以根據籃球的產生時間、發生地、如何產生、如何發展等制作一系列的思維導圖,這樣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關于籃球的全部內容。不僅提升學生的興趣,還更好的增加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
(二)實現教學內容到思維導圖的轉化
英語教師對教學教材進行仔細研究后,對于教學內容以及內在的邏輯聯系有了充分的了解,就需要教師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將對話、文章的文字向著圖形、符號、數字等內容轉化。一般在一幅圖片中通過等于號或者箭頭的方式進行邏輯關系的劃分,這樣學生通過觀看圖片,了解詞匯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更好的進行詞匯的記憶。例如,就如何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筆者通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進行引申,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學生更直觀的看到其中的內在聯系。
(三)將思維導圖轉換為PPT教學課件
完成思維導圖的制作后,可以將思維導圖引入到幻燈片中,通過PPT的形式進一步加工,例如添加文字、圖片的播放順序和圖片的播出方式、適當的添加一些英語歌曲等。這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PPT制作能力,熟悉幻燈片的操作,才能制造出更好的英語教學課件。通過幻燈片的教學課件播放,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將思維導圖貫穿整個單元教學
在制作思維導圖時,應該將一個單元分5個課時來進行完成,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來充實其他四個課時的內容,最終在孩子的筆記本上呈現一個完整的思維導圖。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可以看到整個單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學生的英語復習提供方便。
總之,思維導圖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已經在許多教學學科中被廣泛的運用,同時也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英語教學簡單易懂的特點,通過思維導圖的制作,可以讓學生獲取更多的詞匯量,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學習了一種發散思維的方式,學生在學習中可以自行的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以此來增加自己對知識的記憶。教師也需要更多的利用辦公軟件,對教學文章進行充分的了解,進行思維導圖的教學課件制作,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尹婷婷.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青春歲月,2015(17):28-31.
[2]陳枝瓊.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閱讀的邏輯思維能力――以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語教材為例[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04):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