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琳琳
【摘? ?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教育更加關注學生的整體素質的發展。音樂教學旨在通過音樂欣賞和感受擴展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學生的高尚藝術情操,促進學生正確藝術觀念的形成。
【關鍵詞】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97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一般對音樂不感興趣也不擅長。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通過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發展。在本文中,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小學音樂的教學方法,以便與同事交流。
小學生對音樂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欣賞能力,這對音樂教學的發展有好有壞。好的一面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音樂欣賞與學習,雖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但也對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音樂教學的難度。不好的一面是,教學要面對所有學生進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很難有針對性地開展音樂教學。因此,在小學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充分考慮音樂教學的現狀,同時還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實際學情與需求。通過探索正確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音樂情感和藝術觀念的提高。
一、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都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雖然完成了基礎知識的學習。但由于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逐漸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不斷等現象,這些現象的出現,給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帶來了巨大的阻力。
(二)教學模式較為固化
在教學過程中,良好的教學設計對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由于部分教師不重視教學設計的創新,通常只是按照書本或備課稿來進行機械式的講解,導致學生的學習過程過于機械化,進而影響了學生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注重課堂結構的合理設計
音樂教學是小學教學的一種教學,教學過程中的一門基礎學科,也是素質教育的一種具體體現。音樂教學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學科特性,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必須以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內容為支撐,進行合理科學的教學結構設計。這里的課堂結構主要是指教師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理念的指導下,以高效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為核心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運作流程,是一種整體性較強的方法體設計。因此,我們教師在進行音樂課程的結構設計時,必須要區分音樂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差異,注意小學階段學生自身年齡與心理的特點,針對不同課型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結構。
例如,在講授二年級《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這首樂曲時,由于曲子節奏明朗普遍受到學生的喜愛,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學情進行“動―靜―動―靜―動”的課堂結構設計,教師可以把這首歌曲進行若干劃分,學生就可以體會歌曲中的情緒變化,從而感受到歌曲中的美妙意境,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豐富肢體語言進行情緒的表達,從而讓學習變得快樂輕松。其次,教師可以結合音樂的彌漫性特點,豐富自己的教學形式。讓音樂旋律和節奏滲透到學生的意識中,甚至還可以采用豐富的表演形式,讓學生通過身體的動作完成樂曲節奏和旋律的體驗,從而提高我們音樂教學的整體質量與效果。
(二)注重教學情境的精心創建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的老師,所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識的創建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投入到音樂知識的學習和探索中去。
例如,在講授二年級《快樂的音樂會》這首歌時,曲調歡快活潑、瑯瑯上口,而歌詞也十分風趣幽默。因此,我們教師就可以通過創建擬人化的教學情境,讓我們的整個音樂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點。首先,讓學生欣賞和感受(聽!森林里傳來了音樂聲,我們一起來聽聽吧!)讓學生完整的欣賞音樂。然后,教師繼續引導(聽出來了嗎?熱鬧嗎?)。最后,讓學生自由理解想象音樂表達的歡快和熱鬧的意境。由此引出這首歌曲中含有的兒化音、象聲詞等,從而讓學生感受藝術表現手法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三)注重加強課堂管理,提高課堂調控
1.注重課堂秩序的規范。
良好的課堂秩序是提高課堂調控能力的重要條件和基礎,不難看出學生在課堂上的諸多不良行為是影響課堂效率的關鍵因素,教師應該對這些不良行為進行具體的觀察與分析,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特征,并針對這些不良習慣有針對性的向學生解答相關問題,從而讓學生認識到這些習慣帶來的不良后果。同時教師對學生要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改正自身不好的學習習慣,從而逐步改善我們的課堂秩序,保證我們的課堂學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實現課堂調控的有效性不斷提高。
2.注重評價與表揚。
音樂課程普遍實踐性較強,這就需要學生經常上臺表演或回答問題,但有些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小組教學,并選出本組表現最好的學生來回答問題,在最后學期末時,我們就可以對這些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并搞一些頒獎儀式;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作出及時的評價,有利于學生是自信心的樹立,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后的自豪和喜悅,潛移默化中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和爭取成功的信心。
總之,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已經成為素質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效的課堂教學直接影響到學生素質的綜合發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全面考慮教學的現狀和小學生的實際學情,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并不斷豐富教學內容,進而實現音樂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李高燕.提高小學音樂唱歌課教學效率的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8(08):32-33.
[2]周國曉.探析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的應對策略[J].學周刊,2018(15):161-162.
[3]陳杰和.小學音樂課堂中樂器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探討[J].大眾文藝,2018(07):191-192.
[4]王貴軍.試論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學習的必要性[J].學周刊,2018(08):153-154.
[5]高素芬.小學音樂欣賞課型互動教學策略的分析[J].當代音樂,2018(0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