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國芳
【摘? ? 要】高職院校武術教學是對于武術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渠道,它關系到武術文化在年輕一代的傳承和發展,弘揚武術文化,傳承武術精神,需要每個人努力的堅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武術教學中武術文化傳承的問題,包括武術教學中技能傳習與文化傳承相分離、缺乏專業的教學人才,又從培養武術學習興趣、提升授課教師的能力和處理好技能教學和文化教學兩者的關系三個角度討論了關于高職院校武術教學中技能傳習與文化傳承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 武術教學? 技能傳習? 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03
隨著全球化腳步的不斷加快,我國的傳統文化在西方的沖擊下正在淡化,其中武術文化受到的沖擊更為明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保證武術文化的傳承成為了諸多武術人擔憂的問題,武術教學是對于傳統武術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渠道,我們應找尋武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順應當代的時代發展趨勢,為武術文化的傳承提供幫助。
一、當下高職院校武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武術教學中技能傳習與文化傳承相分離
武術的精髓在于內外兼修,剛柔并濟,武術技擊只是武術的外在表現,而武術精神才是武術的靈魂。而當下,在我國各類學校的武術教學中,武術技能的傳習是武術教學的主要內容,不少授課教師都忽視了對于武術文化的傳授。殊不知,“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無道而有器,是教育的失敗。這種只注重技能傳授的教學方法,將武術教學束縛起來,武術文化的傳承也受到了嚴重阻礙,致使最終學生們對于武術的理解不過是空中樓閣。長此以往,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日后發展,這樣功利化教學方式還可能造成難以培養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而讓一代人關于文化信仰的缺失的結果。
(二)缺乏專業的教學人才
缺乏專業的教學人才是制約武術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根源,是影響武術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核心因素。首先,對于較有資歷的傳統武術傳承人來講,傳統武術得不到社會重視,生源少,不能把教授武藝所得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很多具備專業武術技能的人選擇再謀職業,并不樂于從事武術教學行業;其次,各高職院校的武術教學工作一般都由體育老師代勞,然而很多的體育老師并不具備專業的武術教學知識,學校也沒有加強對老師的武術教學培訓工作,在專業教學人才培養方面,既要重視專業人才的技術水平,又要注重專業人才的扎實理論基礎;但是理論知識豐富的,大多習武較晚,沒有深厚的功夫底蘊;武術技術好的,文化水平又不高,所以武術教學工作缺乏有文化、有技術、有綜合管理能力的綜合型武術教學人才。
二、關于高職院校武術教學中技能傳習與文化傳承的幾點建議
(一)籌建好學校武術的興趣小組
對于學校武術的發展而言,要想實現有效教學的效果,在班級建立武術興趣小組是很有必要的。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對于基本技術和武術文化的講述和演示,不可能被學生全部掌握,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覺訓練和學習,從而達到鞏固教學效果的目的。一方面,成立學校武術興趣小組,能夠在武術課堂之上進行富有成效的小組教學,建立技術共識,另一方面,在課堂下,武術小組還可以進行興趣性練習,也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通過互聯網了解更多的武術文化,以便在下次武術課上形成與其他小組的良性競爭態勢,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課堂上,武術教師可以先對小組中的學生進行教授,讓學習小組中的學生進行武術動作的演練,其他學生進行觀賞,讓學生感到武術就在身邊,人人都可以學習武術,明白武術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學到武術。
(二)提升授課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語言表達能力
武術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項目,因此,進行體育技能傳授的教師,一般在技術方面都能夠令人滿意,但在理論知識以及文化知識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武術技能與武術文化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所以,我們必須要提升武術授課教師的綜合素質。高職院校方面可以對授課教師進行理論文化等方面的培訓,也可以提升武術授課教師的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有了基本的文化素養,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提升授課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接受的文化知識主要來自于教師的語言,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便成為了影響課堂知識傳授質量的一個主要因素。一個善于表達的教師,會清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推動課堂教學,但是一個不善于語言表達的教師則可能不利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從而貽誤課堂教學。為了使學生真正理解武術文化的內涵和價值,高職院校就必須提升授課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高職院校可以對授課教師進行培訓,教授他們一些授課技巧,從而提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保證高職院校武術教育的授課質量。
(三)處理好技能教學和文化教學兩者的關系
“和諧”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論語中曾有言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只有正確處理好矛盾雙方的辯證統一關系,才能真正做到中庸,才能真正達到和諧的境界。武術本身就蘊含著我國傳統哲學思想,因此,在進行武術教學中,授課教師更要處理好技能教學和文化教學的關系。武術技能和武術文化都是武術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失了任何一部分武術都不能稱其為武術。武術技能為表,武術文化是里,表里缺一不可。如果能夠正確處理好武術教學中技能與文化的關系,不僅有利于武術本身的傳承和發展,還有利于高職院校教育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因此,只有處理好二者的辯證關系,才能實現二者真正的和諧,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
綜上所述,武術教學中武術技能的教學固然重要,但對于武術文化的傳承更是十分重要,傳承武術文化是武術教學的精髓所在。武術文化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們的素質和修養,還可以培養學生們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競爭觀。武術文化的教學是不可以忽略的一個教學要點,武術老師要處理好技能教學和文化教學兩者的關系,籌建學校武術的興趣學習小組,激發學生學習武術和了解武術文化的興趣,推進武術文化的傳承,改變落后的教學手段,促進我國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康梅英.基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視角下分析傳統武術的發展與實踐[J].內江科技.2017.
[2].劉偉,甘正永,葛雷,凌洪,陳康.民國時期武術傳承方式的變化及其影響[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