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佳婧 任玉銘 陳淑娟 羅新宇
摘要:大學階段是一個人身心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當今大學生受家庭教育、社會現實和自身問題的影響,相當一部分人存在心理問題。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領導者和建設者,他們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社會的走向和發展狀況,本文在“互聯網+”背景下分析大學生線上心理咨詢狀況以及諸多存在的問題。針對當前大學生線上心理咨詢發展的現狀對心理咨詢業與互聯網營銷方式融合模式提出了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大學生;心理咨詢
21世紀是互聯網和科技的時代,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時代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產性服務也等融合創新的背景下,“互聯網+”這一新概念的誕生問世,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模式,“互聯網+”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它不是借助網絡的平臺,采用信息技術將心理教育從線下搬到線上,也不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他領域、方式及手段上的拓展和延伸,而是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全新轉變。
一、“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因素來源
(一)社會因素
(1)競爭壓力。隨著我國社會的變遷,教育體制改革,各大高校紛紛擴招,使如今的大學生人數驟然劇增,致使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種種現實使得大學生感到前途渺茫,這種失落感極易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2)認知矛盾。大學生正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末期,但網絡信息良莠并存,而大學生由于思想不成熟,意志力不足,導致對信息的加工處理能力不強,使理論與現實產生激烈的矛盾碰撞,而這些矛盾和沖突又得不到及時解決與闡明,就會產生心理障礙或認知問題。
(二)學校因素
(1)學習壓力。學習方法和時間管理等多方面的轉變可能會使部分同學感到難以適應,因此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萌生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成分。(2)情感壓力。很多學生第一次離家,不在父母身邊,感到嚴重的情感空虛;寄宿制校園生活使大學生人際交往密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存在差異性不同且處理相對復雜;學生之間個性差異更顯突出,容易發生人際關系方面的摩擦與沖突,導致交往受阻。
(三)家庭因素
(1)經濟壓力。當代社會拜金主義現象普遍,人民對物質前所未有地看重,因此許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除了參與學業競爭外,還得承受因高額的學費和生活開支而帶來的經濟方面的壓力,因此,他們所承受的心理負擔明顯地超過了其他同學,極易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2)父母期望。父母大都有望子成龍的心愿,這樣的強烈期望,有時很可能適得其反,成為大學生難以承受的心理負擔。
二、大學生心理狀況的影響因素分析
由于網絡發展歷史相對較短,就目前而言還沒有一套較為完善的監督管理體制,這就使得網絡信息交互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一方面在網絡上大量充斥暴力、色情信息,對于辨識力較差的學生群體而言,很容易受到不健康信息影響;另一方面,網絡的交互突破了地域、國家等限制,一些網絡技術相對成熟的西方區域,利用網絡之便強勢推銷區域價值觀,使我國正處于價值觀形成期的青年學生在價值取向上承受重挫。
高校教育區別以往基礎教育,學生有更多自由支配時間,剛從高考高壓學習狀態中解脫出來,很多學生一時之間找不到合理的時間安排方法,感覺無所事事,久而久之,形成了對網絡的強烈依賴,陷入虛擬世界無法自拔,嚴重影響心理和生理健康。
由于網上完全的言論自由,有時人們通過網絡發表個人觀點會引起網友激烈爭論,并且大都由問題本身升級到對人身、人格,乃至價值觀和信仰的攻擊,言辭十分低俗惡劣,極易引起精神緊張等心理問題;(2)由于網絡信息交互的強大功能,人肉搜索成為了一種常見的侵犯行為,使被搜索人喪失社會角色,受到惡意騷擾,有時甚至連其家人也身陷株連,使被搜索人承受巨大心理負擔,嚴重影響其心理健康。
三、線上咨詢的特點
(一)具有良好的保密性
現實生活中的心理咨詢有一個很大的障礙就是當事人對保密性的懷疑,而線上咨詢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在線上咨詢,當事人是以虛擬的身份登錄,可以隱瞞你的真實姓名、外表形象以及聲音等人的隱私,甚至連其姓名都無法對號入座,猜測到你究竟是誰。
(二)平等輕松的咨訪關系
傳統的心理咨詢雙方的關系是一種類似于上下級,師生之間的垂直型人際關系。而在虛擬條件下的交流,避免了面對面的壓力和尷尬,這就會使當事人不必擔心社會評價,消除了種種顧慮,敞開心扉,盡可能真實詳細地闡述心理的困惑和自己的需要,從而以利于咨詢師更全面的了解當時人的真實心理狀況,采取恰當的措施為其分憂解難。
(三)選擇的自由度增大
網絡咨詢不像傳統的心理咨詢一樣要客觀條件的制約,使人擺脫了時間與空間的束縛,當事人來去自由,行動方便。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咨詢或終止咨詢,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咨詢師,或以新的身份登錄。
(四)信息量豐富
有些當事人心理癥結的形成是因為閱歷以及的缺少以及信息的閉塞,因而往往要求心理治療師有豐富的經驗和較大的信息量,但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經歷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線上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矛盾,在線上交流可以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接觸范圍廣泛度和豐富度是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比擬的。當事人可以通過與他們的交流和相處來間接的做心理咨詢,這種咨詢方式賦予個體極大的主動性。對于問題的解決和心理成長都有很大的裨益。
四、安徽財經大學線上心理咨詢發展現狀
安徽財經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定期為學生進行線上心理測試,分析問題,尋找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的途徑和方法,但是在推進線上心理測試的過程中,問題也不斷地出現,經過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對自身的心理發展狀況并不重視,更不會積極去解決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但如今社會形勢日趨復雜,就業壓力、家庭、網絡等因素都使當代大學生心理出現很多問題,如何推進線上心理咨詢與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
五、改善大學生線上心理健康狀況的對策
(一)家庭層面
首先,家長需要給予學生大力的教育支持。較高水平的文化教育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自身分辨是非、辨識信息能力;其次,家長應對孩子加倍關注,很多時候家長為了為孩子創造很好的物質生活,把大量時間投入工作中而忽略丁對孩子的關心,其實大部分孩子更需要情感上的關心;再次,對90后獨生子女而言,父母應懂得讓學生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最后,應改變中國傳統家庭中的專制型家庭關系,充分給予孩子話語權,走出家庭教育誤區,糾正家長認知。建議家長不要給學生施加壓力,要多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縮短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提升孩子的安全感,轉移孩子對網絡游戲的依賴。
(二)學校層面
校方應做到通過多種形式加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寓教于樂;另外,應形成全員育人體系,從學校核心領導層直至深入學生中的輔導員老師,構建立體化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共同關注問題學生,營造良好教育氛圍;此外,各大高校還應組建自己的專業化心理工作團隊,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詢工作建設。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實現目標,并訂立具體實施計劃,引導學生參與到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中,讓學生了解順利畢業走向工作崗位會有施展才華的空間,積極配合老師和家長,嘗試結交朋友、與人溝通,制訂人生規劃,并順利畢業,做積極上進的新青年,投入到充實健康、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中。
(三)社會層面
為應更好的推動線上心理咨詢的普及,政府須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支持高校大力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其隊伍建設。另外,要加強就業公信力和建立就業途徑公開化,使學生可以通過正規渠道獲取就業信息,避免受到不法分子的蠱惑誤人歧途。最后,從國家角度還應當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國民整體素質,從根本上凈化網絡環境,減少不健康的信息來源。
六、結語
通過不斷地推進線上心理咨詢為全校的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保健、心理咨詢服務工作等途徑促進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心理健康觀,指導大學生提高心理保健意識以及增強大學生心理調適能力,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發展自我。
參考文獻:
[1]周海謙.網上心理咨詢的可行性及現狀分析[J].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心理學》,2002,(1).
[2]李雪平.網上心理咨詢的優勢與不足[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12(1)
[3]紀國和,劉剛.網上心理咨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形式[J].現代教育科學,2003,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