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彩虹
【摘 要】英語作為第二大語言被廣泛使用,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英語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為自身增添一門藝術。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制定教學計劃來激發(fā)學生對英語教學的興趣。教師應該認識到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只有對英語教學有所掌握才能提高對英語的理解和興趣。
【關鍵詞】小學英語 學習興趣 激發(fā)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61
英語作為小學課程里的一門重要學科,為學生在初中、高中和大學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小學英語的教育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激發(fā)學生自身的潛能,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本文就小學英語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及培養(yǎng)策略進行詳述。
一、構建優(yōu)秀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tǒng)型教學理念當中,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強調的內容是知識傳授,但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某些教師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僅僅重視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開展知識傳授工作,但是學生課后的實際學習情況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是很強。所以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地和學生交流,在師生之間構建起來平等和諧的關系,在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的態(tài)度會直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造成一定影響,教師的耐心和關切之情能夠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到一定引導性作用,與此同時可以讓師生之間的互動變得更為頻繁,切實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將其主動性發(fā)揮出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當中,在課后應當及時和學生進行交流,以便于可以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形成深入的認識,切實將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出來,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從而學生也就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習慣。教師實際工作的過程中,由于處于小學教育階段中的學生身體和心理不是十分成熟,心理素質也相對比較差,因此教師在對某些問題進行處理的過程中,應當盡可能多地使用一些帶有鼓勵性的詞語,也應當平等地對待本班級當中的各個學生,以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負面情緒。在此基礎上,才可以讓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促使小學英語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得到保證。
二、精心組織活動
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游戲、活動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在課堂上穿插游戲、活動能使原本較枯燥、機械的單詞學習和句型練習變得生動有趣。以教一組方為詞:up、down、left、right為例,在教這一組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游戲:Pin a nose on a face(貼鼻子)。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張缺鼻子的臉,再請一個學生走到黑板前,用布蒙上他的眼睛,讓它貼出鼻子,臺下的同學用這四個詞匯來告訴他該怎么做。“Up、Up...”、“Down、Down...”隨著鼻子位置的變化,學生們調整著指令,終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找到了鼻子的正確位置。這樣學生既掌握了up、down、left、right這四個詞,又運用這些詞匯進行交際。這種活動,利用了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在動口、動手、動腦等多種富有動態(tài)的語言活動中感受到濃濃的趣味,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開展動手操作
爭強好勝、活潑好動幾乎是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并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小學生的一種天性,要想讓小學生安安靜靜的上完一節(jié)課,就一定要采用適當的方法。許多教師反應這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其實只是用錯了方法。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要善于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上入手,要想有效地實現(xiàn)這一點,可以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開展動手操作教學活動,有機融合某項或幾項知識與技能的綜合訓練,對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起著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通過開展動手操作教學活動,還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思維的靈敏性。學生在緊張歡樂的氣氛中既獲得知識,又不易產生心理疲勞,有效地避免了學生課堂上“走神”現(xiàn)象。
例如在教學“Where are you going?”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在課堂上將自己想去的地方動手畫出來或者寫出來,然后再讓小學生圍繞這一英語句型開展對話練習,互相詢問對方將要去哪里,并且為何要去,如此,既能培養(yǎng)小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有效結合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行為特點,實現(xiàn)了英語教學質量的優(yōu)化。
四、優(yōu)化課外作業(yè)
根據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單純依靠課本和輔導題是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水平。要從各方面提供給學生學習英語的信息和渠道,給學生布置他們喜歡的課外作業(yè)不僅能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還能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教師就要經常給學生布置一些形式多變、適合學生心理特點、生理特點的課外作業(yè),如:低年級孩子給家朋友教英語、高年級學生要多注意周圍的生活,收集一些英語包裝袋、有關英語的商標、英語小資料、做一些調查性活動,自己動手設計一份英語手抄報、電子小報等。這樣根據教師的設計學生就可以在作業(yè)中玩耍,在作業(yè)中學習,甚至在作業(yè)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以及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一方面是學生認真學習后獲得的豐厚回報,也為下一步的學習打下了興趣的基礎。
總之,小學英語的教學應當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為先。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傳授必要的課堂知識和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挖掘他們潛在的能力,只有當他們都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的時候,才會使得英語課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提升課堂的效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楊育芳.淺談如何激發(fā)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J].求知導刊,2018(2):118-119.
[2]楊清亮.論如何提高學生對小學英語的學習興趣[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3).
[3]雷永霞.如何激發(fā)小學英語的學習興趣[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