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芹
摘要:當前,我國正處于新課改的深化時期,積極轉化傳統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小學數學側重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采取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才能更好的促進小學數學的學習質量。本文簡要闡述了游戲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并針對教學過程中的常見問題提出可行的應用舉措。
關鍵詞: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應用
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認知數學符號以及抽象數學原理的基礎階段,掌握原理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涯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不僅在于教師授課的及時性,而且體現在如何讓學生在枯燥的數學教學中獲得樂趣,快樂的進行學習,學會去主動探索未知。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夠促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不斷完善提高。
一、游戲化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游戲教學和數學成績的關系更為密切。通過游戲教學的引導和幫助,吸引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注意力,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如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學方式單一枯燥,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心理,從而導致對書本知識理解不夠透徹。小學這個階段,學生的天性更為重要,小學生也需要在更為輕松的環境氛圍下掌握所學的知識。教育工作者將游戲模式發揮在課堂上,也有利于學生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掌握課本知識。
(二)游戲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在這種天性下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會更加便捷。在這類群體性的游戲活動中,為了能夠達到既定的目標,每個學生都會全神貫注,分享合作,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在集體中解決問題。選擇將游戲導入課堂的模式,可以使學生接受知識范圍大幅提升,同時,也順便矯正了學生單獨作業、離群孤獨的心理。可見,游戲教學的模式非常有利于導入至課堂。
(三)游戲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展現
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也是重中之重,而如何最大程度上使學生的個性化得到充分發揮,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合理引導和支持。在一個輕松、愉悅、快樂的環境下成長教學,讓學生敢于發言、敢于質疑,對于數學成績的提高至關重要。課程改革下的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主”,因此,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當培育和創新課堂新模式。
(四)游戲可以使知識更為生活化
一切知識來源于生活,數學也不例外。不懂得聯系生活的數學課堂是沒有生氣的課堂,數學知識就存在于日常生活里。例如,小學生在陪伴父母購物的時候,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處處充滿了實例的教學情境。教育工作者應引導學生在掌握了課本所學知識后,獲得了已有的經驗外,在外部環境中同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游戲化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發揮學生主體性原則
在任何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都應當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師應該是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教師首先將自身的位置放對了,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游戲化教學的原則應為主動讓學生動手、動腦,真正的發揮其主體地位。比如在數學應用題方面,學生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師可以運用游戲的模式進行講解,選擇幾名學生扮演售貨員和顧客,這種情景的學習方式很快就能讓學生將知識點和運算爛熟于心。
(二)發揮游戲的多樣性和情趣性
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內驅動力,使他們樂意學習、善于學習,在愉快的氣氛中完成教學。但切記游戲的目的是為了教學,為了游戲而游戲的教學是不可取的。游戲形式的單一也會造成學生的厭煩情趣,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發揮游戲的多樣性和情趣性就尤為關鍵。
(三)發揮游戲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原則
眾所周知,小學數學的教學并不是紙上談兵。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實踐中不斷進行完善,使游戲化的教學模式更為完善。小學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水平較為低下,故此,有效的發揮游戲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就很重要,越是直觀的游戲化教學,越是容易在“具體形象”和“抽象概念”間建起橋梁。直觀和形象的演示更便于這一階段的學生理解課堂知識內容。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的應用舉措
(一)利用游戲導入新課
學生在小學階段,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上課容易走神,導入新課成了很多數學教師的難題。一般情況下,數學教師在開始新課之前,會對上一節課學到的內容進行復習和重溫,再導入到新的內容中,借此實現溫故知新和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提問和集體復習的效果比較差強人意,復習范圍涉及的只有小部分的學生。為解決這一問題,教育工作者可借助比較簡單易懂的小游戲,利用新媒體媒介,導入到新的內容。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注意力更為集中,而集中的注意力對于新課的理解也就不再是難事。需要注意的是,新課的游戲模式不能夠只針對小部分的學生,而應該面向全體學生。
(二)課堂過程中導入游戲
就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來說,學生的錯題主要出現在審題的不認真、做題的粗心大意上,且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就需要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思維。但如果在整堂教學中都采取游戲的方法,無法給學生帶來新的新鮮感,所以,適當地在課堂過程中導入游戲就非常關鍵。一方面,可以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提升教學的效率;另一方面,學生聽課的中期,注意力普遍不夠集中,這種方式能夠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因厭倦導致的聽課效率低下。
(三)利用游戲檢驗教學成果
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內容講解完畢后,在課下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方式非常必要。但經常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上,看到教師大聲訓斥學生,這樣檢驗教學成果的方式不妥。教師應學會在游戲中檢驗教學成果,并且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對學生的行為和表現進行觀察,數學教師也可以適當的融入游戲。尤其是小學階段比較刁難的題型,可以采取游戲的形式,這樣可以分擔學生的學習壓力,不至于課后作業成為學生的“苦差事”,促成教學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羅增儒,李文銘.數學教學論[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