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
摘 要:巧用微課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性,對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從巧用微課預習、利用微課導入、巧用微課呈現數學知識、巧用微課進行全面復習、巧用微課的注意點五個方面談論了如何巧用微課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性。旨在通過分享,對同仁們的教學實踐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微課;課堂教學;創設情境;數學概念;數學操作;解題效率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信息技術不斷改良。微課作為一種剛剛興起的教學手段,也正悄無聲息地進入小學數學課堂。微課的特點是短小、精煉,能把聲音、圖片、視頻和文本有機結合在一起。利用微課可以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能調動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從多角度地參與到課堂中,為數學課堂學習注入新的活力。新課程標準提倡高效課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如能巧妙應用微課,便可以指導學生有效學習,提高課堂的效益。下面,我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做法與體會,談談巧妙應用微課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巧用微課預習,答疑解惑
在課前的預習階段,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通常是通過自行閱讀課本預習新知,初次接觸新知識,他們會對教材中的知識點有很多疑問,甚至一知半解地產生錯誤的認知。如果此時應用微課會就能為學生學習新知、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掃清障礙。例如,在預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他們可能會憑借之前的學習經驗而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應該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一樣利用鄰邊相乘得到。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設計一節“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的微課視頻,通過數格子的方法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與利用鄰邊相乘的數據結果進行比較,發現不同并否定錯誤知識遷移,使學生在預習時,就將錯誤的想法消滅于萌芽狀態。這樣能讓學生少走彎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新課學習的課堂效率。
二、巧用微課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一)創設輕松的微課情境
啟蒙思想家盧梭說過:“教育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充分利用學生年齡特征,教學中引入微課動畫并創設有趣的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引發學生思考,教師可為學習新知識做好心理鋪墊。例如,在教學“平面圖形的認識”時,為學生創設這樣一個微課情境:圖形媽媽今天帶著她的寶寶到我們的課堂做客啦,你們想知道他們叫什么名字嗎?同時畫面呈現各種顏色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手拉手向同學們走來,孩子們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到問題上“他們叫什么名字啊?”通過對圖形的認識,孩子們很愿意幫他們起名字,不但起名字,還能說為什么叫這個名字。這種微課動畫情境,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焰。
(二)創設有沖突的微課情境
在創設情境中,教師設計一個思維沖突來引入新知也不失一種好的導入。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可設計一個微課情境:阿凡提在街上賣毛毯,勢利的地主巴依看中了阿凡提的花毛毯,想不花錢獨得。聰明的阿凡提斗智斗勇,讓巴依從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兩塊形狀的毯子中挑出一塊大的來。選錯的話,巴依必須把欠長工的錢全部付清。對于這樣一個連貫性的故事情境,微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他們各持己見,同時也急于想知道結果,于是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入教學新知,順勢帶領學生進入本課程的學習。同時也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
三、巧用微課呈現數學知識,增強教學實效性
(一)利用微課呈現數學概念,提升教學效果
數學概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應用數學知識的基礎。但是小學生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較弱,數學概念往往又相對抽象難以理解。對于數學概念的教學,教師通常是通過口授的方式進行授課,往往要不斷重復重難點,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如何能讓學生把概念記牢,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還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這一點可以利用微課實現,把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錄制成視頻,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回顧概念,對學生掌握數學概念很有幫助。例如,在教學“認識圓”中關于圓的概念教學,可以在微課視頻中出示一個圓,動態演示圓的形成過程,組成這個圓各部分的名稱,以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同時講述圓的定義。把這樣概念性比較強的知識點做成微課,對學生來講不僅能看到圖形,而且能看到文字,還能聽到聲音,這樣學生學習效果比自己單純看書自學或教師照本宣科的效果要好很多。
(二)利用微課直觀數學操作,提高數學技能
數學操作是數學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操作教學繁瑣,教師也難于言表,造成自學能力強的學生很快就掌握技能,學困生聽得云里霧里,影響課堂效率。如果這時能夠用上微課,相信這種情況會很大程度緩解。
如,在教學量角、畫高或作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垂線等操作性比較強的數學知識點時,以過作已知直線的垂線為例,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通常利用PPT設計自定義動畫演示,將作圖的方法一幀一幀進行動畫設計并在課堂上配以教師的講解。首先制作一幀一幀的動畫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其次動作設計過程要求精準性較高,線與三角板、圖片之間的重疊有一絲偏差都影響學生的學習。但如果教師將親手拿著三角板在一條已知直線上畫高的過程錄下來并制作成微課播放給學生看,同時在必要步驟中附上操作的文字說明,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更加明白怎樣使用三角板。這樣,知識不僅更直觀,而且工作量比制作PPT設計自定義動畫的要少得多,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一節課下來仍然對操作方法一知半解的學生,則可以通過此微課補缺補漏,這樣既能節省課堂時間,又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后培優補差,讓每個學生都學到有用的數學知識。
(三)利用微課突破重難點,提高學習效率
數學課堂重難點知識抽象、難以理解,而這些重難點往往成為學生構建知識的障礙,為此設計生動、形象、直觀的微課對突破這些重難點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例如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內容中,教學重點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難點是理解平行四邊形與剪拼后的長方形各部分的聯系。課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匯報結束后可以通過設計一段微課把平行四邊形通過剪、移、拼轉化為長方形的過程錄制成微課,將轉化過程一氣呵成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同時將平行四邊形與剪拼后的長方形各部分的聯系標注在視頻中,讓學生在熱鬧的課堂操作之后及時整理收獲,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理解平行四邊形與剪拼后的長方形各部分的聯系。
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單位換算這節課時,低級單位轉化成高級單位要用數據除以進率,往往有很多學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難,操作應用起來更是錯誤百出。如果在課堂中插入這樣一個微課情景:把數設計成卡通人物,單位形象成寵物,把低級單位轉化成高級單位的過程描述成“升級”,則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用學生能夠接受的語言描繪要想寵物升級只要把數除以進率(如100),小數點向左移動(如2位)就可以完成升級,要想回到原來,只要把數乘以進率(如100),小數點向右移動(如2位)就可以。這樣用學生喜歡的語言、形象的視頻展示,把繞口的知識難點利用兩三分鐘的微課教會學生新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微課精心設計練習,提高解題效率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學習中碰到比較抽象復雜的題目就難以下手,久而久之就對解題產生了畏懼的心理,慢慢地就成為學困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就要求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數學問題形象化,從而幫助學生去克服心理障礙、理解題目和消化知識。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制作針對性的微課動畫,對題目進行演示,方便學生深入地理解。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和解決問題,并且可以在遇到同種類型問題的時候,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正確率。
四、巧用微課進行全面復習,實現有效復習
(一)利用微課把知識融會貫通,實現真正總結
在六年級總復習時,教師總會面臨時間少、內容多、難度大等問題。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如何提高單元復習的效率呢?利用微課教學,不失為一種好選擇。如在幾何圖形復習課中,教師可以錄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形幾個基礎圖形面積計算、推演過程、對比的微課,利用微課簡短、精煉的特點,通過視頻回顧讓學生體會轉化思想在解決平面幾何圖形面積計算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可以延伸出不規則圖形面積計算,過程中同樣可以利用轉化數學思想的方法來解決。回到課堂后,設計針對性的典型習題,學生獨立完成,展示優秀作業,學生講解解題思路及方法,老師補充點評。雖然復習課容量大,但利用微課節奏緊湊,環節設計環環緊扣,學生普遍感覺上了一個臺階,對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認識上升了一個新臺階,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二)利用微課個別復習,實現課后補缺漏
一節課下來,總有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能夠消化一節課的內容,也有一些學困生對課堂知識仍然是一知半解,這時候就可以發揮微課容量小,針對性強的特點,讓學生在課后利用微課視頻對本節課未掌握的知識點進行重新梳理學習。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課堂時間,教師也不用為了個別學生而停下教學進度進行講解,而且也不會浪費其他大部分學生的課堂時間,避免了學生聽覺、視覺上的疲勞,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五、巧用微課的注意點
(一)不為了微課而微課
雖然微課情境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好好利用有利于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但微課的創設也只是教學的一種手段,是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技能的一個途徑。萬不能為了微課而微課,不要盲目創設微課而沖淡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需求,浪費了課堂的時間與精力,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二)制作微課的關注點
雖然微課的設計精美有趣,但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過程中也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設計內容、表達方式、語速等方面,不要過多地追求卡通動畫形象及畫面的精美,進而本末倒置,浪費了教師過多的精力,浪費了教學資源。
(三)設計精要的小節
微課的小結,應該在整個微課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其內容應該包括知識要點的總結和數學思想方法的歸納,或者是歸納梳理微課教授內容,提煉概括數學方式、方法,亦或是把數學知識從課堂引入生活。總之,在微課末尾設計一個小節能夠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同時把數學知識上升到數學思想的新高度。
(四)微課的時限
微課是一段生動有趣的教學視頻,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視頻的時長一般控制在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
微課的產生給小學數學課堂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總之,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從課程的目標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使用好微課,讓微課成為數學教學的必要補充,讓我們的數學教學更加富有實效性,使學生在課堂中學到了知識、提高了技能、發展了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加莉.用微課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J].中小學電教下,2016(7):73.
[2]樂愛珠.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4):157-158.
[3]殷建紅.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76.
[4]楊成梅.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教育科學,2016(12):206.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