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祝
摘 要:在實際的教學展開中,不少教師容易混淆對話教學與課堂問答這兩種形式,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會造成課堂效率的低下,因此,著重探討對話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實踐中的改進措施及具體形式。
關鍵詞:對話教學;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實踐
“對話教學”是指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由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對話交流,從而讓學生收獲課本知識與學習能力。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語文學科注重人文性以及其實用性,隨之而來的,越來越多教師開始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形式,這就為對話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使用提供了依據和條件。
一、課前充分備課,完善教學結構
在大多數教師及學生的眼中,對話教學等同于課堂上的師生問答,但事實上,現代化的對話教學理論要求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參與到對話學習中,它需要師生彼此以平等、互助的角色來開展課堂對話,從而實現師生雙方的有效溝通。那么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進行充分的備課,通過生動、趣味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交流。而針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師則要結合相應的學科特色,利用對話教學這一新興的教育理念,將課本內容、文章情感等融入對話教學的過程中,這樣能夠有效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完善對話教學的具體形式。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春》這一篇現代文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在課前嘗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學生可能感興趣的方向以及其關注點。同時教師也要結合實際情境,為學生設置恰當的問題,以期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與老師進行交流。例如,同學們,你們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呢?如果給你一支畫筆,你想怎樣描繪出你心目中的春天呢?教師在備課的環節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要為學生預留充分的課堂空間來啟發他們的思考,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設計教學大綱,并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問題回答情況來采取恰當的調整措施。
二、善用教學策略,對話啟發學習
在運用對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
力,通過課堂情境的創設、實踐探究等環節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對話教學并非獨立于教學內容及結構的一種形式,而是應該與教師的教學設計緊密聯系,那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課堂情境等手段加以輔助,借此方式來完善對話教學的結構。同時配合以對話教學的策略,教師也能夠有效引導學生自主表達自身的感受與看法,這才是對話教學所要求以及期望達到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藤野先生》這篇文章的學習中,本篇文章基于魯迅先生的視角來描寫他的老師,那么教師可以由文章聯系實際,啟發學生積極發表自身對于教師的看法。在本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嘗試調整課堂角色,由學生在通讀課文以后,向教師進行提問或是質疑。這種新鮮的課堂角色體驗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教師也可以借此機會,深入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在鼓勵學生積極發表看法以后,教師則能夠以平等的地位與學生進行探討與交流,這樣更能突出對話教學的本質與作用。
三、加強課堂總結,提高教學實效
無論是在課堂講授或是課堂總結的過程中,教師都能夠運用對話教學的策略來進行課堂展開。在課堂總結的環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本節課的表現來發表自身的看法,從而讓學生了解自身有哪些不足。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嘗試與學生開展互動,讓學生明白師生平等的教學理念,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平等、和諧的課堂對話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而課堂總結作為學生進行自主測評與課堂反饋的環節,教師則要給予學生極大的鼓勵與幫助,進而通過課堂總結的環節,讓學生的能力有所提升。
例如,在九年級下冊《威尼斯商人》這一話劇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角色扮演這一形式來開展教學,在學生對于話劇形式以及表演有了大致的了解以后,教師通過對話教學帶領學生深入探討話劇的特色,而同樣的,教師也要帶領學生進行課堂總結,讓學生明白自己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收獲了哪些知識,這一環節能夠有效帶領學生回顧課堂學習的內容,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任何一種教育模式,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對話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仍需要教師在課堂實踐中進行完善與調整,尤其針對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教師只有把握好語文教學的根本特點與其基本走向,才能夠有效地將對話教學這一教學模式運用到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這既是本篇文章探討的主題,同樣也應該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實踐并探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春柳.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啟發式教學應用探析[J].課外語文,2017(30).
[2]陳鳳蓮.啟發式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苑教育,2014(3).
[3]代金華.初中語文教學中打造高效課堂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7(8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