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開勝
語言的本質是交流的工具,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和人溝通交流。在英語學習聽、說、讀、寫的諸環節中,寫作為信息輸出的較高層次,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們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教材這一載體,科學合理進行整體,有計劃、有目的、有層次,適時高效地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以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綜合提高。而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往往忽視寫作訓練,課上怕耽誤時間,淺嘗輒止,課下批閱怕麻煩,不予布置,考試時只能任其發揮,導致學生作文只言片語,不成體系,錯誤百出,甚至出現中國式英語。
一、夯實基礎
(一)豐富詞匯
詞匯量是一個人英語水平的重要標志。如果說文章是一幢房子,那么詞匯就是構建房子的磚瓦,沒有一定的詞匯量,寫文章就無從談起。在日常的教學中,一般一個單元的學習,都是從詞匯開始的,在教學詞匯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圖畫、實物、動畫等創設情境,聽其音,辨其形,知其義,做到句不離詞,詞不離句,學以致用。課堂上,為避免枯燥,可多設計一些詞匯教學的活動,如聽寫、默寫、英漢互譯、單詞接龍、單詞拼寫大賽等,寓教于樂,使學生樂學、學會。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詞匯后,可進行一些簡單的梳理,總結一些規律,告訴學生一些簡單基本的構詞法,如通過加前綴或后綴構成的派生詞:replay,repay,supermarket,encourage,telegraph,reporter,actor,hostess,等等。
(二)記憶典型句型
英語是結構語言,具有其自己的固定搭配,習慣用語和經典句型。使用經典句型,可使書面表達行文規范、流暢,表達明確,少犯錯甚至不出錯,避免中文式英語的出現。因此,能否記住并能靈活記憶使用所學的經典句型,也是寫好書面表達的關鍵。如表達家里有幾口人,要用There be句型,而不是用have/has;表達兩者都不,要用Neither...nor;表達直到……才要用Not...until;表達
太……而不能要用so...that或too...to;表達越來越……要用The+比較級+從句,the+比較級+主句這一結構等等。
(三)背誦范文
背誦是培養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我們要引導學生多背一些好文章、好句子、好段落,使學生深刻了解英語的句子結構和變化規律,掌握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提高英語表達能力。堅持讓學生背誦一些好文章、段落、句子、諺語等,在寫作中注意引用和借鑒,能使文章更加生動。
二、借“題”發揮
初中教材的單元話題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任何一個單元都有一個中心話題,即主題。教學中,不妨圍繞中心話題,進行寫作訓練。
例如魯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 4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這個單元以“周末活動”為話題,以討論過去的事情為主要內容。通過學習后,學生掌握了描述周末一系列活動的詞匯、句型,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一堂寫作課:
一是讓學生通過完成短文來復習學過的描述周末活動的重要短語和一般過去時的用法;二是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回答交流:How was your last weekend?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When did you do that?讓學生以回答問題的途徑獲取寫作的信息。顯然交際的內容就是一篇小作文。三是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周末,寫一篇My weekends,最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到教室前面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分別給予鼓勵和表揚。
三、借“機”提升
學校每學年、每學期都有多次大大小小的考試,如單測、段考、期中考、期末考等等。充分抓住這些契機,對學生進行考前的技巧指導和考后的反饋矯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考前技巧指導
在考前指導時,我們可以教會學生一定的寫作技巧。如整體上一定要書寫認真規范,要抓住全部要點,不能遺漏有用信息,篇幅要夠,要注意文章的主時態,如:介紹性文體、說明文、書信體等在表達時常常以一般現在時為主,穿插對過去的回憶(一般過去時態)和對未來的展望(一般將來時態);記敘文、日記等常以一般過去時為主,因為他們常常記述的是過去發生的事情。
(二)考后反饋矯正
考試試卷下發后,要讓學生根據得分情況尋找自己的不足,是不是單詞拼寫錯誤,是不是語法錯誤,是不是不切題等等,要具體分析到每個句子乃至每個詞匯。訂正后進行重寫,老師給予復批指導,直至近乎完美,這樣雖僅是一次考試,但學生等于訓練了多遍,會有很大的提高。
總之,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種長期積累的成果,需要堅持不懈。我們只有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始終把寫作訓練視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聽說讀中挖掘教材中的寫作元素,有計劃、有策略、有系統地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寫作訓練,才能幫助學生走出英語寫作的困境,減少學生寫作的困難,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