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玲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環節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需要加強學生閱讀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閱讀教學需要采取恰當的方法,其中比較閱讀是實現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拓展學生的視野。先分析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然后把握比較閱讀的相關概述,從而探究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比較閱讀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比較閱讀;價值;作用
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影響下,教學觀念與方式發生很大的轉變。尤其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閱讀越來越得到重視,并影響著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
一、比較閱讀的相關概述
(一)比較閱讀的概念
相比直觀閱讀來說,比較閱讀的閱讀方法層次更高,是不同閱讀方式的體現。所謂的比較閱讀其實就是在閱讀的環節中將內容或者形式相類似的文章,根據主題、風格以及表達方式等,運用不同的視角或者層次來進行對比閱讀,可以實現拓展眼界、提高認識以及鑒賞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學生比較閱讀能力的培養,選擇一些符合小學生的文章,來進行仔細的品讀。
(二)比較閱讀的特點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比較閱讀的方法有著非常突出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能夠突破傳統閱讀教學的限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與水平。比較閱讀的方式較為靈活,可以引導學生突破思維的局限,進行深入思考。同時能夠突出學生主體性的特點,不再讓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豐富閱讀學習,并從中受到不同的啟發與收獲。其二是體現出學生思維能力培養與鍛煉的過程。比較閱讀的方法比直觀閱讀要較為生動,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達到思維深化的過程。引導學生加強對文章思想與主題的解讀,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實現情感上的共鳴效果。
(三)比較閱讀在課堂教學中的價值和作用
比較閱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著重要的教學意義與價值。第一,比較閱讀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能力素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把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的語言和思維同步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比較閱讀思維能力素質。第二,比較閱讀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想象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起著重要的指引力,思維的特殊形式是想象。在比較閱讀教學中,只有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才能使他們想象出一幅幅的畫面,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加入有感情的朗讀的練習,讓課文變成一幅幅畫面浮現在頭腦中,這也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一種方法。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比較閱讀的策略
(一)對比字詞的運用
在小學語文閱讀環節中,在體會語言風格的基礎上,需要深入把握不同詞語的運用。對于詞語的推敲是比較閱讀的前提與基礎環節,能夠引導學生注意詞語運用的準確性。教師可以通過增、刪、改、換等方式加強學生對于詞語的理解,以及感受不同的表達效果,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這里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一是增減比較的方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環節中,在同一句子中比較刪去某一詞語前后的差別,并指導學生對于詞語的正確品讀。其二是替換比較的方法。通過同一語境中不同詞語的使用,來體會詞語運用的獨特性。例如在學習《故鄉》一文時,有的學生將“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讀成了“我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去掉“竟”字的前后意思差別,并讓學生明白“竟”可以表示作者與閏土在現在見面時之間的舊交情好像消盡,竟然隔絕到這一地步,表示內心的驚愕。
(二)對比句子的運用
在小學語文比較閱讀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句子的品讀,并實現從內到外的過程。尤其是小學階段,應該強調句子的運用,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語文寫作基礎。對于句子的品讀應該從修辭、句式以及標點等方面進行,把握不同語句的情境與思想情感。通過修辭的比較可以強化學生對句子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例如在《故鄉》中描寫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句子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中關于外貌描寫的句子:少年閏土“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從他的胯下逃走了。”中年閏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像是松樹皮了。”教師要讓學生仔細品讀這些描寫人物的句子,并體會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的性格差異。
(三)對比段落結構的運用
在閱讀環節中,需要在字詞以及句子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結構的運用,并進行段落的研究。在很多文章中都存在著內容的對比以及形式的差異,正是不同元素的存在才更能突出作者的內心想法以及寫作目的,同時也展現出作者的語言以及寫作風格。在實際教學的環節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于段落結構的認識,這有助于抓住文章的核心與重點。很多時候小學生在閱讀的環節中往往會忽視結構的運用,這時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做好相應的不同結構的整理與記憶。正如白樸的《天凈沙·秋》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的兩首小令中其結構和意境有著明顯的相似之處,并運用了白描的手法來描繪秋景。最后一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和“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教師應該先讓學生進行朗讀,把握句子的劃分,然后分析結構中不同元素的組成。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比較閱讀方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給予學生不同的閱讀體驗,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對于教師而言,應該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充分把握比較閱讀的特點,加強與學生的特點相結合。同時注意文章的研究,做好閱讀教學的總結,引導學生形成系統化認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切實保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葛艷.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比較閱讀的思考[J].黑河教育,2017(1).
[2]徐翠萍.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亞太教育,2015(18).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