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一個人情感的升華,通過音樂讓學生找到學習中的樂趣,找到學習中的感情寄托。在小學階段實施的音樂趣味教學對于當下的素質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小學的教育中音樂教育對于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針對音樂教學的特點對小學教育中的音樂教學方法談幾點策略。
關鍵詞:趣味教學;音樂教學策略;趣味性
小學的教育比較全面,而音樂教育又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門藝術性學科,音樂就應當發揮出音樂本身的作用,在課堂上就應該激發出音樂課堂上原本的活力,使學生的學習內容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
一、音樂教學中的趣味教學
每一門科目都有每一門科目的特點,每一堂課也都有每一堂課的趣味點,對于音樂來講在教學過程中處處充滿著趣味性,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全面發展,老師們經常會引進一些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性的歌曲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欣賞,這種教學方法其實上就是一種趣味教學,在音樂課堂上通過引進一些歌曲或者別的什么來吸引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使學習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豐富多彩。這樣做能夠保證課堂變得更加的生動、更容易被學生所接收。通過營造趣味課堂可以讓學生關注音樂、關注自身的發展。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小學生天生頑皮,這是小學生的天性,在音樂課堂上,通過音樂讓學生在課堂上安靜下來,這樣就是良好的開端,而有了好的開端就能夠在課堂中讓學生去感受音樂的魅力,激發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表現欲望,深入到美的世界中去。音樂教學中的趣味教學能夠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創設的情境中學生的注意力只會更加的集中,學習情緒會更加的高漲,在濃厚興趣的影響下引起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中領略學習的成功,去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除此之外,音樂課堂上的趣味教學對于老師而言要做到因勢利導,對于在音樂課堂上不敢發聲的學生要進行鼓勵,因為現在的鼓勵可能會影響學生的未來。對待學生要肯定他們的進步,決不吝惜贊美的語言,音樂本身就是一門帶有趣味性的學科,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產生興趣,讓教學中的趣味性真正展現出來。
二、音樂教學策略體現
教師在小學音樂教育中要真正用心去對待小學生,“以真心換真心”。其實教育教學的趣味性就體現在課堂上的每一個細小的環節,每一個環節都異常重要,音樂教學也是這樣,在音樂教學課堂上與學生真誠交流,對學生多一點關愛與鼓勵,為學生多付出一些真心、誠心和愛心,這種關心實際上是一種內在支持,有了這種內在支持會使教學活動更加吸引學生。對學生用心換來的是學生對音樂喜歡,對教師的喜歡,對音樂課的喜歡,這實際上就是在音樂課堂上實施趣味教學的一種策略,一種真誠的策略。
音樂課并不像其他文化課那樣進行傳統教學,而是具有自己的風格,在音樂課上進行趣味教學還應當加以創新,音樂課的形式是以動為主,而小學生正處于愛動的年齡段,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采取一些音樂游戲、舞蹈等各種各樣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采用這種方法也能夠幫助小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音樂游戲、舞蹈等讓學生在游戲中去感受、去理解音樂,這樣做還能夠訓練學生的節奏感,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感受到樂趣,讓教學也取得好的效果。另外,游戲需要每一位同學都參與,讓學生能夠在參與中調動自身的主動性,在參與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趣味教學的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單一性,讓課堂教學中的趣味性更好地體現出來。
小學音樂趣味教學還應當注重利用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音樂本身的魅力不僅在于韻律的和諧完美,更在于通過音樂能夠給人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小學生正處于想象的年齡段,用音樂打開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學生自身的發散思維能力,這也是趣味課堂一個行之有效的捷徑。這樣做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
小學音樂不同于其他的學科,音樂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藝術化的培養,讓學生在一種趣味性的課堂上充分地展現自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通過音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學習上能夠取得進步。總之,音樂是一種聲音與情感的表達藝術。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對音樂課堂實施趣味性教學設計采用了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豐富了學生自身的想象能力。為學生全面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海朋.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策略漫談[J].關愛明天,2015(9).
[2]石凱定.談音樂教學中的“點、線、面”:音樂教學方法漫談[J].教育教學論壇,2012(23):194-195.
作者簡介:溫亞武,出生日期:1986年12月29日,籍貫:甘肅天水,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二級教師,單位:哈密市伊州區大泉灣鄉圪塔井小學,研究方向:小學音樂。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