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6-074-01
摘要 目前,我國針對學生培養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需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綜合的素質提升。初中時期對于初中生而言,是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的重要階段。初中時期是學生價值取向與人生觀培養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身體素質茁壯成長的時期,適當的體育教學活動能夠有助于學生提升自身身體素質。
關鍵詞 趣味田徑 初中體育 實際應用
一、前言
趣味田徑教學法成為體育教學中提出的全新教學概念,通常指打破傳統初中體育教學的常規性與乏味性的體育訓練,是學生通過游戲等活動進行體育鍛煉,達到提升身體素質的教學任務。對于傳統田徑運動教學而言,教學內容主要針對跑步、跳躍、投擲等,通過單一、重復、乏味性的體育訓練不能保證技術與能力的提升。初中生由于注意力容易分散,對此種教學方式容易產生排斥心理,從而影響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田徑教學法可以有效改善體育教學質量。
二、趣味田徑特性
第一,活動趣味性。對比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趣味田徑因其趣味性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游戲足夠新奇,競爭性相對更強,情節發展相對更加生動,從而使趣味性相對更高,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活動,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興致;第二,活動競爭性。傳統田徑教學通常教學模式單一,而趣味教學運用競技游戲的手段,將游戲與理論技術相結合,趣味性游戲一般具有很強的競爭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參與熱情;第三,多項能力培養。趣味教學可以使學生提高田徑技術的同時提升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與觀念,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打破傳統課堂教學局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趣味田徑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一)準備活動階段的應用
傳統體育課堂教學課前準備活動階段,通常以慢跑、熱身操等方式為主,不過由于以上活動方法的重復運用,使學生形成抵觸情緒,致使學生無法有效進行準備活動,從而影響后續體育教學。課前活動是體育課的關鍵部分,需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參與至體育教學。因此需對課前活動準備方法進行革新,首先,可以采用具有熱身效果的趣味性小游戲,如往返跑、接力跑、“喊數抱團”等方式;其次,為使學生可以有效活動身體各部位、集中注意力并激發學習熱情,可以采用趣味性小活動,如“結對而行”、“心心相印”、“夾乒乓球”等。總而言之,通過趣味性活動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熱情,達到課前活動的教學目標;此外,教學應考慮活動對體力與耐力的需求,切勿為激發學習熱情忽略學生承受能力,從而引發運動危險。
(二)技能教學階段的應用
如同課前準備活動階段采用的趣味性活動,后續的體育課堂教學對技術與技能的培養階段,可以適宜的運用趣味性活動,使傳統、單一、乏味的教學方法得以轉變,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在趣味性活動中使技術、技能得到增強,使學生對相應技術、技能可以更好的掌握。例如:跳遠教學,通常教師對跳遠技術要領進行講解演示,而后學生進行自行演練,這種方法使缺乏興趣的同學不受教師掌控,從而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通過趣味性教學法的應用,在跳遠教學階段,通過“跳遠升級”“跳遠接力”等趣味活動,將跳遠基本技術要領游戲化,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加強教學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全身心投入與游戲并在游戲中有效掌握技術要領,從而實現課堂教學任務。
(三)素質鍛煉階段的應用
初中體育教學階段,身體素質鍛煉教學相對于體育技能、技術教學而言更加重要,實際教學階段身體素質鍛煉教學動作難度相對較小、負荷相對較大、練習項目過于單一,需在練習階段引入趣味性活動的應用,增強趣味性與可參與性。例如:趣味性教學階段,對身體靈活性的訓練,通過采用“老鷹捉小雞”、“丟沙包”等活動,從而有效提升身體靈活性;對腿部力量的訓練,通過采用“蛙跳接力”、“臺階蹲跳接力”等活動,從而有效提升腿部力量;對上肢力量的訓練,通過采用“推人出圈”、“推小車”等活動,從而有效提升上肢力量。總而言之,參考身體素質鍛煉教學的各項目標,科學合理的選取適當的趣味性活動,為身體素質鍛煉教學提供可靠基礎。
(四)課堂結束階段的應用
傳統體育教學階段,教師通常忽略課堂結束階段的科學合理安排,使學生帶著疲憊的身體與心理投身于其他課堂,對其他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產生影響。因此趣味性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階段,教師應對課堂結束階段的趣味性安排予以重視。在整理活動階段,適宜性的引入趣味性活動,使學生因體育訓練引起的疲憊得以有效緩解,加快學生體能的有效恢復,使學生身體情況恢復到穩定、安全的狀態,為后續的課堂學習提供可靠的學習狀態。
四、結論
趣味性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學會合作與競爭,在團隊合作中,不在去埋怨與責怪,更多的則是激勵與鼓舞,實現教學階段教書育人的教學任務。此外,有效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調動身體潛能,提升學生身體健康素質與運動能力,從而符合初中體育測試的標準。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意義與影響十分重要,同時也需要教師隊伍具備更高的教學能力,在教學階段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的娛樂性,選取適宜學生的活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