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國
【摘要】目的 比較分析為癌性骨轉移痛患者實施不同劑量放療治療聯合唑唻膦酸藥物治療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在2016年4月~2018年4月將我院確診收治的38例癌性骨轉移痛患者隨機等分為兩組,各19例,為參照組行低劑量放療聯合唑唻膦酸藥物治療,針對研究組實施高劑量放療聯合唑唻膦酸藥物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指標和臨床起效時間指標。結果 研究組的治療有效率指標與參照組基本持平(P>0.05)。研究組的臨床起效時間指標明顯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為臨床實踐中收治的癌性骨轉移痛患者群體實施不同劑量放療治療聯合唑唻膦酸藥物治療干預,均能確保患者迅速且順利地獲取到良好優質的預期療效。值得引起基礎性臨床研究工作人員的密切充分關注。
【關鍵詞】低劑量放療治療;高劑量放療治療;唑唻膦酸;癌性骨轉移痛;治療效果;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R73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8.23..02
癌性骨轉移是惡性腫瘤患者在臨床病程晚期階段最為主要的癥狀表現類型,患者在發生癌性骨轉移條件下通常會伴隨發生表現嚴重的劇烈疼痛癥狀和機體基礎活動功能障礙癥狀,給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處置干預活動過程中的綜合性生存質量狀態造成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遵照現有的臨床經驗,放射線治療方法,是在嚴格遵照和參考現有臨床實踐經驗條件下,針對癌性骨轉移痛患者展開治療干預中應用的基本技術方法。從基礎臨床藥理學角度展開分析,唑來膦酸藥物制劑可用于臨床治療處置因惡性腫瘤疾病和骨吸收疾病引致發生的溶骨損壞臨床變化,而在放療治療方法應用背景之下聯合開展唑來膦酸的藥物治療干預,能夠在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條件下,有效控制和規避患者發生病理性骨折和骨髓壓迫癥等臨床并發癥[1]。本文以部分癌性骨轉移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針對患者實施了放射線治療聯合唑來膦酸藥物治療干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6年4月~2018年4月將我院癌性骨轉移痛患者38例隨機等分為兩組,各19例。參照組男12例,女7例。年齡41~64歲,平均(53.2±3.4)歲,研究組男13例,女6例。年齡42~65歲,平均(53.1±3.3)歲。兩組在年齡,以及性別等無差異(P>0.05)。
1.2 臨床治療處置干預方法
為參照組行低劑量放療聯合唑唻膦酸藥物治療,該組患者的放療過程劑量控制標準為2 Gy/次,每周實施的放療次數為5次。要選取患者接受放療前1 d時間節點,將劑量為4 mg的唑來膦酸注射液溶入100 ml的生理鹽水之中為患者實施持續時間為15 min的靜脈滴注給藥治療過程,患者的給藥頻率為每4周一次。
針對研究組實施高劑量放療聯合唑唻膦酸藥物治療。該組患者的放療過程劑量控制標準為5 Gy/次,每周實施的放療次數為5次。要選取患者接受放療前1d時間節點,將劑量為4mg的唑來膦酸注射液溶入100 ml的生理鹽水之中為患者實施持續時間為15 min的靜脈滴注給藥治療過程,患者的給藥頻率為每4周一次。
1.3 臨床評價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指標和臨床起效時間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擇取統計學軟件包SPSS 19.0,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的治療有效率指標比較
研究組的治療有效率指標80.21%(16/19)與參照組大致相當78.95%(15/19),統計學沒有差異(x2=0.175,P>0.05)。
2.2 兩組的臨床起效時間指標比較
研究組的臨床起效時間指標(4.0±1.2)d明顯短于參照組(10.9±1.0)d,統計學有差異(t=79.038,P<0.05)。
3 討 論
在癌性骨轉移發生過程中,患者最為主要的臨床癥狀表現為骨骼部位的疼痛癥狀,其引致原因本身具備著表現鮮明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且在患者發生進行性骨破壞問題條件下,患者通常會出現疼痛加劇結果和運動功能受限結果。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體驗狀態[2-3]。
本文借由分組對比的研究方法,通過開展統計學數據的對比分析,直觀揭示了不同劑量放療聯合唑唻膦酸治療技術方法,在癌性骨轉移痛患者群體中的應用效果近似性,在控制好放射線損傷因素條件下,增加臨床放療干預過程中的劑量指標,能夠切實縮短患者的療效開始發揮時間,相關研究成果值得在臨床中加以關注和推廣。
對于腫瘤科臨床實踐過程中確診收治的癌性骨轉移痛患者群體而言,為其實施低劑量放療聯合唑唻膦酸藥物治療,相較為其實施高劑量放療聯合唑唻膦酸藥物治療,患者實際獲取的療效具備基本一致性,而在針對患者實施高劑量放射治療條件下,能夠較大幅度地縮短患者的臨床治療處置過程起效時間,需要臨床醫師在有效控制減緩放射線治療過程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程度條件下,針對相關經驗方法實施臨床推廣普及運用。
參考文獻
[1] 王惠琴,李天浩,雷 琰,等.止痛方穴位貼敷加電磁波照射治療肺癌骨轉移痛臨床觀察[J].西部中醫藥,2014,27(03):112-114.
[2] 陳 玲,杜麗娟,潘榮強.不同劑量放療聯合唑來膦酸治療癌性骨轉移痛的效果比較[J].廣東醫學,2014,35(17):2759-2760.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