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玉
【摘要】目的 分析護理干預對福利院先天愚型患兒生存質量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江蘇省徐州市社會福利院收養的先天愚型患兒3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15例,研究組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參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患兒的生存質量。結果 護理前研究組患兒的生理機能評分、生理職能評分、軀體疼痛評分、精力評分、情感功能評分、社會功能評分、機體健康情況評分、精神健康情況評分與參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兒的各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福利院先天愚型患兒實施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兒的生存質量,護理效果較為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福利院;先天愚型患兒;生存質量;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8.23..02
先天愚型在臨床也被稱為21-三體綜合征,是臨床最早發現、最為常見的染色體畸變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智力障礙、面容特殊、機體發育落后,或伴有多發畸形的情況。因現階段臨床醫學無法對先天愚型患兒進行有效的治療,患兒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精神、人力以及物力負擔,因而先天愚型患兒的遺棄率較高[1]。根據臨床相關研究顯示,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程度上改善先天愚型患兒的生存質量,我院為改善收養的先天愚型患兒的生存質量,對護理干預對先天愚型患兒生存質量的作用進行了相關研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現將研究成果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江蘇省徐州市社會福利院收養的先天愚型患兒3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15~28個月,平均年齡(19±1.2)個月。所有患兒均符合先天愚型患兒的診斷標準,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15例,對比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患兒接受一般護理,主要內容包括對患兒進行定期的身體檢查,并將檢查結果進行記錄。
研究組患兒則在參照組患兒的基礎上再接受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
(1)語言功能鍛煉:先天愚型患兒的語言功能發育較為緩慢,因而該類患兒會出現構音障礙、發音障礙以及節律異常等情況,因而需要根據先天愚型患兒的實際情況對患兒進行針對性的語言訓練。20個月時期是嬰幼兒語言學習爆發期,是學習語言的重要時期,因而應在該時期著重對患兒進行語言訓練,在認知實物的基礎上多與患兒進行言語交流,從而增加患兒的詞匯量以及認知水平[2];
(2)感知以及動作發育鍛煉:感知訓練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以及味覺等,通過較為鮮艷的圖畫、擬真的模型等道具對患兒的感知功能進行刺激,同時通過指導患兒進行手部訓練,促進患兒的手眼以及四肢協調能力[3]。因先天愚型患兒的記憶力有限,所以訓練難度不應過大,并且訓練內容應盡量貼近日常生活,以患兒熟悉的事物進行訓練最為妥當,訓練過程中可酌情使用鼓勵的方式來提高患兒參與的積極性[4];
(3)心理干預:在護理的過程中,取得患兒的信任尤為重要,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日常中護理人員應當增強與患兒的溝通,并且給予患兒充分的支持、鼓勵以及安撫,從內心接納患兒,如患兒出現異常情緒,可通過撫觸或患兒易懂的言語對患兒進行安撫,也可通過其他患兒感興趣的事物轉移患兒注意力[5]。
1.3 療效判定標準
使用健康調查表對護理前后兩組患兒的生存質量進行評估、對比,主要內容包括生理機能評分、生理職能評分、軀體疼痛評分、精力評分、情感功能評分、社會功能評分、機體健康情況評分以及精神健康情況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證明患兒的生存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護理前兩組患兒各項生存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兒的生存質量均明顯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先天愚型的臨床主要表現為先天智障,患兒小腦腦干以及大小腦發育異常是導致患兒患先天愚型的主要原因,患兒臨床癥狀為智力過低、生長緩慢、情感以及言語障礙。因先天愚型是因染色體畸變而引起的腦結構異常,因而臨床尚未研究出有效的治療方式[6]。
但根據臨床多年研究顯示,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雖不能使得先天愚型患兒恢復正常,但能夠明顯提高患兒的生存質量,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患兒不良的情緒。我福利院為提高先天愚型患兒的生存質量,將收養的30例先天愚型患兒納入本次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的方式將所有患兒均分成研究組和參照組,分別實施護理干預以及常規護理。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先天愚型患兒的姿勢以及關節活動均不存在明顯的異常情況,但患兒對于外界事物興趣以及關注程度較為缺乏,并且患兒對于事物的關注時間較短,通過視覺來引導手部進行活動的時間較短,經常表現為目光呆滯,敏銳度不夠,對需長期進行關注的事物缺乏興趣。因而在對研究組患兒的護理中加強了對患兒感知能力的鍛煉,通過外界事物對患兒視覺以及其他感官的刺激,從而提高患兒的興趣以及參與的積極性,因先天愚型患兒年齡通常較小,所以視覺運動訓練更為有效[7]。以日常生活中患兒經常接觸的事物為媒介,對患兒進行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患兒對外界事物的接觸以及對各項工具的應用能力,同時還能夠逐漸加強患兒對肢體的控制能力。護理干預還包括康復訓練,康復訓練能夠刺激患兒的運動神經和觸覺,從而提高了患兒的感知能力,有效的促進了患兒手眼協調以及四肢平衡能力。本次研究的重要目的是提高患兒的生存質量,護理干預結束后,通過對兩組患兒生存質量的對比,我們發現,研究組患兒包括生理機能評分、生理職能評分、軀體疼痛評分、精力評分、情感功能評分、社會功能評分、機體健康情況評分以及精神健康情況評分再內的生存質量評分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先天愚型患兒的生存質量,可以廣泛應用于福利院中,以達到提高患兒生存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石惠中.護理干預對先天愚型患兒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5):170-171.
[2] 沈旭霞,黃 麗.1例先天愚型合并尿毒癥患者的護理[J].母嬰世界,2017(11):58-59.
[3] 陳永英.先天愚型患兒40例智能發育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34):162-165.
[4] 李增群,王 巖.先天愚型伴癲癇發作患兒的護理方法[J].社會福利,2016(9):1128-1129.
[5] 譚婉麗.康復教育對先天愚型兒童的臨床影響[J].醫學信息,2016,29(6):355-355.
[6] 李 明,黃祥平.先天愚型兒童康復教育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5(8):224-224.
[7] 李勇裴,虞美華.福利院腦癱康復患兒發生醫院感染的特點及原因初探[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7,15(5):576-578.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