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講究課堂教學的藝術。數學教師要講究課堂教學的策略。更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講究教學問題生活化,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注重數學問題情境化,引發學生探究欲望。提倡數學探究性學習,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講究;提升;效率
教學是一門藝術。自古以來,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取得別人難于企及成就的人無一不是在教學藝術上有獨到之處的。而在今天,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是否掌握高超的教學藝術更是直接關系到教師能否很好地掌控課堂,順利完成課堂教學的目標。所以說,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的課堂更講究教學的藝術。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之所以要更講究教學的藝術是因為新型課堂教學的模式所決定的。我們都知道,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是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上,絕大多數的時間是由學生自己支配的,而課堂學習的方式也大都是由學生自己所自由選擇的。因此,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影子”的角色,或者說是“導演”的身份。所以,教師出于對學情的掌握而做出的教學設計是關鍵的,而他們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對學習進程的把握更是關鍵的,對于不同的學習進程采取的正確教學策略是至關重要的。
小學數學就是這樣一門神奇的學科。她對于課堂教學藝術的要求也是特別高的。這也就是為什么同樣的課堂,有的數學教師上來就生動精彩,而有的教師上來卻是索然無味的原因。所以說,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都要講究課堂教學的策略。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更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 講究教學問題生活化,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強調課堂教學是由教師來主導的。所以說,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進行“教”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從學生的基本學情出發,巧妙地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他們所喜歡的活動進行自主探究活動,在活動中去完成知識的理解,去形成相應的數學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能否很好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教師善于把數學問題生活化,避免了數學學習的枯燥單調。使得學生能夠調動生活中的經驗,運用生活經驗探究、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真切地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進而對數學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
以教學《人民幣的認識》一課為例。如果我們小學數學教師一味地通過一些脫離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來幫助學生解決人民幣的認識的話,相信絕大多數的小學生會對這一章節的學習厭煩不已。因此,在這樣的課堂上,要求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達到什么樣的程度是很難的。反過來,如果我們能夠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創設生活化的學習場景,組織引導他們通過超市購物的方式,使用模擬的紙幣進行購物行為,在具體仿真的交易過程中去解決數學問題,相信學生就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也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進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 注重數學問題情境化,引發學生探究欲望
古人喜歡把知識稱之為“學問”。從字面上來理解,“學問”所包含的意思其實就有學習和疑問。所以說,學習是需要疑問的。古人說“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就是這個道理。通常情況下,在課堂上善于提出疑問的學生他的學習往往也是最優秀的。在這個方面,絕大多數的數學教師都懂得這個道理。也注意在學生的學習過程去搜集整理學生出現的疑問,或者是從教師的角度提出一些疑難,以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
疑問對于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但是請注意的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因為他們正處在喜歡新鮮、刺激,對事物倍感新奇的時期。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疑問提出的時候,要特別講究數學問題情境化,盡可能地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出發,以此來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這樣,小學生才會樂于去接受疑問,調動主觀能動性去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
以教學《認識分數》為例。在引入課堂教學的環節,我就利用了疑問導入的辦法。在這個環節中中,我巧妙地結合電視熱播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中卡通形象,做了這樣的導入:“中秋節的時候,羊村要分月餅。如果村長要把8個月餅平均分給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和沸羊羊,那么每只羊可以分到幾個?”這時候,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被很好地調動起來了,他們爭先恐后地回答:“2個”。接著,我進一步提出問題:“如果月餅只有四個呢,每只羊可以分到幾個?”。同學們又爭著回答“1個”。然后,我再更進一步提問:“那如果月餅只有一個呢?每只羊可以分到幾個?”。通過這樣情景化的數學問題,我很好地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地調動起了他們的探究欲望,為接下來的高效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 提倡數學探究性學習,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是當今課堂教學的主流。在現在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會常常看到學生自覺且高效的合作探究行為。這個時候,相信很多教師都會非常羨慕這樣的數學課堂。
學生自覺高效的數學課堂合作探究自然令人羨慕。但是請不要忘記了,不管是學生的課堂合作探究如何的自覺高效,都是離不開數學教師的精心培養。只有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進行全程的跟蹤培養,注重每一個細節,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威力,學生的合作探究才能逐漸地走上正軌,進而形成較高和合作探究能力。
所以說,與其白白地羨慕其他數學教師擁有學生自覺高效的合作探究數學課堂,還不如退回來好好去思考、去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好習慣,通過細致的教學行為使得學生不斷地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這樣的話,學生數學課堂上的自覺高效合作探究才能真正形成,課堂學習效率才會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許婧.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實性分析[J].才智,2014.
[2]朱麗霞.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新校園,2016.
[3]林居振.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教育學文摘,2017.
作者簡介:楊莉嫻,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