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背景下,傳統生物教育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學生在日新月異的學科學習、教學實驗和創建價值觀教學策略等方面的教學要求。高中教學已經由單純以知識為核心的課程教學,逐漸轉變到以“知識+核心素養”為核心的新平臺。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教學能促進學生更有效地掌握生物學科的知識內容和學習方法,教師以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完成教學任務就顯得至關重要。本文從教學實際出發探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一、 引言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生物學研究發展的方方面面,包括發現促胰液素、酶、光合作用、孟德爾與遺傳定律的作用過程,構建雙螺旋結構、生物膜的模型等。基于核心素養下生物教學策略不僅要引導學生對知識的輸入和內化,更要引導學生里體悟科學本質和科學探究精神,將知識外化到現實生活實際中強化社會責任意識,這是落實核心素養的最終價值導向。
二、 傳統高中生物學科教學的困境
新時代背景下,傳統教育的落后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日新月異的生物學科的發展而存在多種問題。首先高中生物教學極易淪為應試教育,課堂教學形式單一,某些抽象概念只會被動灌輸,學生缺乏探究和創新的自主性從而使學習積極性和效率得不到提升,應試強而實踐能力低。其次,高中生物學科往往需要通過一些實踐性的生物實驗,只有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才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部分教師的教學素養和學校教學設備的不完善也制約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內化過程。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務實嚴謹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基礎知識掌握。
三、 基于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理念
1. 培養學生的核心觀念和科學素養:核心素養是知識和價值觀的相輔相成,在教學策略中體現為顯性知識和隱性能力的雙向培養,既要有對生物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思考,又要有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就要求培養學生的核心觀念和科學素養。教師可以通過豐富課堂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實現自己的教學任務。
2. 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高中生物課標修訂組將理性思維作為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的課程設計要讓學生擺脫機械記憶知識點的傳統模式,讓學生能夠按照邏輯推理更理性的認識并運用生物學科知識,而非僅僅憑感覺做題和解決問題。方法之一,可以通過“模型的構建”更客觀、理性的強化學生的生物學邏輯理念。比如在以家蠶的黑白體色的不同性狀為例研究“基因的分離定律”時,可以通過雜交結果利用模型來分析實驗所得數據與標準模型發生偏離的原因,最后引導學生進行自己的演繹推理并解決問題。
3. 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生物學科教學各個方面都應該滲透對生命的探討、理解和尊重意識。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一章是專為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而設計的。其中作為高考選題的“凍原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是本章內容的重點。凍原生態系統的脆弱性、食物鏈的簡短和生存環境的獨具特色等特點,針對這些問題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對生物學科自身的責任有了更新的認識,同時也引發學生對作為生態系統一份子的“人”這一個體對整個生態的作用深深的思考。
四、 加強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的有效途徑和實踐總結
1. 通過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新時代背景下,網絡技術已經滲透入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以視頻的方式將教學內容更帶趣味性和形象性的方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不僅調動學習興趣,而且將更抽象的理論知識以具象的形象讓學生內化、理解和吸收,引導學生進行深刻思考,鍛煉邏輯思維能力。比如,“顯隱性基因的實驗檢測”這一專題,教師可以放映因顯隱性基因致病的家族譜系的公開課和對患顯性病人的采訪,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如何區分相對性狀的顯隱性?如何讓判斷患顯性遺傳病的概率?如何更有效預防家族遺傳病等。教師在課堂中以引導為主,通過創設出這樣貼近生活的情境,使學生們不僅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引發對于疾病的全新認識和生命的思考,開拓了邏輯思維能力。
2. 積極創新生物教學的評價模式:在生物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教學評價是一個關鍵環節,打破了傳統任課教師只作為知識灌輸者的形象。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所以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不但重視基礎知識和技能,也要對它們情感與價值觀這些終身發展所需的課程內容進行培養,面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評價,因勢利導,發現他們各自的長處與不足。此外,學生之間在學習交流中可以相互評價增強自我反思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啟發式原則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法:針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滿堂灌,教師往往重視知識點的講解,忽視學生的分析與思考。通過啟發式教學,學生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問題,可以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啟發式原則成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核心素養的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比如,針對高考“果酒與果醋的選題”考點選題,教師可以先通過知識點引導,讓學生對該章節中的酵母菌的形態、結構、種類、代謝類型及其呼吸過程等知識點進行內化,再介紹果酒制作的原理設計、果酒制作的過程。課下讓學生自己動手體驗制果酒的實踐操作。最終讓學生對果酒制作結果進行分析與評價,培養學生實驗分析能力和嚴謹的思維能力,最后通過果酒釀造歷史的追述,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 結語
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影響著學生理解學科知識點、開展教學實驗和實踐、構建價值觀等。傳統模式下的高中生物教學,學生只停留在對知識的掌握以滿足應試的需要,沒有深入理解與內化知識。而新課改下的核心素養教育模式更符合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策略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細致的科學思維,引導學生一步步從抽象的學科知識到現實世界再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辯證思維方法,最終為培能養出綜合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俞紅成.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培養策略[J].中學生物教學,2016(8):18-19.
[2]戴萍.生物科學素養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J].生物技術世界,2013(6):87.
[3]朱正威.生物新課程給我們的機遇和挑戰[J].中學生物教學,2005(9).
作者簡介:林潔,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長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