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超


摘要:文章針對實踐性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的問題,以Creo課程為例,研究基于藍墨云班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實踐性課程教學中的規律與方法,為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入融合進行探索,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實踐性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Creo;云班課;翻轉課堂;信息化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入融合成為大勢所趨,而藍墨云班課的出現則加速了這一進程,對高等教育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開創了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局面[1]。
1 藍墨云班課
藍墨云班課示意如圖1所示,是一種基于PC和移動終端的交互式信息化教學平臺。使用前,教師要先在藍墨云班課上創建班課并邀請學生加入,接著將微課視頻、在線作業、在線測試等內容推送至云端供學生在線學習,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隨時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如投票問卷、頭腦風暴、答疑討論等,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增加了學習趣味,既有利于教師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教育教學的改革創造了良好信息化環境。
2 翻5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借助于信息化技術手段,將傳統的教學過程翻轉過來的一種教學模式[2]。它通過對“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將教學活動的主動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更高,而教師則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進行講授,學習過程由學生自主完成,采用觀看微課視頻、查閱資料等方式學習,教師則通過課堂講授來滿足學生的個體需要并促成他們的個性化發展,其目標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因此對于教師的角色、能力、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3 基于藍墨云班課的信息化課程建設
以Creo課程為例,Creo是一門實踐性的課程,單純的課堂講授比較枯燥,無法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因此必須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目標,采用藍墨云班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利用PC和移動終端自主開展學習,并在PC上同步操作,對操作中遇到的難點,將通過課堂討論、頭腦風暴等形式來解決,學習過程與教學過程同步進行,學習過程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學生學習興趣大,成就感高。
3.1 教學資源的開發
教學資源開發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學習任務單:包括資訊描述、實施過程。(2)課件:精心制作教學課件。(3)微課視頻資源:針對教學難點、重點開發視頻,主要涵蓋形狀建模、高級特征創建、裝配建模、工程圖構建、機構運動與仿真等。微課視頻資源如圖2所示。(4)在線作業:圍繞具體案例,設計在線作業,采取學生小組討論、歸納和提交設計方案的形式,考查學生基于Creo的產品設計思想、方法的掌握情況。(5)在線測試:考查學生的設計規范與設計技巧,通過多選題方式,采取題目混編模式,避免學生相互抄襲,提高了測試的準確性。(6)試題庫建設:試題庫主要涵蓋形狀建模、高級特征創建、裝配建模、工程圖構建內容等,用以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7)拓展性資源庫建設:包括典型案例(軸套類零件、盤類零件、箱體類零件設計,手機裝配與分解,輪轂工程圖的繪制等)、綜合案例(參數化斜齒輪、人字齒輪的設計,發動機運動仿真與分析,族表零件庫的開發等)等題目的設計與微課視頻的制作。(8)改進與完善:堅持“以學生學習為主線”,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強化信息化建設力度,采取邊建設、邊改進的措施,從而保障課程的建設進度和質量。
3.2 教學的設計
3.2.1 課前學習階段
選取涵蓋基本教學要點的案例制作微課視頻,將其上傳至藍墨云班課供學生課前自主學習,例如:在項目1中,針對草圖繪制設計任務,選擇扳手設計案例,依次完成草圖繪制(含編輯、添加約束條件、標注尺寸等步驟),拉伸特征與編輯,最終完成設計。通過觀看視頻和操作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草圖繪制的方法與技巧。另外,還可以通過調查問卷(上傳至云班課)的形式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教師調整授課內容、方法,實現因材施教。
3.2.2 課上講授階段
重點講解課前案例的設計方法與思路,并適時導入復雜零件的設計案例,將其作為在線作業,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討論、歸納和總結,提交出完整的設計方案,而教師則優選出優秀案例,結合微課視頻進行分析、講解和點評,幫助學生理解和消化課堂內容。此外,可將各組案例的點評結果納入到學期考核之中,按其質量賦予適當分值[4]。
3.2.3 課后練習階段
圍繞各個案例開發相應的習題庫,采取“藍墨云班課平臺+課后習題”的方式,著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為了提高考核質量,采取題目隨機混排方式防止學生抄襲。在作業批改完成后,將優秀作業的點評和典型錯誤的分析過程分享給學生。課后練習能反映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其測試結果是期末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
3.2.4 課后討論階段
采取“藍墨云班課平臺+討論區”的方式在老師與學生之間搭建交流平臺。學生可以在該區域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而教師則在該區域發布拓展性題目。拓展性題目應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綜合性,以發動機運動仿真與分析為例,要求學生在掌握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等專業知識的前提下,通過對發動機機構運動過程的仿真與分析及時發現并解決有關設計缺陷,實現設計效率和質量的提升。要求學生先行設計,而后將自己的設計心得和難點問題在討論區提出來與師生共同討論,對于學生提出的典型問題教師應進行解答,并提出指導方案,幫助學生提高職業能力。
4 結語
(1)形成完整的信息教學資源:形成完整的信息化課程標準、授課計劃、課件、微課視頻、在線作業、在線測試、試題庫以及拓展性題目等資源庫。
(2)課程教學改革成效顯著: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采用“藍墨云班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著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最終形成全面的職業能力奠定基礎。實踐證明,通過信息化課程的建設與實施,學生的考核成績與往屆相比整體上提高了10%以上。
(3)課程活動的多樣化。利用藍墨云班課上的多種趣味性功能,以在線測試、分組討論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度,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4)加強云班課討論區建設。利用平臺實現拓展性題目發布、在線討論、在線答疑以及參考資料的上傳與分享等功能,實現課程建設的全員參與。
(5)利用藍墨云班課大數據分析功能,提升教學管理水平,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為課程的進一步改革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辛曉霞,張玉梅,吳曉軍,等.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C語言信息化課程設計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4):418-422.
[2]袁納新.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翻轉課堂的實踐研究——以《NAT技術的應用》教學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0):179-182.
[3]李丹丹.淺議如何更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1):5.
[4]韓玥,王毅.基于藍墨云班課(Mosoteach)APP的深度學習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7(7):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