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三年級要面臨的第一大問題就是如何寫好作文。筆者認為需要在一、二年級打好閱讀基礎,增加閱讀興趣;三年級選擇性的閱讀名著;通過細心觀察生活,積累課內外好詞好句,鼓勵孩子多講故事,由簡單到擴展逐步寫出好的作文。
關鍵詞:寫好作文;閱讀;觀察;積累;講故事
上了三年級的孩子,會突然感覺知識量加大,并且要面臨的第一大問題就是寫作文。一般要求學生能夠寫語句通順,故事性強的200字左右的作文。對于孩子和家長來說,剛剛開始接觸寫作文,總是很頭疼。大部分孩子作文描述比較空洞,文學性的文字少,口語化程度高,如何能讓三年級學生寫好作文,打好基礎是十分重要的。就本人任教以來的經驗提出以下解決思路。
一、 一、二年級一定要打好閱讀基礎
一、二年級的孩子心智還未完全成熟,這個時候需要學校和家長很好的引導。有些家長熱衷于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占據孩子的課余時間,參加語文、數學訓練班。其實,低年級孩子主要是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在家長的輔助下建立起孩子的信心。而閱讀則是提高語文最直接的辦法。因此,家長應該讓孩子在家中多多閱讀,廣泛的閱讀。但是,我也發現有些家長對孩子閱讀的書目不加挑選,隨孩子喜好自由閱讀。這一點本人覺得還是不夠,目前市場上針對孩子的書目可謂琳瑯滿目,但也良莠不齊。還有些書目重復率太高,比如十分流行的《米小圈》系列、《馬小跳》系列、《老鼠記者》系列、《植物大戰僵尸》系列等,內容豐富,但有些很相近。在我班級里發現有些孩子在一、二年級時候把這些系列統統拿來看,結果作文水平還是不行。家長也會說我的孩子讀書量很大,可為什么還是寫不出來。這是因為你讀的書看似很多,實則沒有上升性臺階。因此,本人建議各種系列選取其中一種引起孩子讀書的興趣,下一步要循序漸進看一些文字比較多的書,通過故事性強的名家名著來給孩子過渡。
二、 三年級以上堅持閱讀
上了三年級,孩子學習難度突然加大,有的家長就總是會問我,老師我們是不是應該在外面上一些補習班,比如閱讀與寫作的班。作為老師來講,我并不是十分提倡學生馬上去上這樣的班,這樣的班雖然會教學生如何寫作,短時間內學生寫作也有提高,但是卻往往固定了孩子思維。試想孩子還沒有完全理解寫作是怎么一回事的時候,我們就不停地給孩子灌輸一個特定的題目,特定的題材如何寫,或者有些培訓機構干脆直接告訴孩子背下來一些作文,考試時候拿來用。這樣的效果能如何?我倒是覺得莫不如讓孩子繼續加強閱讀,每天至少要抽出1小時時間來閱讀名家名作。
三、 細心觀察
眼睛是最重要的器官,我們對外界信息的感知和捕獲大部分來自眼睛。認真地看,用心地看,我們就可以通過眼睛觀察到很多美好的事物。對于剛剛接觸寫作文的孩子來講,教會他們細心地觀察事物,詳細地描述出他們的特點非常重要。比如,有一次課上我們要寫秋天的景色的作文,我們要求同學們回家,找一個能夠體現秋天一件事物詳細的觀察,通過聯想細致的描寫。有的同學寫了落葉、有的寫了稻田、還有的寫動物,各個都很精彩。當他們學會用心觀察,你會發現他們的想象力是無窮的,這樣寫出的作文也不再是干巴巴的。
四、 積累好詞好句,達到學以致用
在學會觀察的基礎上,孩子們就要對觀察的事物進行擴句,這就需要孩子們多積累詞語,把一個口語化的句子進行擴充。用精美的詞語去裝飾句子,這樣才能讓原本枯燥的句子變得活躍起來。比如我們剛上三年級會學習很多和秋天有關的課文。有的同學善于運用這些詞語去寫作文,而有的同學則不會用。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在平時多強調孩子們寫作文的時候應該把平時課文及課外書中看到的好詞好句背誦下來,最好準備一個好詞好句積累本,把課文和課外看到的好的詞語統統謄寫在本中,晚上睡覺前可以看看。鼓勵學生寫作文時候把這些詞語來擴句,循序漸進,作文會越來越好。
五、 多講故事,增強邏輯思維
寫作文還會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一件事情的敘述能力以及抓住事物主次的能力。有些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沒有邏輯,東寫一句西寫一句,思維跳躍太快;有些學生對故事情節把握不住,沒有順序,一會兒按時間說,一會兒就按空間說;還有一些同學作文全篇沒有重點,尤其是敘事作文,幾乎是流水形式。要想克服這些問題,除了加強閱讀外,應該多鼓勵學生把自己看過的故事講出來。通過講故事一邊吸收書里的知識,一邊訓練邏輯能力,還能訓練孩子提煉語言的能力。如果孩子能夠把故事講好了,那么一定可以寫出語句通順、主次分明的作文。
總之,家長們不要盲目地讓孩子去上各種輔導班,首先要對孩子進行評估,找出孩子的問題,針對性的訓練,通過細心觀察,增強閱讀量,多積累好詞好句,鼓勵孩子把看過的故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敘述。循序漸進的訓練孩子寫出順序上合理、段落清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的好作文。
作者簡介:
朱勃陽,遼寧省大連市,大連市西崗區水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