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逐步發展,教育教學改革也在不斷地拓展延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應當體現生活性。在新時期,教師應當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與思維能力,給予學生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恍然大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與實施,越來越多的教師重視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結合時代發展需求創新教學方法。本文簡要分析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希冀促進小學數學教學形式與教學水平的改革與創新,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素養。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教學改革;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一、 引言
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課堂上的主體位置,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能夠被動式的接受知識,難以拓展思維,發揮想象力,此種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與探究,不利于學生成長發展。新課程標準要求,應當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位置,教師扭轉教學方法,培育學生合作探究能力與思維能力,能夠豐富教學課堂,是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自主學習。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改善了傳統教學環境,豐富教學內容,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層思維,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敢想敢問,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二、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加強知識的理解與學習,在課堂上,學生能夠不交頭接耳,通過教師的引導與幫助進行思考探究,積極踴躍的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雖然這些看似簡單的學習習慣卻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新課程改革后,數學教學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發現問題,進而提出問題,與小組成員積極分享自己對于問題的見解與想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養成傾聽別人看法的習慣,與他人合作交流過程中,能夠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通過取長補短增長知識。
三、 結合生活進行實踐教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應當體現生活性。分析數學教學材料我們能夠發現,數學課本中的例題與色彩插圖與學生的生活情況緊密相連,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中,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融入生活,快樂學習。小學階段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尚不完善,再加之數學知識較為抽象枯燥,對于小學生來說難以理解數學知識也是正常的,所以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思維特點進行正確引導,保留直觀動作思維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學習方法,養成數學解題技能。例如:學習立體圖形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布置課前觀察作業,要求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立體物品,哪些是圓柱體?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球體?通過布置趣味作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使學生能夠在課后時間積極地搜集相關資料,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在新課講解時,教師讓學生到講臺上分享一下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立體圖形。引導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點應用到生活實際中,使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分析“甲超市促銷活動:全場商品一律八折。乙超市促銷活動:全場商品買三贈一。”哪個超市活動力度最大?超市促銷打折活動對于學生來說較為常見,也有較大的參與熱情,學生在問題探討過程中,能夠發表自身已有的經驗,有助于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樂趣。
四、 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
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用人單位更加重視合作交流型人才,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也應當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通過小組合作式學習,學生能夠取長補短,發現自身學習中的優勢與不足之處,能夠不斷地拓展思維,融會貫通。教師將課堂交還給學生,通過引導與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再創造知識,使學生通過小組交流能夠發揮創造性思維與主觀能動性。教師設計具有趣味性的探究作業,引導學生進行探索交流。通過趣味引導,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或者是趣味作業,使學生融入數學情境中,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感受數學知識。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設置“小明在文具店購買文具”這一活動,讓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上臺進行角色扮演,通過文具店中的商品購買能夠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與課堂活動積極性。
五、 進行客觀綜合的評價
傳統小學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數學成績,對于學生的評價,也只是根據學生數學成績單進行評價,此種評價忽略學生的身心發展,不利于學生成長。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通過適時的課堂評價激勵,促進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在評價過程中能夠進行客觀綜合的評價,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評價應當根據學生的差異略有不同,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采用激勵性評價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對于性格外向,做題魯莽的學生,則采批評式評價使學生能夠意識到這一問題不該出錯。當然批評不宜過重,否則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批評也不應當過輕,否則對于性格外向的學生會感到無關痛癢。教學評價應當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動機,針對學生的學習層次進行區別對待,對于學習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則可以引導學生探究深層次的數學內容,評價應當以再接再厲為主。對于成績一般的學生教師進行及時的表揚,使學生能夠發現教師對自己的關心與呵護,從而樹立學習自信心。
六、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中心展開素質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通過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小組成員之間能夠相互交流探討,能夠加深同學情誼的同時,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也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挖掘教材內容不斷地拓展延伸,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角度。
作者簡介:
周艷華,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師范學院灤州分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