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師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應當緊密結合電子地圖,結合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結構,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展示電子地圖,為取得好的地理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地理;電子地圖;重要性;對策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地理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地圖”被稱為是地理課堂的第二語言,在地理學科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高中地理教學中通過“地圖”的科學合理運用,對于促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和具體化,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和認知水平,促進學生地理學習效率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而在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模式下,“圖”一般是紙質的、是靜態的,雖然也能夠對教師的地理教學產生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卻難以實現理想化的教學效果。而電子地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其動態的、多元的、靈活的展示形式,能夠極大地突破傳統紙質地圖的束縛,全面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學效果,可以說,電子地圖的運用,在高中地理教育領域而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一、 高中地理教學中“圖”的重要性
既然說“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我們不難想象其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 “圖”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點
首先,“圖”是地理空間信息的載體。與文字信息相比,圖形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多元性,能夠直觀地、科學地展示地理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所以說:“圖”是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是地理空間信息的載體,因此,在地理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格外關鍵,是全面提升學生地理素養的基礎。
其次,“圖”能提升學生的空間感、方位感,提升學生生活實踐能力。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強化“圖”的運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讓學生能夠從圖形語言中學習到很多知識;另一方面學生讀圖能力的形成,對于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具有積極的意義。例如,行政區劃圖、電子地圖、氣象圖等,都是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讀圖是提升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第三,“圖”能夠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地理是一門以圖形為基礎的學科,在地理的教學中,很多知識點都是需要通過圖形的形式展現的。例如,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簡易的天氣圖等,可以說:圖是學生地理學習過程中的“家常便飯”,是日常學習活動所必須經歷的。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圖的直觀性、形象性特點,是提升學生地理學習效率的基礎。
(二) “圖”是地理教學的難點
有人說:得“圖”者得地理。即在地理學科的學習過程中,較強的讀圖、析圖能力,是學生地理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地理學習的有效武器。我們知道,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圖形的種類繁多,學生對圖的理解和把握,能夠直接體現學生地理學習的狀況。由此可見,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顯得多么的重要。
二、 電子地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的有效性對策
“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電子地圖的運用,相比較傳統的紙質的、靜態的圖形而言,顯得更加的直觀和通俗易懂。動態的展示方式,賦予了電子地圖以靈動性,對于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學效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那么,教師在地理教學中,應當如何展示電子地圖呢?
(一) 結合教學結構,展示電子地圖
在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實現教育信息化的目標已經不再是難題。而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為教師電子地圖的運用提供了技術支持。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結合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結構,精心設計電子地圖,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奠定基礎。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電子地圖的運用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首先,教師在設計電子地圖的過程中,應當結合教學的實際內容,通過PowerPoint課件的動畫設置、放大縮小功能、圖片、聲音等優勢,設置動態化的地圖展示方式。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講解、板書+電子地圖的方式,多層次、多角度地給學生講解地理知識,動態化的展示方式,是全面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效果的基礎。
(二) 創新教學手段,形成多樣化的展示方式
將電子地圖有機地運用到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是地理教學的一大亮點。然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電子地圖的優勢和重點,又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作為高中地理教師,在電子地圖展示的過程中,應當形成多元化的展示方式,如系統式、嵌入式和閱讀式等。不同的展示方式,具有不同的效果。一般而言,系統化的展示方式,就是教師直接使用電子地圖給學生講解知識,這樣的展示方式有一個較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有效地放大、縮小,讓學生能夠看到圖形的每一個細節;嵌入式的使用方式,是教師將電子地圖運用于課件制作的過程中;而閱讀式則是教師將電子地圖轉化為圖片的形式,提供閱讀和觀察地圖信息使用。不同的展示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教學的內容,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展示形式,全面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學效果。
(三) 巧用多媒體,強化電子地圖的教學質量
將電子地圖運用于高中地理的課堂教學,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豐富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實現好的地理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高中地理電子地圖的運用過程中,應當改變生硬的運用模式,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巧妙運用,充分發揮電子地圖的優勢,形成圖文并茂的高中地理課堂,全面提升地理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章節的內容時,就巧妙地借助了多媒體展示的方式,將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通過投影、電子地圖的展示方式巧妙地展現出來,在不同的環節發揮電子地圖的優勢,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的教學中,“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紙質的、靜態的地圖,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應當緊密結合電子地圖,通過動態化的展示方式,豐富高中地理教學課堂,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為取得好的地理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旋曉偉,王林,王曉青.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調查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1(01):125-128.
[2] 于治龍.電子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3,27(2):246-248.
作者簡介:
池毓謹,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