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洲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采取分組這一教學組織形式。通過科學合理的分組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探究學習,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意識,有利于學生互相交流,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體育活動起到促進和創新作用。
關鍵詞:分組;體育教學;培養
一、有利于培養全體學生的參與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質
分組教學法,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主的被動式教學方法,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避免了少數人比賽做游戲,其他人當觀眾的現象。這有效地克服了長期以來形成的素質好與素質差學生兩極分化的弊病,學生通過分組比賽,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感、榮譽感以及和隊員之間的友誼。從學生出勤率上不難看出,學生對此教學法很感興趣。教學比賽既是素質、技術和戰術的較量,也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考驗。比賽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
因此,分組比賽對提高全體學生的參與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方面有著顯著的功效。 比如:在進行足球課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進行基本功練習,然后依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技術水平進行分組循環比賽。每一輪循環下來,教師針對問題進行講解指導。這對學生足球技術的掌握往往能起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有利于學生掌握運動技能
在學生初步掌握基本技術的條件下,教師通過分組比賽對學生不合理的技術動作給予糾正和指導,然后再進行多次分組比賽。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還能充分體現出學生掌握體育技術和提高應變能力方面的效果。
在分組教學中,靈活地穿插自由組合的練習,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和不同的教學需求,我會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性別等因素,主動選擇,自由結合參與練習。例如,在進行跨越式跳高的過竿技術動作的教學時,可以在原地分組循環練習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組合,五到六人一組,以橡皮筋代替跳竿,分散進行練習。
三、有利于學生戰術意識的培養
戰術意識是隊員在賽場上運用基本技術以及應變能力的結合。應變能力是在有了一定基本技術的前提下,通過緊張激烈的對抗過程培養起來的,廣大學生在掌握了基本技術之后,進行和隊員之間有目的的默契配合。例如,在足球的實際比賽中,持球進攻隊員,遇到有防守隊員攔截時,不僅自己要掌握最佳傳球時機,還要找準位置,以最快的速度傳給隊友,這樣才能成功地完成一次進攻。
四、有利于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實踐證明,僅僅只靠體育課堂根本滿足不了學生的技術掌握要求,學生為了掌握體育技術,比賽時取得好成績, 必須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練習,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體育技術能力。長時間的參加分組比賽,培養了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使學生逐漸養成了自覺鍛煉的習慣。
五、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學生在分組比賽中,每組應安排一名隊長,隊長要想在比賽中使本組獲勝,就必須有實際的指導,讓學生自由討論、各自發揮,使學生之間有交流的機會。學生通過分組比賽,就會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是哪方面存在不足,并能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六、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
除足球比賽項目外,在體育課上開展的其他一些項目,如枯燥乏味的田徑中長跑項目等,大部分學生不愿上體育課。我采用分組教學法后,課堂多次出現分組比賽,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段時間下來,不但增強了學生體質,也加深了學生之間的友誼。
總之,分組教學法的合理應用,對于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術,培養學生熱愛體育課是有效的好方法。分組教學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使學生在愉快的體育課堂上學習體育技術,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我認為分組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有很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邵桂華.體育教學的自組織觀[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4.
[2]呂春林.淺談練習方法的運用[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