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英
[摘要]要使課堂教學更具有效性,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親近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采用多媒體教學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教師需要進行更多的理性思考,創造性的開展教學活動,才能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有效教學;自主學習;關系融洽
所謂“有效”的課堂教學,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追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一線教師的課堂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中應追求有效數學課堂的探索與實踐。
一、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統領教學活動的靈魂,是教學活動開展的核心。因此,每節數學課教師都要在備好教材、備好學生的基礎上,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目標,有效的奠定課堂教學的基礎。例如,人教版二年級(上)《表內乘法(一)整理復習》一課的教學目標可制定為:1.使學生通過整理和復習,理清本單元的知識體系。2.能對1——6的乘法口訣進行綜合運用,并能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3.培養學生簡單的整理、歸納的能力,體驗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人教版一年級(下)冊《十幾減9》一課的教學目標可制定為:1.讓學生初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初步掌握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進行十幾減9的口算。2.培養學生初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師要以2011版新課標提出的“三維目標”為依據,以“四基”為切入點制定課堂教學目標,從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理解、掌握和發展幾方面入手,圍繞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語言要簡潔明了,思路要清晰,教學目標的達成要有可操作性。只有目標合理,課堂教學才具有明確的方向性,才能有效的提高數學課堂教學。
二、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1.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教師憑想象充分準備一堂課,按照教學設計去講授,雖然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其結果往往只是學生被動地接受。如果教師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生的發展散維,把課堂的主動權教給學生,給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放手讓學生去學習,課堂才能煥發出光彩和生命的活力,體現教學的價值。在新課程下的自主教學課堂,教師只是引導學生探究知識的向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才學會有效的自主學習。例如,教學10的認識時,授課教師可以嘗試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因為這是一節一年級的課,教師在設計教
學環節上就應該多下功夫,每個教學環節都做細致,每個知識點的自主學習都讓學生圍繞一個學習目標,這樣學習的目標就很明確,同時,教師再設計適合自主學習的檢測卡。一節課下來,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高,新知識在不知不覺的小組合作探究中完成,整節課學生都會在體驗數學知識自主生成的過程,極大限度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智慧的小火花在課堂中燦爛的閃爍。
2.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預習習慣
培養自主思考的習慣應從小學低年級的預習抓起,這樣預習的好習慣更容易培養,更容易形成習慣,對到高年級的知識學習和今后的學習生涯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剛開始培養預習習慣時,由于孩子年紀小,自主學習和生活能力都很差,很多事情由家長包辦,這時教師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前幾次的預習中,教師可以在學校找時間引導學生預習,教師的預習目標要明確,重點
是方法的指導。例如,教師問學生:“你通過預習學會了本節課的哪些知識,哪些地方你沒看懂,生活中哪里有這些知識,你能舉個例子嗎?”對于優等生,教師要鼓勵他們發表自己不同的想法,而對學困生要更加關注他們的預習效果,不僅講課講究面向全體,預習時更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孩子在預習中受益,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獨立思考能力馬上就體現出來了。經過幾次教師引導性的預習,學生達到了獨立預習的能力時,教師再放手讓學生回家預習。對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和引導。由于對預習工作的常抓不懈,現在,每一節課都是高效課堂,課堂容量大,知識掌握扎實。這種教學方式的轉變使學生受益終生,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3.培養孩子動腦和動手實踐能力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形式。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獲取的知識和能力,要比依靠教師的講解和灌輸更為高效。因此,培養學生動腦、動口和動手實踐能力,就成了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學會自主學習、促進課堂高效的必經之路。例如,車老師在執教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時,先讓孩子們在主題圖“美麗的校園”中找角,讓孩子從直觀到抽象地理解什么是角,再讓孩子們用準備好的圓形紙折角,第三個環節是做活動角,事先,車老師在辦公室剪了兩個硬紙條,在劉老師那找到了一個圖釘,做好了一個活動角,還險些讓圖釘扎到了手,車老師就想,如果讓二年級的小孩子用圖釘做活動角會不會扎到手?于是問學生:“你們想不想也自己做一個?”“想!”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可老師用的是圖釘和硬紙條,擔心你們年紀小,會扎到手。” “老師,我有辦法,可以用圖釘,尖的那頭可以用稍干些的橡皮泥固定。”“老師,文化用品店有賣一種像摁扣似的,可以代替圖釘,做的角還可以轉動。”……車老師高興極了,“你們真有辦法!真了不起!那老師就同意你們做活動角。”就這樣,在大家的精心準備下,學生順利完成做活動角,而且,學生們用手中自己做的活動角做“角變大變小”的游戲,不僅突破本課的難點:角的大小與兩邊長短無關,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而且,也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親近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每位教師都希望和自己的學生建立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能貼近學生的內心世界,開啟學生心靈的大門。教師應該有一顆愛心,和學生作朋友,了解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例如,班級有一名叫張小明的學生,平時上課愛動、愛說話,剛到班級里時還罵人,與同學很不團結,班主任車老師經常聽到同學告他的狀。針對這名學生的特點,車老師開始找他談心,但效果不理想,毛病也沒改掉,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了解,發現這名學生的父母平時在家里對孩子過于溺愛,久而久之,養成了孩子的不良習慣。車老師針對他這個特點,先與家長及時溝通,說明這樣做對孩子今后發展的不利因素,請家長配合,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然后,車老師在學校時,發現他點滴的進步就會在全班進行表揚,經常找他談心,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改變了很多。家長也沒想到孩子進步這么快,家長放心了,孩子也開心了,他再也不是班級的小搗蛋了。小學生的特點是天真、頑皮,所以,要用心去教育他們,用教師的言行去做他們的表率,這對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很重要。
四、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采用多媒體教學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在課堂上容易疲勞,精力易分散。而多媒體教學具有的形象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等特點,可以充分調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為它圖文并茂,可以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來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引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學《平移和旋轉》一課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建筑工地上升降機是一種豎直方向上的平移現象;觀光纜車和推拉窗的移動是水平方向上的平移現象。教學中,教師通過直觀形象的演示,使學生了解什么樣的現象是平移。例如,在方格紙上平移小房子,學生很容易對移動幾格造成錯覺,如把小房子移動6格,學生會錯誤地把移動6格理解成兩個房子中間的空格是6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利用課件的形式,把平移的過程用動態的方式呈現出來,使學生通過觀察,了解移動的方向和移動的距離分別表示什么意思。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不但降低了難度,還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有效教學是當前教育改革的熱點話題,是一種理念、一種追求,更是一個過程。需要教師要進行更多的理性思考,創造性的開展教學活動,才能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陳貴蘭.追求有效小學數學課堂的幾點做法[J].小學教學參考,2009,(10).
[2]陳莉.對數學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思考[J].中小學數學,2009,(3).
(責任編輯 陳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