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華
[摘要]伴隨新課改的推進,美術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藝術教育課程也在進行改革,美術對于初中生審美意識、創新能力等方面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受傳統教學思維影響,當前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并不樂觀,存在教學效率低下、學生興趣不高等問題。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學現狀,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認識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的環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美術;現狀;對策
美術作為初中階段的必修課程,借助線條、色彩與圖形等形式呈現視覺藝術,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與創新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初中階段,是塑造學生個性與培養興趣的重要階段,能夠讓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審美品位,美術作為藝術課程,在初中階段對于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美術教學的重要性。緊跟新課改的步伐,發揮美術教學的教育價值,培養學生興趣與創新能力,改變當前的教學現狀,是美術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新課改下初中美術教學現狀
1.對美術教學關注度不夠
初中生面臨升入高中的壓力,在升學率的影響下,家長、教師及學校重點關注的是升學率和考試成績。家長綜合考量學校的標準,以學校每年多少人考入重點高中、升學率多少作為標準。學校對教師進行評定,也是將升學率作為重要考核指標,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也以成績論優秀。這種現狀,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是將重點放在文化課學習中,出現美術課被占用,或者教師只是為了上課而上課,陷入這種惡性循環,導致學校、教師對美術這一藝術類課程的教學關注度不夠。當前對于美術教學的關注度不夠,需從源頭思想上扭轉觀念。義務教育階段不僅要注重學生的成績,也要兼顧學生是否具有創新能力、團隊精神、審美品位等素養,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對于美術教學不夠關注,是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2.教材落后
在整個課改背景下,初中美術教材改革缺乏力度。新課改提倡教材權利地方化,可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教材,這對于實施個性化教育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然而,因學科性質及在整個教育階段的重要性定論,美術教學并未充分運用這一點。現有的教材較傳統教材有一定的改動,但是內容與形式變化不大。鑒于美術學科的特殊性,與其它教材相比,更注重美觀、設計新穎、具有創意和時代氣息。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礎,有趣味、符合學生特點的教材非常重要,不僅為教學提供指導,而且為學生在課堂外學習提供一定的指引。教材內容是否能夠與時代接軌,合理進行編排,具有較強的創意與藝術性,對于教師與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價值。當前教材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美術課堂教學效果。
3.學生缺乏興趣
學生缺乏學習美術的興趣,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美術課程開設課時較少,且受升學壓力影響,一心想著如何提升中考成績,對美術沒有興趣,在其它文化課占用的現狀中,更是無法接觸到美術,學生較難對美術產生正確的認知,興趣更無從談起。有部分學生即使對美術有興趣,在學習壓力下,興趣也會減弱,或者被其它學科老師與家長制止。二是興趣分科不合理,大多數初中美術開設興趣分科,像素描、國畫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因教師對學生不夠了解,最終分設的科目很少,過于籠統,有些學生可能并不喜歡現有的分科。三是受到教師的能力與課堂氛圍的影響。教師能力對學生興趣培養影響較大,一些美術教師大多從師范類院校畢業,專業技能方面具有較深的造詣,對于教育理論的掌握較為薄弱,在課堂中較難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無法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最終導致學生興趣不高。當整個課堂氛圍較為沉悶,教學枯燥,學生很難產生興趣。
4.教學手段落后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不少教師仍沿用傳統教學方式,以教師教、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學生較難理解藝術的精髓。美術屬于藝術,藝術的精髓是創造,而不是模仿。教師是教學傳授者,應改革當前教學方式單一、學生興趣不高、教學效率低下的現狀,形成新課改所貫徹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美術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改革現有的教學手段。時代在變化,作為美術教師應與時俱進,掌握現代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帶來的魅力。
二、新課改下初中美術教學的對策
1.轉變教育理念,重視美術教學
在初中階段,學校與教師不僅肩負傳授知識的責任,還肩負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任,在注重升學率、學生成績之外,要兼顧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學校應從源頭上扭轉這種觀念,與當前的教育理念吻合,而教師既是教學的傳授者,又是引路人,應讓自己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與道德素養,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新課改下的初中美術教育,要逐漸改變應試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美術教育并不是專業教育,是面向學生的生活教育。作為初中美術教學工作者,應積極建立一個開放、多元的教育空間,初中階段學生面臨中考壓力,但是一味學習會給學生造成疲勞。美術作為藝術范疇,在學習之余,拓展業余愛好,既能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與審美能力,又緩解學習帶來的緊張與壓力。因此,學校與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遵循新課改要求,重視美術教學。
2.改革現有的美術教材
美術教材應充分考慮學生特點,遵循個性化發展的需求,選擇符合學生需求、具有時代氣息的教材。教材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時代學生所展現的特性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教材也應根據時代變化而變化。美術教材在具有較強的系統性之外,要兼顧內容的科學性,能夠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另外,在教材之外,可運用多種資源豐富教學內容。為使教材內容具有時代特色,讓學生喜歡,教師可設計“卡通天地”欄目,這個欄目與初中生的特點契合,教師將國內外優秀的動畫形象對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了解美術方面更多的信息與知識。只有使用符合現代學生特點的教材,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打造融洽的課堂氛圍,為學生學習美術創造良好的環境。
3.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美術教育。在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要讓學生了解美術課程的價值、學習的樂趣與意義。只有讓學生主動學習,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每一門課程都有其既有的價值,學生了解美術的價值,帶給自身的影響,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認知。二是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教學并不是盲目的,要多了解學生的特點,才能因材施教,把握學生的興趣特點。三是要建立與學生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營造高效課堂氛圍的前提,教師在課堂之外,應多幫助學生解決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在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帶來的影響是較大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最后,教師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生活的聯系。美術并不是脫離生活的藝術,而是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創作來源于生活,又超越現實。學生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教師應充分運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興趣,挖掘學生美術創造力。
4.創新與豐富教學手段
教學過程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方式,怎樣創新與豐富教學手段,打造高效課堂,是美術教師應解決的首要問題。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工具逐漸應用到教學中,豐富了現有的教學手段。作為新時代的美術教師應與時俱進,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借助多媒體工具,可以通過聲音、圖像、色彩等將教材更加生動形象地呈現給學生。在美術鑒賞課中,可運用多媒體手段替代傳統掛圖講解方式,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感覺身臨其境,發揮想象力。此外,還有多種教學方式,如微課、情景教學法等。美術作為一種藝術學科,需要依靠多種教學方式,展現藝術的魅力,將美術課程的教育價值發揮出來。教學方法的應用上,并不是一味的否定傳統教學法,而是根據教學內容靈活應用,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當前,美術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課能力,更要注重創新能力、審美能力等綜合素養,兩者兼顧才是教育所要實現的目標。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能夠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調整教學方法,改革現實中的不足之處,讓美術教學步入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熊麗麗.探討初中美術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J].新課程導學,2016,(12).
[2]古小珍.初中美術教育困境及改進措施探究[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6,(09).
[3]高琳智.新課改要求下初中美術教育策略[J].小作家選刊,2017,(02).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