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當前我國小學生寫作狀況來看,普遍存在問題,主要表現為寫作能力低下,沒有寫作興趣,缺乏表達愿望。因此,如何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形成言語習得能力,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關注的重點。在本文的研究當中,從語用觀角度著手,分析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策略和方法,充分強調語言文字運用的核心指向作用。
關鍵詞:語用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以語言運用為習作教學的核心目的是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它強調語文教學、習作教學要將培養學生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作為主要目的,所以我們的習作教學要嚴格把握這一理念,訓練學生的習作技能,提升學生的習作素養,幫助學生習得材料收集與加工、文章布局與機構、言語表達與創新等各方面能力,從而從整體上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一、 增強小學生生活體驗
語用觀本身來自于生活,實踐也應當回歸生活實踐當中。小學生受到年齡和心理的限制,對生活的感受往往停留在表層,對事物的認知是被動的,但是是感性的,是發散思維的。在習作教學中應利用孩子這一特點,結合主題寫作的方式讓孩子走進生活當中,激發其積極情感,增強其對生活實踐的體驗,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練筆過程當中能夠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書寫生活的旋律。經常會有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寫日記的時候比較吃力,認為沒有東西可寫。針對學生這方面的問題,可以鼓勵他們對于周圍一些鮮活的事例進行挖掘。比如說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學校的花壇上會綻放諸多美麗的花朵,教師可以問一問孩子們:“花壇里有這么多花你最喜歡哪一種顏色的呢?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孩子們在觀察討論過程當中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想法,只要孩子們用心去觀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陰雨晴雪都會成為較好的寫作素材。
與此同時,不妨開展以競賽為內容的生活體驗。小學生大多喜歡熱鬧,每次開展豐富的游戲活動時都會興趣盎然。因此不妨開展畫鼻子比賽、拔河比賽、成語接龍、賽詩會、運動會和朗讀比賽等,使得孩子們能夠積極投入其中熱情參加。在比賽中學生特有的活潑和激情會讓他們經歷個人的努力和團隊的合作,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品嘗失敗的苦澀,但是無論如何這都是他們親身經歷的,孩子們都能夠從活動本身當中得到樂趣,增強對于生活的體驗。在冬天的時候,教師可以和學生走進操場打雪仗、堆雪人,體驗冬天的風光。在增強學生樂趣的同時也帶來語文習作的第一手資源。
二、 注重日常閱讀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想寫出佳作學生就需要有一定的積累,對于生活有所體驗,而語言積累主要來自閱讀,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在課外閱讀選擇上應當盡可能選擇一些豐富的內容,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比如說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可以選擇故事性較強的書籍,比如《淘氣包馬小跳》《查理九世》等,這些故事當中,具有豐富的情節。但是對于學生寫作中字詞和句法似乎沒有太大的幫助,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教師和家長強烈反對學生讀這些書。事實上,正是這些書能夠給學生帶來最初的熱情,調動起學生讀書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在此基礎之上,可以讓學生的閱讀有章可循,有選擇地進行讀書,比如說《小王子》《夏洛的網》這兩本書,適合小學中低年級學生的閱讀水平,而且內容比較淺顯,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熟悉的生活畫面,產生情感和語言上的共鳴。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讀書過程當中,學生還應當加強思考,從選材、立意、布局謀篇和語言運用方面,教師都應當加強引導,使得閱讀材料能夠為學生提供范例。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獲得語言和語感的積淀,為自身寫作找到指向,尤其是一些優美的句子,可以鼓勵學生背誦下來。
三、 全方面培養寫作能力
觀察是寫作的出發點,是打開學生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徑。觀察應當遵循一定的方法,要全方位調動感覺器官,感受外部世界運行變化和豐富的內涵。具體來講,觀察過程當中需要用耳朵來聽聲音的遠近、大小、語調、語速和情感;用眼睛來觀察物體的顏色、形狀、特點、構造;用味覺來品嘗事物的酸甜苦辣;用嗅覺來感受事物的清淡和濃烈;用觸覺來感受事物的軟硬、冷熱、干濕的……充分調動感官系統,能夠有效收集信息并進行加工,這些都是學生進行寫作的豐富材料。在觀察之后應當調動思維,采用聯想和想象的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從所感受到的一個點聯想到不同的方面,從而將更多散落的材料合成為有價值的信息。在此基礎之上可以進入到表達環節,也就是寫作的書面表達能力培養。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注意兩方面:其一是表達形式的塑造,無論是前期造句,還是標點運用,都應當成為學生作文創作的重要表達形式;另一方面是情感的融入,無論是喜還是悲,是高尚還是卑微,都應當在字里行間體現出來,情感表達的失敗將決定作文的效果。
四、 結語
在寫作過程當中,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創作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要著重發揮引導作用,培養學生對于身邊的事物有一個細致的觀察,從而將這些材料融入寫作過程當中,并強化寫作訓練,真正學會寫作的表達方式。而且在此基礎之上,能夠獨立思考,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成建萍.“積極語用”視角下語文教學的實踐建構[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17(1).
[2]孫志偉.積極心理學指導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研究[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11):43-44.
[3]王瑞榮.新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研究[J].軟件:電子版,2016(11).
作者簡介:
范云松,江蘇省新沂市,江蘇省新沂市合溝鎮后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