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教育揚起“科技”的風帆,新的教學手段如雨后春筍般快速地涌現在“課堂教學”的大地上。“微課”是“微”時代的一種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產物,它以“直觀形象、短小精悍、簡明扼要”等優勢受到了廣大教師的追捧與青睞。合理地利用微課,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直觀高效
一、 明確“微課”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一) 有利于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往往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不利于點燃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還會把他們的思維安上一條枷鎖。教師如果把微課這一新穎的教學設備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之中,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能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二) 有利于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
教師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由于他們只是依賴于粉筆、黑板、教材等教學手段,往往出現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從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認知水平出發,積極主動地采用一些先進的充滿科技氣息的教學手段,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效率,進而為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插上飛翔的翅膀。
二、 用好“微課”技術,激活數學課堂
(一) 將微課與數學教學相融,化抽象為形象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我們經常看到許多諸如圓的面積公式、圓錐的體積公式、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等較為抽象的數學公式,還可以看到許多諸如分數的概念、百分數的概念等復雜的數學概念。當小學生學習這些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或者較為抽象的數學公式時,他們往往沒有思路,或者不知道從哪里入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使微課融入數學教學之中。
例如,在開展“圓的面積”這一知識點的學習時,學生對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并不是那么清楚,然而,這又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重點與難點。如果學生不能把這個知識點弄清楚搞明白,那么他們就有可能不會靈活地運用這一公式去解決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以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已有的知識儲備等因素,并結合圓與其他圖形的聯系等知識,從而設計一節有關“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的微視頻。在上課的時候,教師輕輕點擊鼠標,打開這個微視頻,并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說一說圓的面積公式是什么?你們知道這個圓的面積公式是怎么一步步地推導出來的嗎?”當學生討論完畢后,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下面咱們就通過這個微視頻來掀開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的蓋頭來。”于是,教師利用微視頻向學生演示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如此一來,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便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
(二) 讓微課與數學教學相伴,化零散為系統
通常而言,數學教材中各章各節的知識都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不可割裂的。如果學生不能把新知識與學習過的知識有效地聯系起來,那么他們在學習的過程或者解答練習題的過程中就不能很好地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也不能精通一道會做一片。為了幫助學生架起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橋梁,為了產生比傳統教學模式下更高的學習效率,教師應積極主動地使小學數學教學與微課相結合。
例如,在開展“百分數的應用”這一知識點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咱們已經學習過了幾種類型的百分數應用題,下面,咱們對這些類型進行一下匯總。”然后,教師把鼠標一點便打開了微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看到了各種類型的百分數應用題出現在屏幕上。有關折扣、利息、修路的百分數應用題等等。每一種類型下面都配有一道典型的有關百分數的例題,學生在熟悉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把理論知識較好地與數學問題結合起來,如此一來,不僅有利于他們對百分數應用題有一個系統的認知,還能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注入力量。
(三) 微課充滿趣味性,化難為易,有利于培養激發自學欲望
微課有一個明顯的優點就是它的課堂趣味性,短小精悍,一個議題一個重點,都是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而設計,非常適合學生自學。運用微課融入這堂課中開展對學生自學能力的探索:微課出示學習單,讓學生帶著任務觀看微課視頻,然后引導.反饋、討論,解決疑點。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通過微課直觀演示分餅的小游戲,從平均分4個、2個月餅給2只小熊,直到平均分一個餅時,發現不能按照原有的經驗分,只能一人一半。這時,就會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和學習的需要,引出了分數。接著,結合分數的意義,再教學讀寫法,讓學生邊寫邊記邊理解,明確分數各部分的名稱以及對應的含義。最后,在微課中設計了在三個不同圖形中畫出二分之一。微課中還提供了充分的動手操作環節,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體會分數的含義和平均分的關系,突破教學的重難點。通過微課視頻教學的呈現,學生對分數有了清晰的認識和理解,而微課的動畫性更是促進了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引發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既激發了學生的自學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自學能力。
(四) 準確把握微課切入時機,有效提升使用效率
微課在課堂上的運用,不同的階段,能發揮不同的作用。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靈活安排微課的時間,讓課內、課外學習緊密聯系起來,有效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讓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學習中得心應手。如導入新課使用微課,課前制造懸念;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微課展示,能突破難點。在課末利用微課,能拓展思維深度。
總之,微課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相融合的產物。它不僅可以使抽象的知識以更加直觀的形式展示出來,還對學生預習新課、學習新知、復習舊知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微課這一信息技術進行充分的利用,使之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建芹.初探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3).
[2]陳秉忠.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9).
作者簡介:
洪瓊琳,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