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數學教學的主要舞臺,也是實施新課程理念的主要陣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使其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筆者認為多媒體教學輔助具有優化作用,提出了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策略,提升具體課堂教學實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技術;優化方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數字化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多媒體是信息技術的主要表現形式,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與實踐,不僅能夠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水平和質量,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實現綜合發展。作為落實新課程改革的主要方式和途徑,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課堂教學,對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此,多媒體輔助小學數學教學優化方法如下:
一、 運用多媒體技術,開放教學模式
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學知識,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令大多數學生感覺課堂乏味,不會積極參與課堂學習,進而出現了大量無效的課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輔手段,利用多媒體教輔的聲音、圖像、視頻等資料,調動學生的感官,將課堂中的教學問題以情境化形式出現,讓教學課堂知識向課外展開,因而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尤其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更有一定的教學實效。這種情境化的開放教學模式能有效地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最終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例如,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時、分、秒》的教學中,筆者就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中:“今天,老師給我們班小朋友請來一位非常可愛的新朋友,它愿意與我們交朋友,讓我們一起鼓掌好不好?請看大屏幕猜一猜并思考一些問題(多媒體出示猜謎語)。”(課件出示謎語與問題):“它能跑沒雙腿腿,能響沒大嘴,它能告訴你,幾點鐘起床,幾點鐘睡覺,你們猜一猜,這位好朋友,到底它是誰?”于是,筆者利用多媒體技術設置了一個小貓猜謎語的動畫,當學生看到動畫后,其學習興趣就被激發出來,在看到好朋友是鬧鐘后學生就知道本課學習內容,接著教師再依托多媒體優勢,將現當代各種樣式的鐘表給呈現出來,其目的就是想讓學生對平時的鐘表形成一個直觀的認識。于是,教師就將鐘表中的指針進行分析,引導學習時、分、秒的部分知識。教學情境化的開放模式,旨在讓學生不是將課堂枯燥的知識自我消化,而是將借助多媒體方式進行有效師生互動,也能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達到具體的課堂教學目標。
二、 運用多媒體技術,突顯學生主體
小學數學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比較少,學生對課本內容不熟悉,學習興趣自然無法激發,更不要說在課堂中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盡可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將實際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學生只有熟悉了數學內容,才會產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中參與的積極性才會更高,從而在課堂中突顯其主體地位。例如,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兩、三位數的加減法》,筆者引導學生有效結合以往的生活經驗,凸顯學生主體作用。在上課伊始,筆者結合學生喜歡上多媒體課的心理情緒,教師需要抓住學生們樂此不疲的勢頭,有效地創設一些合理的教學情境,以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筆者運用多媒體跟學生們共同觀看了一段視頻:在一個周末上午,明明和媽媽一起去商場逛街。不一會兒,明明在一個兒童專賣精品店看上一個變形金剛和一輛導彈發射車,變形金剛的價格是75元,導彈發射車的價格是135元。當媽媽來到收銀臺付款。已知媽媽出門帶了480元,剛才坐出租車花了38元,請問媽媽要付多少錢呢?還余下多少錢?(視頻中坐出租車場景沒有出現,坐出租車花去38元是通過明明回憶的畫面呈現,其他就以對話形式出現,無具體文字出現)
由于教師是讓學生觀看視頻,其中關于價格的語句沒有顯現出來,而需要學生仔細觀察并記錄下來,很快部分學生在視頻播放完就完成了視頻中的兩個數學問題。同樣的視頻中呈現問題的數學情境案例較多,這種體現學生主體作用被發掘出來,使得課堂氣氛活躍、開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強,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學效果顯著。
三、 運用多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方式
數學內容具有較強邏輯性與抽象性的特征,而小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有限,且只有比較生動、形象、直觀的事物才能夠讓小學生充分認識和理解。而小學生對游戲的興趣比較濃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創新教學方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增強數學知識的生動性、直觀性和形象性,以利于小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復習課教學中,筆者運用游戲組織學生進行數學練習,筆者在課堂上播放了提前準備的flash動畫:森林學校里最近來了一位大家都討厭的大灰狼。于是,其他小動物都想要趕走大灰狼。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通過做游戲方式來趕走大灰狼!接下來,教師扮演大灰狼,同學生們一起喊乘法口訣,只要同學們口訣不出錯就能有效地趕走大灰狼。在學生了解游戲規則后正式進行游戲環節,同學們齊聲喊“老狼老狼幾點了”,如果老狼喊出四點,就有四個小朋友作為一個小組抱在一起,然后其余小伙伴說出乘法口訣。在數學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游戲相結合,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創新,而且使小學生對課堂中所學習的數學內容進行了有效的強化和鞏固,在筆者的正確指導和積極鼓勵下,學生拓展了學習思維,充分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在積極學習、自主學習的情況下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 小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開發教學內容,并提供較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實現開放、人本、個性、共享、創新學習,主動融入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時,應充分指導學生,使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居康.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6)
[2]劉春燕.多媒體參與課堂教學對小學生注意力培養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28)
[3]任麗芝.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的滲透、整合及實踐意義[J].新課程(小學),2015(10)
作者簡介:
黃美英,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蕉城第四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