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就要遵循語文教育規律,突出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好語文,實現課內外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
關鍵詞:語文素養;提升;途徑
何謂“語文素養”,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這樣闡釋: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課標》要求學生一年內課外自讀五部以上文學名著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但是我們現在的閱讀卻讓人擔憂,許多學校學生沒有充足的閱讀時間和閱讀書目。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公布了今年秋天起將要執行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這不能不說是語文改革一個信號,我們必須從小學就要開始加強學生的名著閱讀量,引導學生走上積極、健康的閱讀道路。
一、 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必須加強校園文化的創建引領作用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這就需要我們創建校園文化,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可以通過校園雕塑、懸掛條幅橫幅、粘貼名言名句、給建筑更名、電子屏滾動播放等形式,加強校園文化的氣息。我們還要做一些制度性的改革,比如:從學校層面借助當下熱門的“漢字聽寫大賽”強制師生加強“三字一話”的訓練,出臺相關的規章制度,硬性要求師生加強閱讀,并要有閱讀記錄及心得體會。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借助校園文化節開發學生們的表演潛能;借助讀書節開展讀書沙龍;利用專業生的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班級要開辦圖書角,讓學生在課外時間暢游在知識的海洋,感受書香帶來的愜意。創建書香校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閱讀,不僅增長了知識,豐富了人生閱歷,而且也學會了思考,使他們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形成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 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必須加強老師的觀念轉變
第一,高年級后,課文的篇幅增長了,一節課的時間,甚至一周的時間都不能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讓課堂活起來,不再使學生的學習成為被動接受、機械記憶、乏味重復的過程;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呢?這就需要教師自覺地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的主動性。這樣,語文課堂才能充滿生機活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才能得到全面提高。第二,加強培養學生對經典作品的閱讀。老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去挑選并閱讀一部作品,首先,指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要讓學生盲目去閱讀,要制定有效的閱讀的計劃。其次,根據不同的學生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好的閱讀方法有利于提高閱讀質量和閱讀效益。再者,建立閱讀評價方案。對于學生的課外閱讀,我們應該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每個學生建立一個閱讀檔案,閱讀小組長記錄學生平時的閱讀表現,收集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讀書筆記。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來展示閱讀成果。如:開展閱讀演講比賽、辯論賽以及讀書筆記展覽等。最后,要加強對經典作品的誦讀。大量的誦讀經典是實現“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
三、 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必須調動學生的閱讀欲望
只有對一件事感興趣有愛好了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只要有興趣愛好才能調動學生求知的積極性,才有可能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所以說“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變被動為主動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才能提高。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才是提高語文教學的最好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要恰到好處的指導和鼓勵學生,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其次,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可見讀書的重要性。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就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這就要求學生字要規規矩矩地寫,文章要仔仔細細地讀,作文要認認真真地做。其次,學生讀書的過程也是學習和運用知識的過程這也是概括的過程。只有在閱讀時認真總結概括,才能形成自己有用的東西,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平時的應用中才能應用自如。可見,概括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單一的知識教學,所教內容不是完整的系統。而整本書閱讀教學注重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語文能力不是能讀通一篇課文,不是照搬條條框框,鮮活的語言應該來源于生活,讓學生到現實的生活中去體驗。語文只有在生活中才能顯示其強大的魅力和作用,讓學生到實際生活中聽說讀寫。普通話不標準,可以跟隨《新聞聯播》播音員去練或者跟普通話好的同學多交流。為了體會語言的精妙運用,在平時我們要多收集各種名人名言和經典語句。寫作上的空洞單調,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日常生活中聽取、感悟。閱讀美文,讓心靈沉浸在其中,用心去體會,感悟生活的真善美。語言是存在于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所以我們要用心去感受。多讀書,讀好書,多思考,多觀察。
總之,語文素養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他需要我們持之以恒、不遺余力的實踐。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就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共同探索,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制定長遠的指導計劃,重視學生的長期發展,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
作者簡介:俞曉英,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永豐灘高級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