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來培養聽、說、讀、寫能力,從而提高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它決定了學生聽說讀寫的成效。因此,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本文圍繞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闡述,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閱讀;教學;文本
英語學科首要的核心素養便是對英語這種語言的感知能力,而感知能力通常情況下是從閱讀中獲得的。因此,初中英語教學要注重閱讀活動的開展。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初中英語學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時,初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并培養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因此,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人文意識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核心。
一、 豐富主題閱讀,深化感知能力
我們知道,閱讀素材是通過特定主題開展的。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對閱讀內容的信息篩選,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首先,讓學生明確閱讀目標,在此前提下主動閱讀;其次,布置與閱讀主題有關的學習目標;最后,讓學生深化記憶。同時,深入地對閱讀進行理解,逐步地擴寬英語的知識面??梢圆捎枚嗖实闹黝}來引導閱讀,讓學生降低理解閱讀難度,促成相應的輔助觀點,用來提高學生思維感知能力。例如,在教學《牛津初中英語》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 Reading “What should I do?”時,就以“We meet a lot of problems in school”為主題,“In childhood,
what happy things do you have? When you are 12 years old,what unhappy things do you meet?”用這種方式來促進學生閱讀,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同時提高自身的敏銳能力和全面感知能力。通過這種方式來對學生啟發誘導,老師可以充分探索文章的多元化知識點,還可以刺激學生的內在動力。同時,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主動生成英語知識點。
二、 創設閱讀情境,培養閱讀興趣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的閱讀內容和方向進行教學指導。老師要隨著教學進度要求,并結合所學內容去理解閱讀主題。與此同時,學習英語要與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和相關情境有所聯系。英語閱讀課上,老師要用心創建與課堂相關的情境,給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閱讀環境。例如,學習Grade Two Book A教材中Saving the earth和“Welcome to the earth summit”這些閱讀課時,老師可以在上課前搜集網上的資料,并下載有關內容。上課開始時,老師可以通過PPT,將地球存在的環境問題一一列舉出來,并著重指出由人為因素造成的影響。如,溫室效應,水污染,土地沙漠化,泥石流,森林火災等,通過視頻,文章報導以及圖片等形式展現給學生。學生通過計算機邊看邊聽,讓學生看到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怎樣一步步地變化。通過多媒體可以直觀立體地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感受地球存在的危機。讓學生對地球的環境現狀存在危機感,并激發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三、 進行文化滲透,加深閱讀理解
英語是西方國家的語言,所以英語閱讀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困難的過程。學習英語不僅僅是思維和語言的互動,還有很多非語言的因素,對其影響最大的是英語的文化背景知識。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為了避免學生對某些單詞和短語有誤解,應在適當的時機注入有關西方的背景知識。老師不僅要參照教學大綱,還要不斷豐富自身的閱讀知識,多讀國外著作,傾聽英文歌曲,多看英文電影等。讓學生了解英語的文化知識和西方的風俗習慣,并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內涵。例如,學習“dog”時,在中文中一般罵人才會用“狗”來形容,如,賊頭狗腦,狼心狗肺,人模狗樣等。但是,在英語中“dog”是寵物,是人類的好伙伴。再如,“dragon”這個單詞,在中國龍的身份是高貴的,是權利的象征。但是,在英語中“dragon”是指兇惡的人。通過這個差距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老師必須主動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作為主導者應該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和中心點,不斷優化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開辦積極有效地活動去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 訓練英語能力,提升人文素養
通過英語閱讀學習,老師可以對學生展開集中式閱讀訓練,讓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英語演講,小組成員明確分工,可以充分發揮小組的合作力量。在課前,學生可以自己去圖書館閱覽相關的歷史地理知識,還可以通過計算機收集有關英語的圖片和視頻,進行整理歸納,在演講時用PPT展示收集的內容。例如,老師在講“亞馬遜雨林”時,應該讓學生先熟悉有關的地理知識,用來拓展學生的背景知識。學生可以查字典,互相合作,共同交流完成閱讀任務;還可以在小組分工時,展開英語主題演講。如,以亞馬遜河流的季節性特點,居住地人們的生活特點,熱帶雨林氣候等為主題。學生要仔細閱讀,并找出閱讀材料中的優美句子和段落,并結合有關主題的圖片進行演講。如“The weather in the Amazon rain forest doesnt change much.It stays hot all through the year,It often rains.”(亞馬遜雨林氣候變化不大,終年炎熱,經常下雨)。通過閱讀,學生不止學到了日常交際用語,還可以熟悉有關的地理歷史文化。由此可以從英語閱讀中掌握西方國家的文化知識。
總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之一。實踐證明,英語閱讀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還增強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學生閱讀英語材料,可以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知識和人文氣息,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受到西方國家文化的熏陶。這樣,才能逐步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艷.淺談初中英語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實踐[J].教育科學,2016(8).
[2]顧一萱.微談初中英語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J].校園英語,2016(3).
[3]周勇燕.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J].文理導航,2015(2).
作者簡介:王茂林,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安市文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