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生物學習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生物學核心概念,才能順利開展后續學習。但大多高中生物老師在核心概念教學中,應用的教學方法有失合理,學生在記憶生物學核心概念后,并不能將其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不能深入掌握生物學核心概念的主要內容,因此,高中生物學核心概念教學收不到應有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高中生物學核心概念的教學現狀,指出高中生物教學掌握核心概念的意義,提出了掌握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主要方法,希望對高中生物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學;生物教學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450個左右的生物概念,具有明確規定的概念200個左右,學生每節課必須學習5個左右的概念。只有幫助學生順利掌握這些概念才能開展后面的學習,多數情況下學生不能全面理解這些概念,阻礙了后面的生物學習。對于高中生物老師來說,只有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生物學概念,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界定
只有幫助學生掌握核心概念才能順利開展后續學習,核心概念的主要內容包括概念、原理、理論等各種內容,其在學科結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同層次的生物學具有不同的核心概念,其離不開生物學的重點內容。生物學核心概念是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的、關于生物學知識的正確理解或認識。高中生物學核心概念是順利開展生物學學習的基礎,是積極推進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重要表現,是對高中生物全部章節內容的高度概括,集中了高中階段生物學的素養觀點。
二、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學方法
(一) 學習生物核心概念要逐字閱讀
要想理解概念必須借助一定的詞語,表示概念的詞語具有生物學專業特點,必須具有一定的準確性與科學性,其含義是異常豐富的,這些詞語都是專家學者反復考慮后的結果,是得到公眾普遍認可的一些詞語,其表達著概念最為豐富的內容。在理解生物學概念時要求逐字逐詞地閱讀,不得使用其他詞語代替。有的學生在書寫詞語時會不同程度地出現一些錯別字,如“必須氨基酸”與“必需氨基酸”,“自氧需養型”與“自養需氧型”,“葉泡”與“液泡”,“光合作用”與“光和作用”等。教師在講解生物學概念時要逐字逐詞地講解,防止學生在書寫概念時出現錯別字。
(二) 將實例引入到核心概念的學習當中
大多學生在學習生物學概念時,都會感到概念過于抽象,不易于理解,如基因與單倍體等。要讓學生全面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必須對概念中的抽象因素給予淺顯的解釋,將抽象的、過繁過難的概念轉換為形象直觀的內容。美國教育家戴爾說過,人類經驗的不斷積累形成抽象化的語言,事物原來的形態已經變化,學生不易于理解與掌握,課堂學習要防止直接將過于抽象的語言呈現給學生,不然的話,依靠學生的強行記憶不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更不能理解概念。這些概念的教學要自學生的生活經驗切入,自學生生活中耳熟能詳的事物或事件開始,學生理解后再過渡到抽象的生物學概念。如在學習細胞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與染色質二者轉化時,如果教師直接講解,大多只能感到一頭霧水,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利用電話線的拉伸與壓縮進行講解,則會帶給學生直接的感知,學生都能順利掌握。
(三) 利用關鍵詞掌握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通常會表現為一定的內涵與外延,生物學核心概念的內涵指的是與生命現象有關的本質特點;外延則指的是內涵應用的范圍與條件。全面理解核心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概念體系,可以順利掌握核心概念。如在學習植物的向性運動是“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運動”時,其主要特點表現是植物體受到一定的外界刺激后,利用自身的不斷生長而出現的定向運動。出現這種情況的條件是單一方向外界刺激的作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單一方向”與“定向”兩個詞語可以使學生對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具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四) 用生活實例比喻生物概念
利用學生生活經驗與熟悉的事物可以幫助學生順利掌握陌生概念,使二者之間呈現一定的關系,幫助學生將新概念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如在學習密碼子時,可以比喻成電影院的座位號,家長(tRNA)手持電影票(反密碼子)可以找到自己的座位(堿基互補配對),將帶來的孩子(氨基酸)領到座位上,孩子手與手的相連(脫水縮合)形成肽鏈,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關系,還可以深入理解蛋白質合成中的翻譯過程。學習氨基酸通式時可以將其比喻成人體,人的頭比喻成R基團,左手比喻成氨基,右手比喻成羧基,身體比喻成碳,雙腿比喻成氫,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相貌,可以將其作為氨基酸的R基團,比喻成氨基酸。
(五) 引入概念圖法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學習過程中,教師在制作概念圖法的前提下,可以實現舊知識與新知識的深度融合,幫助學生學習與理解,提高學習效果,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概念圖法中可以全面展現生物核心概念的各種本質特點,發現不同本質特點間的各種關系,也可以利用概念圖法表示生物學各種概念間的聯系,制作成不同的圖示。在高中生物學核心概念學習中引入概念圖法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將不易于理解的生物概念轉化成形象直觀的學習內容,而且可以展現不同概念間的關聯,具有一目了然、高度概括的特點,有利于學生復習學過的概念知識,形成完整的概念網絡。依據不同概念圖的內容不同可以將概念圖分為模式圖、流程圖、關系圖三種,如高中生物學習過程中,學習“光合作用”核心概念時,可以利用流程圖來幫助學生學習。在學習遺傳信息核心概念時利用模式圖來幫助學生理解。需要強調的是,利用概念制圖幫助學生復習生物知識時,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可以及時啟發與指導學生的復習,使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學習收到較好的效果,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六) 正確認識核心概念中的模糊語言
概念是知識的濃縮與集中,因為不能使用大量文字,不但要求能夠為大多數人讀懂,而且也應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概念中經常會看到“一般”“主要”“大多數”等不明確的用詞。在研究這些概念過程中,還需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教師要善于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自主上網查資料或去圖書館尋找解決辦法,同時也要重視指導學生的學習,為學生詳細解釋不易于理解的部分。如“同源染色體”的概念:配對的二條染色體,形狀與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在學生剛剛閱讀時,教師不能反復強調“都相同”前面的“一般”,可以要求學生聯系上下文自行理解,大多學生則能夠發現,同源染色體的形狀大小可能相同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此理解基礎上要求學生深入剖析:同源染色體概念中的“一般”指的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時不排除特殊情況。最后得到同源染色體的特點:在有性生殖過程中是否可以配對并分離。
(七) 學會核心概念的應用
學會核心概念的應用是學習核心概念的目標,同時也可以發現學生掌握核心概念的實際情況。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將概念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生產實踐等結合在一起,為學生設置合理的學習情境,遇到不易于理解的概念時,教師要多講解,鼓勵學生多嘗試多應用才能順利理解。
三、 結語
總之,核心概念的學習在高中生物學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發展思維水平、提高創新能力。因此利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順利掌握核心概念,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司慶文.新課標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學的實驗策略初探[J].引文版:教育科學,2015(16):42.
[2]郭娜.新課改中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學策略研究——遺傳與進化[D].天津師范大學,2010.
[3]李國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幾點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24(10):155-156.
[4]孔德文.淺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J].亞太教育,2016(10):29.
作者簡介:
葉嬌英,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