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工業行業污染已經向水體釋放了大量的有毒污染物。 頻繁的水污染事故對水生態和安全飲水產生嚴重影響。 國家對相關行業的污水排放標準進行了修訂,將測試標準和限值做了較大提高。 加強對廢水水質的研究和分析,將為水環境保護提供技術支持。本文具體分析了由于檢測污水質量而導致的錯誤原因,并詳細說明了如何提高污水質量檢測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關鍵詞:污水水質檢測;準確性;穩定性;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X5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6-0175-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6.105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related industrial pollution industry has released a large number of toxic pollutants to the water body. Frequent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s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water ecology and safe drinking water production. The state has revised the sewage discharge standards of relevant industries, and the test standards and limit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wastewater quality will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ause of the error caused by the quality of the tested sewage and explained in detail how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the quality inspection of the sewage.
Keywords:Sewage quality testing;Accuracy;Stability;Improvement strategy
現如今,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提高,對水資源的處理和利用也大大增加。但是水質會因為利用方式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我們要針對不同原因的污染水采用不同的手段進行治理。水質處理工作要在水質檢測數據的基礎上展開。所以說水質檢測數據的準確性至關重要。
1 污水水質檢測造成誤差的產生原因
1.1 確定誤差
在一次檢測當中常常會出現多次確定誤差,而且也會在固定因素中出現。環境以及所用的檢測儀器等不確定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誤差的出現。一般在使用儀器檢測重量的時候容易造成誤差。所以在對水質進行檢查之前,根據標準化要求,重量不予修正,重量用于重復稱量操作。當以相同的重量和未校正的重量進行稱量時,測試結果中經常出現相同的錯誤,并且在檢測水濃度時發生錯誤。以上這些不確定因素都是造成誤差的原因。在檢測當中,因為檢測環境不同,水溶液的體積變化程度也會有所不同,如果受環境的影響,其體積會發生變化,濃度也會發生改變,這都會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
1.2 不確定誤差
由于不可預見的因素導致的誤差更為隨意,因此不確定性誤差與決策誤差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在水質檢驗中,檢驗人員的檢驗方法和外部條件發生變化,影響最終水質檢驗的數據。導致不確定性錯誤的因素很多。在水質檢測過程中,檢測結果也會受氣溫、氣壓以及空氣濕度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這都可能導致檢測結果錯誤。
1.3 存在干擾物質
在測試復雜的工業廢水時,相關的干擾物質會影響測試的準確性。例如,重鉻酸鉀法檢測COD時對氯敏感,氯可以消耗一定量的重鉻酸鉀,必須加入一定量的重鉻酸鉀,掩蔽劑是硫酸汞[r]。例如,在污水處理廠進行紫外線消毒后測量糞便大腸菌群的數量時,紫外線輻射不能提供長期的消毒能力,并且容易受到殺菌水或SS劑量不足等因素的影響。糞大腸菌群可以通過紫外線迅速修復,并且可以在可見光下快速修復,并且可以由于紫外線造成的DNA損傷而恢復。因此,樣品保存和檢測的及時性將對檢測結果產生重大影響[2-3]。
總而言之,對水質檢測結果造成影響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在對污水取樣時沒有按規定進行操作、對水質進行檢測時所用方法不對、所用檢測儀器自身存在問題或是調試不準、測試流程不合規定以及相關檢測人員技術水平不夠或是計算出錯等;分析儀存在問題,數據讀取方法是否正確,是否及時發現問題,在計算過程中出現錯誤,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等。為了盡量減少檢測中可能出現的誤差,要科學合理地運用相關檢測技術。
2 如何提高污水水質檢測的準確性及穩定性
2.1 合理控制人為誤差及系統誤差
造成污水質檢結果出現誤差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人為失錯誤,所以為了減少人為誤差,一定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還要加強其對相關設備的使用熟練度。要安排相關人員定期對所用的設備進行嚴格的檢查并進行保養,以確保設備的準確性。而且要對相關質檢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還要在任用測試人員的時候要進行嚴格的挑選,以確保水質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符合工作要求。還要保證他們能夠熟練地使用相關的水質檢測設備。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為誤差的出現。
在污水水質檢測中,檢測項目多,分析方法不同。為了有效控制系統錯誤,需要選擇適當的分析方法。另外,在使用設備之前,必須進行校準。如果有標準,則應使用設備測試結果綜合評估測試結果。如果沒有標準,則可以使用加標恢復測試的測試結果??瞻讬z測誤差,是避免系統誤差的重要方法。為了有效地控制系統誤差,還需要在標準溶液中添加通過比較各種分析方法(例如樣品防腐劑)獲得的實驗結果。
2.2 相關檢測儀器的校正和清潔
運用儀器對水質進行檢測的時候,其結果是通過對比得出來的。所以在運用儀器對水質進行檢測的時候,為了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一定要有一個參照物。因此在檢測之前要先對標準物質進行檢測,若是對標準物質的檢測結果與允許誤差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則說明儀器本身存在調試不準的情況,要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這樣才能確定儀器的精準度。此外,在檢查廢水的質量時,必須清潔使用過的測試設備,如果由于檢查員的疏忽而導致檢查設備未被清潔,一些污染物仍留在設備中,殘留物質可能在整個檢測過程中發生反應,導致結果不準確。此外,如果檢查員在水質檢測過程中使用了錯誤的檢測試劑,也可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這種錯誤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同時也會導致數據誤差產生變化。
2.3 對標準差值的合理規劃
標準偏差在實際污水質檢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結果表明,在實際質檢過程中,最適合的最大工作濃度為10%,在測量過程中,大約10%的樣本是隨機選擇的,并對其進行平行測量。如果樣品數量非常少,對同一批樣品進行平行測量很困難。此時可以選擇并測量各種樣品的批次,平行測量兩個樣品。測量結果的相對偏差始終在規定的最大允許參數范圍內。若水質檢測過程中產生的錯誤非常大,應及時發現問題的產生原因,立即采取安全有效的解決方案,確保污水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5-6]。
3 結束語
總之,在檢測污水質量過程中完全避免錯誤是極為困難的,相應的解決方案只能盡量減小每個分析階段錯誤出現的機率以及程度。相關的水質檢測員必須采用安全、合理、有效的方式提高污水檢測質量。在此過程中,對各個分析環節進行合理管理,盡量減少因各種因素造成的誤差,進一步提高污水水質檢測的準確性,保證污水總體水質檢測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曾櫻.淺談提高污水水質檢測的準確性及穩定性[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10(6):67-68.
[2]周珊珊.淺談如何提高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及穩定性[J].科技論壇,2015,9(5):31.
[3]虞穎怡.淺談如何提高污水水質檢測的準確性及穩定性[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10(6):82-83.
[4]張望.廢水水質檢測化驗誤差分析與數據處理思路探索[J].河南科技,2014,10(8):101.
[5]苗艷.廢水水質檢測化驗誤差分析與數據處理淺談[J].科技與企業,2013,31(14):423.
[6]黃泉萍.質量控制在污水水質檢測化驗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5,23(20):123-125.
收稿日期:2018-04-24
作者簡介:劉海燕,本科,學士,研究方向為給排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