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學生接觸的另一種語言,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并非是期末測試考了多少分,而是能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意愿,進行簡單的對話。要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作為英語老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根據教材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指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教學設備,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化、富含趣味性,尊重、信任、鼓勵每一名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
關鍵詞:英語;主動學習;興趣
近幾年來,英語學科越來越引起了廣大學生與家長的重視,英語是學生接觸的另一種語言,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并非是期末測試考了多少分,而是能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意愿,進行簡單的對話。然而,與學生溝通發現,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屬于被動學習,為了父母、老師、分數而學習,是“老師要我學”而非“老師我要學”,導致了學生學習的效果不理想,為此,探索在小學英語課堂如何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小學英語教學經驗,與廣大同行分享教學實踐中的點滴經驗。
一、 興趣為匙,開啟主動學習的大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前提。
(一) 趣味導入
十分鐘的課間時間能夠讓學生生龍活虎,情緒高漲,課間伊始,學生的注意力很難一下子就集中到課堂上,這就需要富含趣味性的導入來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四年級上冊英語《Unit 7 Christmas》時,我利用三分鐘左右的時間給學生講述了圣誕老人的由來及送禮物的傳統習俗,孩子們一聽到圣誕老人送禮物,瞬間安靜下來,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還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 創設情境
良好的課堂情境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關鍵,然而,課堂情境并非自主產生,需要教師有意識性地去創設,以景帶情,以情感人,讓每堂小學英語課堂更具魅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教學三年級上冊《Unit 3 Numbers》,阿拉伯數字對于學生來說已經十分熟悉了,但英文數字卻是新朋友,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在黑板上出示了幾道10以內的簡單口算加減法,學生瞬間笑噴了,躍躍欲試要回答,學習氛圍異常活躍,這時我要求學生用英語表達算式中的數字,減輕了學生對英語的恐懼感,學生興趣不減。
(三) 聯系生活
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付諸生活,在生活中靈活運用英語是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身邊處處有英語,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如教學三年級上冊《Unit 4 Birthday》后,我通過白板播放了某個小朋友慶祝生日的視頻,在視頻中,學生們不由自主地跟著視頻唱起了英文版《生日歌》,視頻結束后,我帶領孩子完整地唱了一遍英文版的《生日歌》,相信孩子們在以后親人過生日時,他們也會情不自禁地唱起英文版的《生日歌》。
二、 預習有法,獲取主動學習的能力
所謂預習其實就是指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在探索中求知,整個過程一般由學生自主完成,是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很多英語教師認為讓小學生自己課前預習純屬“笑話”,認為以小學生的水平根本無法獨立進行課前預習,導致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預習被廣大英語教師所遺忘,或者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其作用。新課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為此,英語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傳授最基本的預習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能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指導學生在周末時借助手機版的《閩教英語》軟件,選用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通過聽音自主學習英語單詞和模仿朗讀語調,在不懂的地方做標記,到校后可以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也可以向老師請教,慢慢地從指導預習逐步學會獨立預習。
三、 信息為媒,營造主動學習的氛圍
近幾年來,多媒體教學設備在小學教育教學課堂中得到普及,多媒體設備集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為一體,能有效地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地展現出來。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更具抽象性,若教師能巧用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趣味性的內容定能有效突破教學中的難點,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如教學四年級上冊《Unit 3 Numbers and Animals》時,教材中的馬、羊、雞、豬等動物采用掛圖形式出現,顯得單調乏味,如果能用班級的白板設備播放課件,教材中的馬、羊、雞、豬等動物動起來了,雖然都是表達動物的只數,但相比之下更加形象生動,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四、 鼓勵是愛,搭建主動學習的橋梁
富有激勵性的課堂評價可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可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英語口語的交流能力、合作與創新精神。鼓勵是愛,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作為一名小學英語老師,把每一名學生當成是自己的朋友,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尊重,當學生把老師看作是好朋友,對老師無話不談時,還愁學生不喜歡老師任教的學科嗎?
例如英語教學除了書面表達外,更重要的是口語交流,教學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在書面測試時都能很好地回答,口語交際時卻沒有想象中的理想,甚至有的同學根本不敢讀出來,究其原因是學生害怕自己讀錯了被同學取笑,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口語交際是必不可少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發現學生的進步之處及時給予鼓勵。這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愛,用愛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跨越師與生之間無形的鴻溝,搭建學生主動學習的橋梁,化“要我學”為“我要學”。記得班里有個英語潛能生,每次的英語課都當“收音機”,幾乎不回答問題的,一次不經意間聽他小聲哼著英語歌,甚是好聽,為了不影響他,直到放學時才與他單獨對話,夸獎他唱得好聽,發現他在之后的英語課上更認真了,也慢慢地舉起了沉重的小手,回答問題。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作為英語老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根據教材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未知欲望,指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教學設備,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化、富含趣味性,尊重、信任、鼓勵每一名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金花.淺談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J].教育科學,2017(6).
[2]譚成桂.激趣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方法淺析[J].學周刊,2017(20).
作者簡介:
鄭巧玲,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上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