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就會主動的、堅持不懈地去探索、發現新問題,對知識產生求知欲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采取有效的激趣技巧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會使學生提高學習熱情,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指引學生去認識學習目標,還可以啟發學生思維,從而使學生情不自禁地融入新知識的探索過程。
關鍵詞:初中物理;激趣;教學
課堂是教師教學主要的核心,同樣也是反映教學質量的關鍵。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那么學生才能夠主動積極的追求知識。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一堂課來說尤為重要。并且興趣還會讓學生感覺學習知識就是一種自我需要,帶動學生對知識求知的欲望,也就很自然的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因此,教師應當為每節課的開始合適增添引入環節,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及時融入學習狀態。物理課的引入方式有很多種,教師要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選取最為恰當合理的方式,以此又快又好的達到預期教學目的。
一、 實驗激趣法
物理課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學生也會對此感到“好奇”,之所以有了這樣的好奇心,便可以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比如教師對照教材講課時,雖然很生動、很詳細地為學生講解,也不能讓學生對物理課有更直觀的認識,因為初中生的形象思維很好,而抽象思維很差。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實驗激趣法去增添學生學習趣味,例如:我在講解“動能和勢能轉化”一課時,就利用“鐵球搖擺”的演示去替代教材中的單擺實驗:就是把一顆鐵球懸掛在天花板上,然后把鐵球懸浮的位置拉偏離中心線,以使鐵球在搖擺的時候剛好碰到我的鼻子,在這個時候,學生就會目不轉睛地觀看,當我把鐵球松開,鐵球就開始左右不停地搖擺,而我卻是紋絲不動站在原地,鐵球在左右搖擺的時候并沒有碰到我的鼻子。像這種實驗的引入,就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還可以引導學生情不自禁地學習其中的奧秘。所以,教師應當抓住物理學獨特的實驗演示優勢,在教學中盡量采用實驗激趣法,去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學的樂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 故事激趣法
初中學生喜歡聽故事,所以教師應當抓住這一特征,結合教材內容和需要,合理運用具有科學史的優秀故事,并將其引入課堂。物理學科里有很多值得推廣的名人故事,這些故事不僅可以反映科學發展的不易,還能夠展現科學家獻身的精神。教師從這一角度切入,就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去熱愛科學,挖掘自身的學習潛力。在教學前適當引入一些科學小故事,便能有效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加強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如:我在進行“物體的浮與沉”一課教學時,先為學生講述曹沖稱象的故事:有一天,大家想為一頭大象稱重,但大象太重了,沒有那么大的稱,但聰明的曹沖卻想出一個方法,他把大象趕到船上,看船下沉了多少,再放石頭讓船下沉到同樣的位置,稱出石頭的重量,便得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引出對浮力的探討。那么浮力哪些特性,學生為了能夠快速找到答案,便開始了探索欲望。所以采用故事激趣法就可以很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 懸念激趣法
初中生正處于生理發展階段,這時候的自信心十分強,喜歡自以為是地去定論。可是由于初中生經歷少,知識積累不夠,所作出的定論往往很天真,或者說是錯誤的。如果教師直接把學生遇到的問題答案給他時,便會使學生產生懷疑的心理。所以,如果學生的思想處于矛盾時期時,學生便會想盡辦法盡快去擺脫矛盾,從而就產生了迫切擺脫矛盾思想的求知欲望。為此,在教學中適當選擇與實際生活相關聯懸念案例,去設置“陷阱”,讓學生多碰坎坷,幫助學生重新認識問題。可以采用這一點,教師應當增設一些與學生常規想法相反的場景,造成學生產生認知矛盾,從而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我在進行教學“大氣壓強”一課時,我事先準備一只裝滿水的大試管,隨后在大試管里面裝入小試管,緊接著問學生:如果我把這兩支試管倒過來,把管口朝下,小試管會不會從大試管里掉下來嗎,這時學生的回答都是“可以掉下來”。于是我就把這兩支試管倒轉過來,讓管口朝下,這時候小試管不但沒有掉出來,而且還在大試管里不斷上升,哪算我把試管左右擺動,小試管依然不會掉出來。如此明顯的矛盾,立刻就引起學生追究問題答案的迫切心理。所以在物理教學活動中,采用懸念激趣法便可以很好地推動學生求知的積極性。
四、 結語
就初中時期的心理和生理來說,初中學生對新鮮事物都具有很強的求知欲望,可是,學生的這種學習積極性往往是短暫的,在物理教學中,有一些很難理解的抽象內容,會降低學生的興趣,造成物理教學的失敗。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主動去尋找合適的激趣技巧,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雖然在課堂上巧妙地導入激趣技巧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不過幸運的是激趣技巧的形式并不是固定的,但是導入的激趣技巧必須要很自然的和教學內容相銜接,這樣才可以使學生集中學習注意力,幫助學生把興趣融入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楊邦文.初中物理興趣教學的趣引策略解析[J].時代教育,2016(24):195-195.
[2]陳麗妃.初中物理興趣教學的趣引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91-191.
作者簡介:
林海峰,福建省石獅市,石獅市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