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行文的主旨是分析激勵與溝通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進而筆者在文中展開對高職班級管理工作基礎、缺陷以及缺陷補足措施的剖析,由此出發去解析激勵以及溝通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筆者希望文中對激勵與溝通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能推動高職班級管理工作的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激勵;溝通;高職;班級管理;應用;研究
班級是學生學習以及生活、社交的主要場所,同樣也是高職教育工作開展的基本單位。繼而在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實施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把握好班級管理中的每一個工作環節是育人的基礎保障,這個過程之中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時代在不斷地變更,但是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卻從未改變過,并且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最為直接的管理者,肩負著重任。由此可見,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所充當著多重的角色,在此基礎上決定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重要性。班級管理從其本身來看,其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其中不斷涉及學生基礎的學習以及生活等方面,進而筆者聯合當前高校班級管理工作的實際開展方式,對激勵與溝通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一、 做好高職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
高職教育是20世紀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后對人才需求大大增加的產物,是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新興教育類型,其中不乏對時代發展的獨特之處的體現,還是對職業教育的展現。高職學生在發展中不僅有大學生該有的蓬勃朝氣,還具有年輕人該有的活躍、積極性、競爭力,但其中也不乏獨具特色的地方,主要是:與高學府的本科生相比較而言,在以往的學習之中,高職學生常常經歷失敗,成功的經驗也較少,自信心較弱,并且在現階段社會的不斷發展中高職學生要不斷面對社會中的競爭壓力,從而高職學生的內心矛盾、環境壓力都呈現直線的上升趨勢,極其容易出現自卑、抑郁、冷漠、敏感等心理健康問題;除此之外,在平常的學習期間,高職學生缺少的自我控制以及管理能力,服從意識也較弱,與教師對抗的情緒容易產生。
德國的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就指出“如若教育家要根據多個方面進行教育,那么首先要做的是從多方面去了解人”,由此出發,發現其中所展現出的道理同樣適用于高職班級管理工作中,并且在兩者切實的結合中還要對高職班級中的實際情況著重考慮,注重對班級的組織與建設,對于班級管理中的活動要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要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管理、服務等,進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班級風貌,為學生的成長以及激勵與溝通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而建立以述內容以及措施的手段如下:第一,對高職學生進行全面、有效的了解與研究,而對高職學生展開詳細的了解與研究,要根據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首先要了解與研究班集體,而班集體的這個大范圍中包含有班級實際人數、學生在校表現、學生的家庭狀況、班級的基本狀況等等;其次要了解與研究學生個人,而學生的個人信息包括學生的基本情況、學生家庭基本狀況、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生學習狀況等等。繼而在以上兩個方面之中,高職班主任要認真學習、研究高職教育的相關理論與國家的相關規定,對高職的教育目標以及理念進行確立,并在此基礎上對人才培養措施、模式及時地進行掌握,熟悉專業人才的培養上的要求,了解任課教師的情況以及聯系方式,做到心中門清。
二、 高職班級管理中的缺陷
(一) 高職班級管理缺乏實踐
當前高職中學生之間出現誤解的頻率較高,進而在誤解的誤導下學生極其容易衍生出叛逆思想,不會按照班級管理條例中的要求去實踐,依舊依靠靈感進行形式。上述情況的產生,導致高職班級管理工作進行的效率大幅度的降低,進而使得管理工作無法切實的落到實處,從而無法發揮真正的作用。高職班級管理從對制度的制定到執行以及遵從,都是由班級管理者來全權負責,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位置,只是單純的參與者并沒有真正地參與到其中。
(二) 高職班級管理缺乏溝通
通常高職班級管理者真正對班級進行管理是學生出現問題時,基于領導的壓力才對學生進行管理,由于高職班級管理者在進行實質的管理工作之前與學生之間零交流與溝通,進而導致管理措施以及制度實施與制定的不到位與不及時,在管理工作上高職班級管理者很難取得成功。高職班級管理中缺少的是溝通,這是我國高職班級管理工作一直處于低水平發展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我國大多數高校在執行班級管理時,無明確的參照激勵與溝通制度,而是管理者對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所有問題負責到底。由此可見,其中缺少的就是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制度,因此不能運用制度來及時的預防問題的產生。
(三) 高職班級管理者在管理中激勵機制不足
激勵班級管理制度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極其罕見,是當前我國高職發展中不曾涉及的層面,進而當前激勵教育制度的建立還不完善,在高職班級管理中進行運用,極其容易出現激勵目標不明確的現象,以及激勵項目狹窄等基礎性的問題。同時當前我國高職學生以及習慣班級中的問題由班級管理進行解決,而高職班級管理者在解決問題時,常常會通過激勵教育模式,從而對整個高職班級管理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高職班級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時,對激勵教育模式的應用,可以針對其中所存有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三、 高職班級管理中缺陷解決措施
(一) 增加高職班級管理實踐活動
管理工作的中心是讓學生在管理中接受應有的教育,進而在這個環節中形成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以此來提升高職學生的德育、品德素養,促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高職班級管理者在學生形成自我約束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激勵策略與管理措施的結合,能推動高職學生對自身品德的培養,能養成高職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在這個過程之中學生與班級管理者要進行有效的溝通,并通過對定期班級活動的開展,還可以通過對公益活動的開展來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以此來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這種間接的管理形式能更有效地推動管理工作的開展與進行,同時也為激勵與溝通機制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創設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
(二) 教師要維護好良好的師生形象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積極的展開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其中溝通的內容不僅包含學習、生活等基礎,還包含思想精神等層面的內容,同時在溝通中班主任要具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學生,在引導的過程中班主任還可以利用換位思考的手段,對學生問題身臨其境地進行思考,進而提出更加中肯的意見與建議,并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高職班級管理,學生能簡單易懂的對其中的內容進行了解。由此可見,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教師不僅要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關系,還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了解,不管是學習上的還是思想上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進而在班主任與學生溝通期間,要多去關注學生思想動態上的變化,當班主任發現其中存有問題時,要及時地去給予適當的幫助,進而保持住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溝通,能大大地推動管理成效的提升。
(三) 在學生心靈上實施管理的激勵措施
高職班級管理成效的提升,主要是依靠激勵與溝通手段在其中的應用,能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進而推動高職班級管理機制的形成與發展,可以運用在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之中,并且實施有效的管理策略。同時與學生形成良好的溝通體系,讓學生在與班主任的溝通與交流中自覺地遵守管理的內容。還可以通過對學生的表揚以及激勵機制的建立,來拉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以此來營造和諧共贏的班級環境,因此在高職班級管理中一定要加強激勵與溝通機制的建立。
(四) 激勵與溝通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筆者根據近年來的班級管理經驗以及上文的分析,發現在高職班級管理中除去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以及態度之外,最為重要的應該是激勵與溝通機制的應用。進而筆者對其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層面進行分析,將會從以下及幾個方面展開詳細的剖析:
(五) 引導要多激勵
引導中講究的是循序漸進、因勢利導、不堵而疏,這是從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所繼承下來的理論性基礎,是根據大禹治水故事所總結出來的經驗。大禹治水根據山勢、地勢、水勢,進行疏導,從而取得永久性的勝利。由此可以看出,引導并不是從理論上進行勸導,而是在問題面前循序漸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進而在激勵機制之中,班主任要不斷對自身的素質進行提升,并主動地去學習教育理論以及教育經驗,從中來吸取一些經驗,進而實施引導的激勵機制。
著名的教育學家馬卡連柯對教育理論的研究出總結出一個理論,那就是平行教育理論,其中內容所反映出來的思想是:集體教育之中不僅含有遠景性,還包括近景性與中景性。將這句話結合高職班級管理機制中的激勵機制,所反映出來的內容是:在對班級管理的目標建立時,要充分地考慮其中所具有的層次性與遞進性。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大目標若是無法實現,可以將其拆分為一個個小目標,后一個目標的進行是建立在前一個目標成功的基礎上,前一個目標的實現不斷推進下一個更高目標的出現。這個觀點告訴我們在實際的目標中要堅持不懈,從小的成功開始慢慢積累,進而提升自身的自信心,以此來提升自我能力,在進步中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及思想。比如學習,特別是才升入高職的學生,從以往的填鴨式教育轉化為專業化學習,很容易因為專業知識的不牢固而出現問題。進而可以根據對學習目標的建立來激勵學生打好專業基礎,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針對高中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專業課中不知道學什么、學起來吃力狀況,班主任有帶有強烈的目標進行激勵工作,輔助這些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以及知識積累情況,建立合理的激勵目標,對每天的學習任務進行確認,只要學生堅持不懈,那么在學習中必有所成。
(六) 管理要多溝通
企業管理的目的是對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進行有效的提升,進而在此基礎上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而班級管理的目的在于學生素質的提升,以此來推動學生成績的提升以及成長。同時在企業的管理中離不開企業文化的支持,同樣在班級管理中也不能缺少班級文化的支撐,可能從外部看來企業文化或者是班級文化模糊不清,但是文化在管理中只高不低的地位足以證明一切。班級文化在發展中對學生的品德、個性、專業意識、專業技能等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學生個人的品德、個性、專業意識、專業技能等又能著重的體現班級的文化特色。班級管理的重點在于對健康班級文化的建立,而班級管理的核心在于對育好人,育好人主要是指學生在學校中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以此來促進學生人格、品德、情操等方面的不斷提升與完善。并且育人要實現人性化管理以及人性化的班級管理,進而為班主任創造出人性化的育人環境,除此之外,班主任同樣要與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科任教師保持聯系,尊重學生的同時還要遵循教育的規律,對于學生成長中出現的問題,班主任要積極地進行解決或者是提出措施。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溝通,能推動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同行也讓學生充分地了解班主任,這是幫助學生脫離困難的主要手段。
通過以上的分析,筆者發現激勵與溝通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是時代發展以及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推動高職班級管理提升的重要手段。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向社會輸送高技術、高素質的實用性人才,進而在高職教育中最為關注學生的專業學習,除此之外就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要在社會不斷發展的環境中做好高職班級管理工作,就要在這個過程中把握好高職教育的特征,并在其中結合高職教育的特殊性,對班級管理工作進行深入的了解。同時在班級管理工作開展時,要時刻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由此出發去注重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進而在此基礎上建立激勵與溝通在高職班級管理中應用的措施,推動高職班級管理的健全化、有效化。
參考文獻:
[1]劉義軍.淺談激勵和溝通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廣西輕工業,2007(6):117-118.
[2]郭蕊.試論激勵和溝通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6(22):283-284.
[3]朱孔花.淺談高職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的藝術[J].才智,2013(33).
[4]李敏.淺析激勵理論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青年與社會,2013(4):180-180.
[5]吳莉莎.淺談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情感交流模式[J].快樂閱讀,2013(16):7-7.
[6]吳瑞英,軒敏強.淺談高職院校學生的班級管理[J].魅力中國,2010(3):64-65.
[7]耿向華.高職班級管理中激勵理論的應用研究[J].魅力中國,2016(40).
[8]闕明婧.激勵理論在高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意義[J].才智,2015(8).
作者簡介:
馮泠峰,江蘇省徐州市,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