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燦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對“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化、實踐化,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應然選擇。第一,要堅守兒童立場,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學習中提升素養;第二,要擯棄形式,用核心素養的養成檢核學生的“主體性”參與;第三,要回歸數學本質,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讓學習在真實的體驗中發生。
【關鍵詞】學生主體;核心素養;教學意蘊
主體性課堂教學在對傳統課堂教學批判的基礎上提出,強調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生為本”,主體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對所學知識認識、理解、掌握并逐步內化為自身素質和能力的過程。在素質教育、立德樹人等教學理念得到快速發展之后,核心素養的概念應運而生,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并且,在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以及一定的責任擔當與創新實踐的個人素養,在不斷的自我升級、課程效率優化中發展成為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
一、聚焦核心素養,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數學課程教學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觀念的提出,對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目標提供了更廣泛的時代意義與實踐內涵,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學習能力的關鍵指標。小學數學課程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有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觀念等多維度要求的結合體,這一課程教學觀念更加注重學生對課程學習過程的體會、感悟,而并非簡單、單純地以結果為導向。小學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培養,并非單純的小學數學課程與綜合素養教學的集合體,而是學生在日常小學數學課程學習過程中所感知、體會到的必備道德品質以及關鍵學習能力,是從知識立意、能力立意到素質立意的綜合性過程。
(二)調動和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在日常小學數學課程學習過程中,當教學人員過度依賴課堂為載體以開展課堂教學時,學生的學習方式會受限于教學人員的教學方式。學生對于教學人員所教授的知識并不是毫無選擇地加以接受,而是在經過自我的獨立思考、消化吸收后進行選擇性的接收和理解,進而構建到自己的認知體系中。所以,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調動和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需要教學人員在日常課程教學過程中充分關注學生個人的學習體驗,重視和彰顯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創造性,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與日常課程學習效果,在充分科學分析與合理預設下,創設出適合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情景,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個人學習欲望,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學習新的知識。在小學數學課程的知識內容學習中,積極構建個人的數學知識體系,認真體會數學的基本思想觀念與內在規律,在小學基礎課程教學階段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認知經驗,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彰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路徑
調查研究發現,影響學生學習核心素養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三點,分別是教學內容的詳細深入程度、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實效性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參與性。所以,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方向下,小學數學的日常課程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認知層面,必須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融入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實踐中,從教學課程的初始設計、教學過程中的活動開展、教學評價的回饋等環節,彰顯和體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學生立場,在“無聲”中體驗知識的發生過程
在小學數學的日常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難點在哪里?學生的思維過程是什么?在日常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將學生的內在思維外顯出來?對這一系列教學問題的思考既是教學活動發展的起點,也是小學數學發展的歸宿。吳正憲老師作為小學數學的特級教師,經過長期的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提出了兒童數學教育的思想,倡導的核心觀念就是以促進兒童發展為根本,以兒童的視角為出發點考慮問題。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基礎的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而是要讓學生掌握一些數學規律和學習方法,具備解決一些數學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在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知識傳授中啟蒙學生的智慧,完善學生的人格,喚醒學生已有的成功學習經驗,在思維的碰撞中開啟智慧教學。
(二)調動和激發學生的課程參與積極性
讓學生獲得真正的數學活動經驗。核心素養教學理念主張尊重學生的課程主體性,學生是數學課程學習的主人,教學人員僅僅以引導者的角色參與課堂,激發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參與數學課程活動的機會與平臺,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掌握和理解數學課程內容與基本學習技能。
用學生的學檢驗老師的教。教學人員的教學需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真正在日常課程教學中實現以學生的學檢驗老師的教的狀態。要實現這一學習目標,需要教學人員尊重學生的課程學習主體性,充分關注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掌握學生的認知學習模式、學習態度、思維方式,逐步優化課程教學內容。同時,教學人員需要做好對教學內容的分析、研究,尋找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知識難點、重點以及突破點,并且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式。 尊重學生主體性的課程教學方式,需要教學人員在日常課程教學中在學生的思維關鍵點設置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時刻緊扣學生數學學習的知識難點、思維轉折點,持續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實現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體現需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學人員在日常課程教學過程中站在學生的視角設計教學內容,并且依據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學反饋不斷調整課程教學方案,在優化升級中實現小學數學學習效果的改善與提升。
【參考文獻】
[1]辛濤,姜宇,林崇德,等.論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國教育學刊,2016(06):3-7.
[2]曹培英.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徑[J].小學數學教與學,2017(04):3-6.
[3]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項目組.課堂教學如何為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提供有效支點?[J].中小學管理,2016(10):37-39.
[4]胡德海.教育學原理[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6.
[5]馬云鵬.深度學習的理解與實踐模式——以小學數學學科為例[J].課程·教材·教法,2017(04):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