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釗
摘 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當前,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200周年誕辰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熱潮不斷欣起,學習效果日益顯現。本文從意識形態一般理論和哲學基礎、意識形態建設必須回答的重大問題和怎樣開展新時代新思想研究宣傳闡釋等三方面談談認識。
關鍵詞: 新時代 新思想 馬克思主義 宣講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當前,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200周年誕辰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必須深入研究學習習近平意識形態系列論述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理論框架、基本思路,嚴格按照黨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落實黨中央關于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要求,守好陣地、管好隊伍,在此基礎上扎實開展好新時代新思想學習宣傳研究闡釋工作。
一、意識形態基本理論和哲學基礎
馬克思主義認為,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也是社會歷史的產物。恩格斯認為,意識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因為意識唯人具有,個人乃社會的個人,社會乃個人的集合體,意識通常指社會意識,是社會精神現象的總稱。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在社會意識中,又存在著社會心理形式和社會意識形式之分,其中社會心理是一種不系統、不完整的處于自發狀態的傾向、意識、信仰等低層次狀態的社會意識形式。社會意識形態是指反映社會的經濟關系、階級關系的社會意識,是一種系統化的、抽象化的、具有相對穩定形式的、自覺的社會意識,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人類社會要存在和發展下去,必須依賴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這些物質生活條件統稱社會存在。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諸方面的總和,它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社會意識的產生和存在、內容歸根結底來源于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為社會存在所決定,又反作用于社會存在,具有相對獨立性。
二、意識形態建設要回答的幾個重大問題
第一,執政黨的執政合法性問題。執政合法性,其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統治合法性,即統治者需要通過各種手段論證自我統治的合理性、正義性等。二是被統治者認可統治者,即統治者統治關系或政治秩序被民眾廣泛接受和認同。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一個統一的封建君主專制的舊中國一步步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陷入內憂外患的悲慘境地,中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所遭受的痛苦和災難世所罕見。為此,無數仁人志士和先烈奮發圖強、救亡圖存,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一曲曲感天地泣鬼神悲壯之歌。然而,沒有正確的理論為指導,沒有正確理論武裝起來的政黨領導,無數次革命和起義終歸失敗,失敗教訓是深刻的。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21年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此后,中國共產黨不斷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社會主義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勝利,把社會主義事業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新時代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全面建設,突出黨是領導一切,不斷加強新的偉大工程建設,發揮黨的堅強領導作用。通過加強黨的建設和長期性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能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決重大問題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就成為開啟新征程開辟新時代的主題。
我們黨一貫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始終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提供了強有力支撐。毛澤東指出:“槍桿子和筆桿子,干革命靠這兩桿子。”[1]曾說,我們用“文房四寶”打敗國民黨反動派。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意識形態和文化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重申“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工作”[2]。在2013年8月19日講話中提出了“兩個鞏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3]。這些講話實際上就是表明,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就是要維護和提升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就是要維護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法性,就是維護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合法性。
第二,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問題。學習貫徹習近平意識形態思想,總有一個軸,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首先“要回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問題”[4]。這是第一位的問題。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一個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關乎黨的生命,關乎黨的生死存亡。十九大報告主題鮮明地向世人宣示,中國共產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又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特色,特在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上,特在實現途徑、行動指南、根本保障、傳承與創新的內在聯系上,特在四者統一于偉大的中國社會主義實踐上。總而言之,中國特色就是要體現中國智慧、呈現中國方案、顯示中國風格、展現中國氣派的中國社會主義,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歷史必然,符合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要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
三、在推進“四個偉大”中做好理論宣講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意識形態系列講話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符合意識形態一般原理。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黨領導一切,是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根本遵循的實踐要求,必將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創新、深化和發展。恩格斯說:“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5]同樣,一個政黨要站在時代前列,一刻也不能離開理論創新;建設一支宣傳理論思想戰線隊伍,一刻也不能放松理論武裝。馬克思說:“理論一經掌握群眾,就會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6]但任何理論不可能也不會自動地為群眾所掌握,需要有一批先行掌握理論的人在群眾和科學理論之間搭起橋梁,這正是理論宣傳闡釋工作者的使命之所在。
在紀念馬克思200周年誕辰大會上,習近平指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仍然要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7]。學習十九大精神,學習習近平關于加強和改進意識形態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新時代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新成果,把學習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把理論學習作為必修課,全面落實好學習制度。通過學習,不斷加強思想引領,不斷提高學習能力,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和政治思想水平。
習近平強調:“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8]原原本本地學馬列毛經典著作,重溫《資本論》《共產黨宣言》《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等經典著作,學習當代馬克思主義。通過學經典、學文本,不斷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不斷汲取馬克思主義真理偉力和智慧,增強理論自信。只有理論上的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上行動上的自覺和堅定,從而更好地提高我們做好新時代各項工作的本領。
“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這“四個偉大”已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貫穿于習近平治國理政新思想實踐之中。當前,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高校是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高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重要任務,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為此,我們必須認真扎實開展課堂教學準備工作,牢牢把握三尺講臺,夯實課堂教學主渠道、主陣地,密切關注網絡發展新動向新趨勢,借助新媒體新平臺,切實發揮網絡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我們必須統籌好理論與輿論、內宣與外宣、網上與網下內容的甄別審查,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正確區分學術與意識、思想與工作、歷史與現實關系,旗幟鮮明地講政治,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我們必須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主動權、話語權,全方位筑牢意識形態“安全網”、“護城河”、“防火墻”,下大力氣講好中國的好故事,傳遞好中國的好聲音。
新時代新思想新作為新篇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在北京召開紀念馬克思200周年誕辰理論研討會上明確要求,社科理論界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200周年誕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馬克思主義學習和研究引向深入,要在“四個取得新進展”上,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提供理論支撐。
一言以蔽之,意識形態工作是觸及靈魂的系統工程。社科理論工作者一定要肩負起理論宣傳闡釋使命,正確把握理論研究宣傳闡釋規律和特點,正確把握科學理論的革命性、真理性和原創性。既要避免流于庸俗化,更不能隨意把個人主觀臆想拿出來宣講,要忠實于原文、文本,在把握理論內涵、實質要義、時代背景、實踐要求、現實基礎等方面狠下功夫,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做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扎實、宣講能力強的馬克思主義宣講家,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體現理論工作者勇氣和責任擔當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秦摩亞.真實的博古[J/OL].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5.1. 16.
[2][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153.
[4]習近平關于三中全會決定的說明[J/OL].新華社中國政府網,2013.11.15.
[5]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67.
[6]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9.
[7][8]習近平.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如何學習馬克思[EB/OL].http://www.12371.cn/,2018.5.5.
本文系2014年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課專題教學研究》(項目編號:14SZK001)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