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旭 李璐
摘 要: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戰略的推動下,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較好的鼓勵創業、扶持創業的良好氛圍,我國創業活動的活躍度達到了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創業層次不高、創業業務不新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在本質和源頭上反映的是創業能力培養問題。本文以英美兩國為例,通過開展國外創業能力培養比較研究,探索提升我國創業能力培養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 創業能力 創業課程 教學模式 比較研究
1.引言
近年來,國家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戰略,并先后出臺了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加大稅收優惠力度、簡化創業行政審批程序等一系列鼓勵創業的利好政策。在種種客觀因素推動下,我國已經形成了較好的鼓勵創業、扶持創業的良好氛圍,創業活動的活躍度達到了相對較高的水平。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創業活動中高附加值產業創業比例相對較低、創新型企業和全球化企業占比相對較低等問題,這些問題在本質和源頭上反映的是創業能力培養問題。
2.我國創業行為現狀分析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戰略的不斷深入,創業行為在我國逐漸得到認可。根據東北師范大學發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50.2%的大學生創業者認為“當前大學生創業的社會環境很好”,63.54%的大學生認為“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對大學生創業很有作用”;57.27%的大學生創業者對“政府對大學生創業有許多優惠政策支持”持贊同態度。我國高校畢業生創業率呈現連年上升趨勢,雖然其中可能有經濟下行期間就業壓力增加等客觀因素影響,但是創業活動的逐漸活躍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從外部來看,我國創業活動的活躍度也達到了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根據近日清華經管學院中國創業研究中心發布的《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2015/2016)》,與其他主要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創業活動還是相對較多的。報告中我國的早期創業活動指數為12.84%,要高于美國(11.88%)、英國(6.93%)、德國(4.70%)和日本(3.83%)等主要發達國家。雖然我國創業活動的活躍程度相對較高,但是我國創業活動以批發零售行業為主,商業服務業等高附加值產業創業比例(8.2%)相對較低。在創業活動的質量方面,與美國(32.79%)、英國(35.49%)、德國(26.89%)、法國(31.42%)等主要發達國家還有一定距離。
3.英國和美國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發展歷程概述
英國的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發展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高校自發轉型階段,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帝國理工學院、普利茅斯大學等高校開始強調實現由“研究型大學”向“創業型大學”的積極轉型改革,普遍開設關于創新能力培養的相關課程。第二階段是政府開始強調創業能力培養,以《迪爾英報告》的公布為標志,強調高校學生要在學校的教育中嵌入未來工作的內容,積極開展“高等教育創業”活動。第三階段是社會全面認同并高度重視階段,這一階段整個社會對于創業能力的培養已經達成共識,政府發布設立創業中心,公開《全國大學生創業教育黃皮書》,各類創新基金紛紛啟動,英國的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發展進入了繁榮階段。美國的創業能力培養體系開始最早,也發展得最成熟。第一階段為高校增設創業類課程階段,1947年,哈佛大學開設了名為《新創企業管理》的創業課程,標志著美國創業能力培養體系建設的開始,其后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紐約大學等知名高校紛紛開設了類似的創業類課程。到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創業能力培養體系進入創業專業教學階段,關于創業類的課程形成了相對完整系統的體系。進入21世紀以后,美國的創業能力培養體系進入創業學位教學階段,有了關于創業學的相關學位,有超過2000家院校、2500多門創業學課程、100多家創業研究中心,進入了繁榮發展階段。
4.英國和美國創業能力培養體系比較研究
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課程開設方面,英國的課程主要注重培養學生對創業機會識別、判斷和把握的能力,強調學生根據市場的分析研判和對消費者的心理分析,及時主動搶抓可能的創業機會,建立了機會導向型創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課程內容以分析創業的案例為主,既有專門的以創業教育為主課程,又有在其他學科或課程中嵌入創業理論和實踐的課程,擁有分層多樣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相對于英國開設的創業類課程,美國的課程種類非常多,除了創業意識類和創業實踐類課程外,還有關于創業素質和基本創業知識的課程,在充分強調理論指導時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傳遞的實踐應用導向更強,也更有效。
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師資隊伍方面,英國強調術業有專攻,擁有專業化的創新創業型師資隊伍,將師資隊伍分為理論研究類和實踐培訓類兩個大類,其中理論研究類的老師只負責創業相關理論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實踐培訓類的老師只負責案例教學、實踐課程和實習課程的講授。在實際教學中,使用專職教授和企業家相結合的方式,共同進行創業課程的教學培訓,無論是在教師教學方面,還是在學生學習方面,都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創業理論和實踐的有機融合。
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教學模式方面,英國的創業培養教學包括課堂知識教學和創業實踐教學兩部分。其中課堂知識教學與課程設置一脈相承,既強調專門的創業知識傳授,又強調將創業知識向其他學科的嵌入和融合,創業教學范圍更寬,使得各個學科的人都能夠學習創業知識、培養創業意識。創業實踐教學是指學校為創業者提供真實的創業平臺,在具有管理經驗或創業經驗的老師的指導下,以實際組建公司并實際運營的方式檢驗創業成果的優劣,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流于形式的模擬創業。美國的創業培養教學包括課堂知識教學和創業實踐教學兩部分。與英國教學模式差異的地方在于,一是課堂知識教學方面沒有學科之間的交叉和嵌入,但是補充了創新創業相關知識和創新創業理論前沿動態的教學內容。二是在創業實踐教學方面,更多的是采用創業項目研討的方式,通過召開創業交流會,邀請本領域經驗豐富的企業家或創業家,論證創意的優劣。
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政策支持方面,英國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資源以官方支持為主,主要是政府財政預算撥款,政府依托財政預算設立了各式各樣的創業基金,對于創業者的創業行為給予一定比例的資金支持,同時政府設立了相應的監督和稽核機制,保障創業補助資金發放的公開、公平、公正、透明、有效。美國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資源,同樣有官方支持的因素,但更多的來自于企業的捐贈,很多優秀的企業拿出資金,或無償資助,或采用債務、股權的形式對創業者的創業行為予以支持,美國為高校學生建立了很多創業實踐基地和孵化基地,形成了政府與社會并駕齊驅的局面。
5.英美模式對提升我國創業能力培養水平的啟發
在提升我國創業能力培養水平方面,我國應該博采眾長,緊密結合實際情況,形成適合自身的發展策略。
5.1以創業知識嵌入為主渠道完善創業課程設置
完善創業課程設置是提升我國創業能力培養水平的源頭。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深化轉型階段,由更加依賴資源投入的粗放型增長模式向更加依靠技術進步的集約型增長模式轉變,傳統行業都有升級換代的需求。在這種大背景和大趨勢下,以創業知識嵌入為主渠道完善創業課程設置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專業領域和前沿知識,很多學子在學習過程中也形成了很多很好的思路和發明,如果在他們的課程中都加上創業相關知識,則會進一步提高這些理論成果或科學研究向商業模式轉換的概率,進一步提高現有生產力的技術水平,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5.2打造應用型導向的創業師資隊伍
目前我國工商管理類高等教育的教學實踐中,存在較為普遍的一個問題是很多沒有管理經驗或從業經驗的老師在講授工商管理類課程,導致學生學習時總是只停留在概念的層面,對實際運作過程把握不夠透,對于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刻和直觀。鑒于此,本文建議專門從事創業課程教學的導師應該堅持應用型導向,以有著豐富創業經驗的企業家或創業家為主,不僅包括有成功創業經驗的企業家,而且包括有失敗教訓的企業家,在培訓或者教學時緊密結合實際的從業經歷和創業經驗,帶給學生更加直觀的認識和更加深刻的理解。
5.3建立課堂知識教學和創業實踐教學的綜合教學模式
提升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水平要堅持課堂知識教學和創業實踐教學相結合,建立課堂知識教學和創業實踐教學的綜合教學模式。學生在通過課堂知識教學對創業知識有所理解和把握的基礎上,要盡可能通過創業實踐教學驗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創業實踐教學可以采取多種模式,比如舉辦各類創業大賽、創業報告會、工作實習項目、野外拓展訓練法、工作訪問、頭腦風暴法、模擬和游戲,等等。
5.4探索政府與社會并駕齊驅的創業政策支持
在提升我國創業能力培養水平的政策支持方面,應該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力量,探索政府與社會并駕齊驅的創業政策支持。一方面各級政府要積極貫徹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戰略,設立專項基金對民眾創業予以支持,加大對小微創業企業的稅收優惠力度,簡化創業行政審批程序,打造優越的鼓勵創業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另一方面,要加強產學研的合作,鼓勵各類私人組織或者企業設計創業基金,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人投資高校創業項目,為資本找項目,為項目找資本,促進科技成果向經濟效益的轉化。
6.研究結論
本文以英美兩國與本國對比,從課程開設、師資隊伍、教學模式、政策支持等角度依次展開國外創業能力培養比較研究。課程開設方面,英國建立了機會導向型創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既有專門的以創業教育為主的課程,又有在其他學科或課程中嵌入創業理論和實踐的課程,美國的課程種類非常多,除了創業意識類和創業實踐類課程外,還有關于創業素質和基本創業知識的課程。師資隊伍方面,英國強調術業有專攻,擁有專業化的創新創業型師資隊伍,美國則強調理論和實踐的融合、研究和生產的融合。教學模式方面,英美的創業培養教學都包括課堂知識教學和創業實踐教學兩部分,區別在于:一是美國課堂知識教學方面沒有學科之間的交叉和嵌入,但是補充了創新創業相關知識和創新創業理論前沿動態的教學內容,二是美國在創業實踐教學方面,更多地采用創業項目研討的方式。政策支持方面,英國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資源以官方支持為主,而美國形成了政府與社會相輔相成的局面。英美模式對提升我國創業能力培養水平的啟發包括以創業知識嵌入為主渠道完善創業課程設置、打造應用型導向的創業師資隊伍、建立課堂知識教學和創業實踐教學的綜合教學模式、探索政府與社會并駕齊驅的創業政策支持。我國更需要打造一流的“雙創”示范基地,爭取更多的校企合作,進而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鐘燕瑾.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困境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7(3).
[2]劉建磊.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團隊建設構想[J].教育教學論壇,2017(4).
[3]李學鋒,王紅春,趙西坡,張高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7(4).
[4]王駿飛,宋作忠,姚君,姜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及機制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
[5]馬學梅.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以蘇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電子商務,2017(1).
[6]劉佳,許華偉.“供給側”改革視野下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J].繼續教育研究,2017(1).
基金項目:吉林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民辦高校創業教育研究”(項目編號:GH150722)階段成果;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教科研課題“基于能力培養的民辦高校創業教育研究”(項目編號:JGJ2015)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