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 要: 當前,由于新媒體的普及,網絡產生不良因素影響青年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的追求,給高校黨建工作帶來影響。本文旨在分析在新媒體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加強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闡述在新時期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中遇到的機遇和問題,并針對高校大學生在黨建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 新媒體 高職院校 學生黨建
高校黨建工作是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人才培養的重要基礎,學生黨建工作事關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高校黨務工作者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發展的特點,不斷創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努力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1.新媒體的發展對高職院校影響分析
隨著黨的十九大的召開及貫徹學習全國高校思政政治學習會議精神,高校隨之邁進發展的嶄新時代。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和高校發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同步。尤其是現階段,高校黨建工作中“發展學生黨員、加強青年黨員黨性修養及培育高校黨組織”等工作內容,還是保持以往的工作方法,稍顯滯后。對于“網絡這把雙刃劍”,高校應該采取何種方式應對新媒體帶來的影響,構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科學發展體系,是目前高校黨建工作必須重視的課題。
1.1一些“網絡文化”逐漸改變了一些大學生的生活行為方式。
大學生正處于思想的“發展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同化。一些不良的“心靈雞湯”會對當代某些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產生了沖擊和影響。碎片化的知識,改變生活和行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高校黨建工作的順利進行。
1.2大學生手機依賴現象嚴重,阻礙師生的溝通和交流。
由于新媒體的迅速普及,高校學生屬于智能手機的最大使用群體,他們逐漸習慣用手機上的客戶端等媒介獲取外界的信息知識。根據筆者的一項隨機調查的50名學生中,大約有75%的學生提出希望學校改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相關課程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生依賴手機,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更會挫傷教師的積極性。
1.3網絡不良信息侵蝕一些大學生的思想,影響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當前由于國家網絡監管作用,微信、微博等網絡新媒體平臺傳遞出的信息大致上是比較健康、積極、向上的。但是,仍有一些商業詐騙、流言蜚語、庸俗圖文等不良虛假信息混跡其間,給高校學生管理特別是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問題和挑戰[1]。高校對網絡的不良影響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有的高校過于夸大新媒體的消極面,禁止在論壇上發表言論,或及時刪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及時了解網絡輿情,占領網絡主陣地,做好正面的宣導作用。
2.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現狀
高校黨建工作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關系到國家人才的培養質量。如何在新時期面對學生黨建工作,是加快高職院校發展的現實需要。
2.1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傳統模式亟待改善。
當前,一些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內容仍然陳舊而單一,工作形式與工作內容不相符合新時期黨建工作實際。甚至,一些負責黨建工作的教師都不會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功能,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與大學生的交流與溝通。
一是新媒體發展速度與學生認知之間存在矛盾。豐富的信息與大學生甄別能力之間出現了矛盾,網絡上的各種觀點先入為主地進入學生的視野,部分大學生總是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不再進行深入思考,斷裂的知識讓學生信以為真。二是對黨建工作者的素質提出挑戰。黨建工作者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學會利用新媒體,整合不同的資源,結合學生喜愛的方式,并利用有效的傳播途徑向學生宣傳黨的理論、方針及政策,并開展黨內活動。
2.2學生黨建工作缺乏精細化管理。
高校開展黨建工作過程中,各高校都能依據相關的方針制定出相應的辦學思路、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目標,各基層支部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院校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黨建工作,如制定黨員培訓制度,舉辦黨員培訓課程、規范黨員管理制度、完善入黨積極分子制度和發展對象制度、嚴格考察預備黨員等,但是這些制度往往未形成科學的體系,黨建工作不夠精細化,有要求沒有標準,管理過程中并沒有形成科學的評價機制。
2.3發展學生黨員“重發展,輕培養”問題突出。
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高校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的數量日益增加,高校培養任務繁重,黨組織難免出現分身乏術的現象。一些學校在向入黨積極分子傳授黨課時,沒有形成科學的體系,往往導致培訓效果不盡如人意。多達幾百名學生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集中接受黨的教育,雖然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學生之間缺乏相應的交流,使得學習效果不佳。而且入黨積極分子缺乏鍛煉考察標準,學生成為預備黨員之后的學習方式相當單一,部分學習甚至流于形式,影響了黨員發展質量。
3.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的創新探索
在現行的招生體制下,高職院校大學生與本科高校學生相比整體素質略顯薄弱。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與時俱進,從而使學生黨建工作更具成效。
3.1轉變工作觀念,培養高素質的黨建工作隊伍。
學生黨建工作隊伍教育培訓納入學校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合理發揮新媒體的高效性和廣泛性,使黨建文化成為校園的主流文化,加強學生對黨的認識,提高工作水平。同時,還要優選配強黨建隊伍,定期開展培訓。在新的形勢下,黨務工作者要學會合理利用開放的網絡平臺,及時向大學生宣傳黨員的先進事跡;利用網絡的輿論導向作用,發揮社會正能量,強化教育感召力,努力探索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模式,號召廣大黨員教師加強思想理論學習,培養出高素質的黨建工作隊伍。
3.2科學管理、建立健全網絡管理制度。
網絡世界的虛擬性、交互性和開放性等特點,對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帶來新的挑戰。高校可以利用論壇、短信、微信等為學生提供一個發表言論的平臺,學生可以自由在此發表個人觀點,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邀請一些品學兼優的學生在平臺上和大家面對面地交流,交流話題可以是人生、學習、生活等內容,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自身所背負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感,樹立正面典型。除此之外,要想網上黨建工作順利開展,必須建立健全網絡管理制度,精細化管理的模式,高校黨建工作才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
3.3發揮新媒體優勢、建設黨建管理系統和信息資源庫。
高校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建立健全的網絡管理系統,以加強高校對學生黨建的管理工作??梢詮亩嗲廊胧郑Y合大學生的特點,管理更人性化、科學化、人性化,為黨建工作注入更多活力。除此之外,高校還可以利用網絡豐富的信息資源,建立一個形式多樣的黨建資源庫、網上數字黨建圖書館,其中的資源可以是圖片、文章、音頻、視頻等,提高大學生黨員的知識文化水平,拓寬視野,把黨的事業與學生的發展緊密聯系,加強價值認同,堅定理想信念。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黨委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創新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是新時代高職院校的發展需要,順應時代潮流,抓住發展機遇,敢于迎接挑戰,凝心聚力培養人才,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李海平.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學生網絡黨建工作創新探微[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7).
[2]金麗馥.網絡時代高校黨建創新研究[J].人民論壇,2011(26).
[3]萬里勇.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創新路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