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慶
摘 要:利用地圖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對地圖的興趣,而且能培養創新意識,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養成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關鍵詞:初中地圖教學;高效課堂;導學案例設計與實施
地圖是學習初中地理的兩大工具(地圖、地球儀)之一,能幫助學生建立完整、清晰的地理空間觀念,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通過閱讀地圖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能激發思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地理教學質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借助地圖開展地理教學已經成為解決地理學科中學習問題的重要手段。
一、主題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學習地圖的興趣
主題是合作學習的教學目標,教師提出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的周邊進行整理,提出可能的情況,得到初步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活動結束后,進行問題解決交流,最后老師歸納結論。
探究式的過程:(1)布置問題;(2)觀察分析論證;(3)搜集材料,合作探究;(4)交流成果,歸納總結。
導學案例:為什么馬六甲海峽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情景創設:日本認為經過馬六甲海峽的海上航線是日本的經濟生命線。
實施過程:學生收集資料,觀察初一地理課本下地圖(7-4)馬六甲海峽圖思考討論,回答。
探討問題之一:馬六甲海峽連接哪兩個大洋,經過海峽的航路能到達哪些地區?
實施過程:
老師:白板展示“馬六甲”——東南亞(7-4)圖。
學生:先自主思考,后小組交流。
老師點撥、總結:馬六甲海峽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亞洲到達南亞、西亞、非洲、歐洲沿岸港口的唯一航線。
探究問題二:日本經濟為什么依賴馬六甲這條海上航線?
實施過程:白板展示初一地理課本下P71圖8-4(日本進口能源和礦產示意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地圖和利用已學的知識思考和解答。
學生:收集日本資料,自主思考后組織交流。
老師歸納總結:日本外向性工業經濟發達但缺乏資源,大部分工業資源都要進口,特別是石油需經馬六甲海峽這條航線運輸,而大部分工業產品也需這條航線輸出至海外市場,所以日本把經過馬六甲海峽的海上航線認為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線。
這種方法,易于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由于對地圖周邊資料的搜集、分析、結論,得出了地圖的重要性,容易提高學生對地圖學習的興趣。
二、分塊拼接式——從簡單到復雜,主題突出
新課標提倡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種思維具有靈活性、變通性、發散性、逆向性等特點,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經常啟發學生在讀圖、析圖中通過歸納、總結達到思維的進一步發展。將地理課堂教學分割成若干個課題,進行拼圖,每一塊拼圖對于地理知識的完整性是不可或缺的。每個小組各負責一個課題,各小組選一名代表上臺授課展示。
基本的教學程序是:
(1)化整為零,合理分工。
(2)合作研究,資源共享。
(3)模塊拼接,組內互助。
(4)教師點撥,適度歸納。
這種方法適合地理復習階段,內容容量比較大。優點是減輕了地理老師上課的負擔,能夠促進學生主動進行地理知識的建構。缺點是必須就課題的重點內容進行提示和拓展,特別要對小組討論中出現的一些錯誤和不足進行糾正。
導學案例:亞洲的分區——東南亞,南亞,西亞
(一)化整為零,合理分工
將亞洲分為三個分區:(1)三個分區的地理位置,氣候;(2)地形特點和河流;(3)資源和自然災害。布置小組的任務和要求,對三個子課題進行探究。
(二)合作研究資源共享
子課題(1)三個分區的地理位置,氣候。要求學生總結出各分區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各分區不同氣候及差異。
子課題(2)各分區的地形特點和河流。分析歸納出各分區地形中的類型、分布、地勢。
各分區河流中的主要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子課題(3)各分區的資源和自然災害。在各分區的地圖上標出資源的圖例、自然災害的影響。
(三)拼接地圖,組內互助
各學習小組進行交流討論,然后各小組逐一展示。
(四)教師點撥,適度歸納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通過點撥能激發學生思路,適當的歸納能讓教學不偏離教學中心。
三、實踐運用式——引導學生利用地圖,積極思維,發現、提出、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任何理論性的知識只有在實際運用中才能轉變成能力,實踐活動中的所需都需要學生親自查閱資料,調查研究。如搜集處理信息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實踐活動可以將課內課外聯系緊密,學生帶著地理知識走進生活,帶著生活問題走進地理課堂。
導學案例:應用地圖制定黃山旅游交通方案。
1.制定方案。制定從本地去黃山旅游的交通方案。
2.收集、實踐探索。各小組收集各種交通地圖,進行路線方案的制定,并詳細解決實踐中使用地圖的方法。
3.各小組成果展示。由每小組派一成員上講臺,講解本小組制定的方案路線及地圖的使用。
4.成果評價。先評價自己的方案,再評價別的小組的方案。
“地圖是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認識地圖、學習識圖是地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利用地理開展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識圖能力,提升學生思維,同時也能提高地理教學的效果,提升學生成績。
參考文獻:
李貴松.運用地圖教學 打造高效課堂[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