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榮
摘 要:從自主評價的氛圍、語言、時機、重點等方面來闡述學生自主評價能力的培養,使每個學生都能生動活潑地表現自己,充分發揮出學習潛能。
關鍵詞:自主評價;氛圍;語言;時機;重點
學習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應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恰當呈現并合理利用評價結果,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傳統“教師本位”的課堂模式使學習評價的主動權始終由教師獨攬與控制,學生只是被動的評價客體,沒有評價的主動權,沒有表達自己觀點和見解的機會。這樣的課堂學習存在著學生盲從教師、迷信課本的現象,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妨礙了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評價的能力。所謂“自主評價”就是學生對自己或同伴的學習過程主動地進行反思和評價。只有通過學生的自主評價才有助于他們獲得最充分合理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生動、活潑地表現自己,使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下面,筆者結合實際從四個方面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評價能力。
一、營造自主評價的氛圍
只有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才能消除膽怯心理,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敢想、敢說、敢評價,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使學生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發展。首先,教師應把尊重學生的人格放在第一位,與學生真誠相待、平等相處,不以權威者或命令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多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讓每個學生都深刻感受到老師的信任與關懷,輕松愉快地參與課堂學習評價。其次,對學生的一切努力要發自內心的欣賞與贊美,相信每個學生都具備獲得成功的潛能。當學生對自己或同伴的學習過程能作合理的評價時,應給予鼓勵,激發評價的興趣;當學生的評價出現偏差或錯誤時不能指責,應給予積極的肯定,贊賞敢評價的勇氣,讓他們增強自信心,引發追求成功評價的積極行為。最后,要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自主評價,讓學生進行充分自由的溝通與合作,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評價自己與同伴的學習過程與行為。此外,教師的教學語言要風趣幽默,態度要和藹親切,組織教學要張弛有度,這樣,學生自主評價的氛圍才能形成。
二、教給自主評價的語言
學生課堂學習自主評價需要有一定的評價語言來支持。以往學生的課堂學習評價語言十分單一乏味,甚至有時是詞不達意。盡管在學習過程中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或創新意識,無奈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表達,經常出現欲說還休的情景。要想充分、全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評價語言。因此,平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為學生提供一些評價性語言,如:“某某同學的想法完全正確的,如果能這樣的話,是不是更簡便些?!薄澳衬惩瑢W的想法很有創意,我非常欣賞。”“我想對某某同學提一些建議?!薄澳衬惩瑢W的答案雖然錯了,但剛才小組交流時,他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我是運用某方法和手段來發現這個規律的。”“我雖然沒有推導出公式,但我認真思考、積極參與動手操作過程”等。同時讓學生多應用鼓勵性語言進行評價,使學生明白“責其十過,不如獎其一長”,鼓勵同學,也鼓勵自己。這樣學生有了評價語言這個載體,就能自如、流暢地反映自己的心理活動,順利地進行自主評價。
三、選擇自主評價的時機
時機對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自主評價能力的培養同樣需要抓住恰當的時機。課堂學習中教師若能引導學生適時評價,將有利于學生學會分析成敗原因,并獲得經驗與教訓,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新意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在知識的關鍵點處適時恰當地加以引導,讓學生在不斷的反思評價中,擺脫困境,理清思路。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當學生通過分析、討論得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分數的大小不變之后,教師有意識地出示一道判斷題:,立刻就有部分學生贊同,部分學生提出異議,學生的情緒十分高漲。這時教師就利用學生渴望弄清真相的有利時機引導學生運用前面的結論對這道題展開討論,并互相評價。學生在熱烈的爭議、評價中終于達成了共識,總結出分數的基本性質。這樣就突破了知識的重難點,使學生建構了新知識,同時學生在評價中還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四、把握自主評價的重點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評價,應始終指向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否則學生的評價就會陷入盲目性、隨意性,這樣的評價就會流于形式。如何把握評價的重點?國內一些優秀教師早就提出了這樣的思想:既“備課”又“備人”,而后者就是指我們應當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況,包括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特點等。不能認為課本上有的都是重點,應把學生未知的內容、有爭議的作為教學重點加以探索與評價。如:教學“年月日”一課,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基礎,對大月、小月的知識不作為學習重點,而是重點引導學生評價平年、閏年判斷方法的探索過程。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各種各樣的探索途徑,得出“四年一閏”的一般規律,總結出閏年的年份是4的倍數的判斷方法后,組織學生評價這一探索過程。這樣的評價已經不是局限于使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更多的是關注學生探究知識能力的培養,是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在數學課堂中應給學生一個自主評價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讓學生感受評價的魅力,從而喜歡評價、學會評價,充分發揮出學習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