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平
摘 要:板書是教學中的主要教學資源和媒體,更是老師向學生傳遞信息的一種教學行為方式。可見,板書多樣化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新課改板書更需要多樣化,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板書更具有靈活性和藝術性。老師在備課時,要留有余地,考慮一部分板書交給學生來完成是很有必要的。這是新時代的一種體現,因此教學中努力使課堂板書多樣化、審美化、高效化是老師的不懈追求。
關鍵詞:板書設計;多樣化板書;高效課堂
板書是課堂教學精品的濃縮,它更是向學生傳遞信息的一種教學行為方式。隨著高效課堂的深入,筆者認為,板書也需要創新,因為一節好課除了師生機智的語言表達外,好的板書,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傳統的語文課堂上,由于受到觀念和條件的限制,板書基本上都是老師抄給學生的詞語注釋和段落大意等,內容既單一呆板,又顯得很繁雜,更會耗掉師生的大部分課堂時間,學生也只能被動照搬和死記硬背。有些內容背會了也不易理解,所以很難培養學生更強的綜合能力。但多樣化板書,可以靈活處理,使它成為師生自我展示的平臺。因此筆者覺得老師在備課中,要留有余地,部分板書交給學生來完成,可以使板書別具一格,學生還變為課堂的主人,教學模式變“活”了,板書的權利給學生讓一下又有何妨呢?
例如,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學生自主預習之后,就啟發學生設計板書。在上課時,我先讓學生說說魯迅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感受。引出一對反義詞“有趣”和“無味”寫在黑板上,然后提示學生百草園的“園”與三味書屋的“屋”讓人容易想到哪兩種圖形,最后要求學生利用兩個圖形和這對反義詞組合板書,見學生活躍起來了,我讓一名學生在黑板上設計,還提醒學生把作者的情感體現在板書中。三分鐘還不到,這個學生巧用圓形和長方形勾畫了一幅直觀可感的板書,把魯迅對少年時期兩個相鄰的人生驛站的“樂”和“厭”巧妙體現在其中了,不得不令人拍手叫絕啊。
又如教《春》時,我在黑板中央用紅粉筆寫一個大圓圈,里面寫“春”字,再引導學生理清寫作思路和結構。同時提出以下三個思考題:(1)開頭哪個字體現作者喜愛春天?(2)文章結尾又體現作者的什么之情?(3)中間主體部分描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利用小組討論分析時間,我又圍繞“春”字,勾畫了花葉、莖稈和兩片綠葉的輪廓,我提示了板書上需要填補的內容之后,學生輪流上臺補充,加上我的推波助瀾,學生完成板書的困難不大,最后一幅漂亮、精巧的“花”板書呈現在學生面前了。
再如教學陳毅的《梅嶺三章》時,我故意將課題和作者豎寫在黑板中間,展示環節在黑板指定的位置上,讓學生來概括三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境界。集體挑選了六個恰當的詞語,我就用三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并同六個詞語組成了一幅樹的圖畫,使得這首詩的重點內容和思想內涵顯而易見,又暗示了陳毅革命形象像堅強不屈的大樹。
學生設計的例子還有很多,欲揚先抑手法,他們會設計成數學中的坐標系,或地理中的山形。《皇帝的新裝》板書設計成階梯狀,故事情節逐步達到高潮的思路一目了然。《天凈沙·秋思》的板書基本上就是一幅風景畫,學生設計得個性十足,風格各有千秋,板書完成就能當堂背誦。當然它的設計與老師的指導和分析是同步進行的。這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滿堂灌”模式,陶冶孩子們的情趣,激發了他們的熱情。與學生一起制作幻燈片,既培養了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微機操作水平。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現在許多學校有了電子白板,學生也喜歡拿著熒光筆在白板上又寫又畫,沒有條件的老師,可以和學生自制掛圖、模型等,上課時貼掛在黑板上也未必不可呢?
設計會因人而異,即所謂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多樣化板書更應該使學生學起來省時省力,也許一些老師認為讓學生參與板書設計會耽誤上課時間,其實這樣的擔心大可不必。因為學生有興趣,就不由自主會提前準備。在自習或家里精心設計制作,老師經常鼓勵和夸獎,使學生積極性很高。另外這樣拋磚引玉的過程中,也讓學生學會了用獨特的角度和敏銳的眼光去審視文本。又如教《范進中舉》一文時,九年級學生更會奇思妙想,他們借助線條勾勒出了范進的肖像畫,一個封建時代的舉人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雖然這樣的板書零亂,但操作過程中思維是活躍的,并且集課文寫法和主題于一體,真是不得不佩服學生的創造力啊!
由此看來,老師把板書適當全交給學生來完成,就像讓學生上臺鍛煉講課一樣,都是角色互換的一個體現。嘗試把課堂交給學生,包括對教具的使用,也少不了板書的多樣化,能鍛煉他們駕馭一節課的能力,大顯身手的“小老師”使教學氣氛十分活躍,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而且真正達到了在樂學中提升組織和邏輯思維能力。
當然嘗試要與學生年齡特征和實情有機結合起來,板書內容來源于教材,,并且形式靈活多樣,小學生也許有困難,但仍可以嘗試。師生合作設計并完成板書,是和學生一起譜寫課堂流動的交響樂。或許不完美是它的特點,但真實躍動是它的本質。讓學生自由、輕松、愉悅,成為思維開闊,敢想敢做的人。
多樣化板書會讓課堂充滿不可預知的美與和諧,所以,它是教學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成功的教學是高度的科學性和精湛的藝術性的有機結合。在堅持教育原則的基礎上,采用藝術手法牢牢牽住學生,精心澆灌他們的幼嫩心田,因此,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板書多樣化、審美化、高效化是我們老師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