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菁
摘要:最近幾年,我國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已經進入千家萬戶,大學生基本人手一部智能手機,但網絡中存在的信息良莠不齊,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改變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一些大學生在網絡中陷入迷茫,這也使高校思想意識形態建設顯現出諸多問題。高校應該深入發掘網絡中的有價值信息,充分發揮自身輿論導向作用,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高校;網絡時代;意識形態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已在當前意識形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保證網絡安全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高校集聚著高級知識人才,是知識傳播的主要場所,大學生是網絡應用的主力軍,高校意識形態紛繁復雜,各種思想與價值觀激烈碰撞與交匯。所以在經濟、思想、信息的多樣化發展形勢下,對高校師生開展社會主義教育,準確控制廣大師生的意識形態,是擺在高校宣傳教育部門面前的主要任務,也是高校宣傳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高校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將黨建工作與宣傳教育工作滲透到網絡空間,結合網絡中具有積極意義的信息消除網絡不良信息的影響,要敢于主動出擊,積極創新網絡時代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手段,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的發展。
一、網絡時代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遇到的問題
1.高校傳統意識形態傳播方式過于僵化
在意識形態傳播過程中,要與時代發展相符創建合理的傳播機制,引入先進的傳播手段。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傳播,主要通過思想政治課進行,同時還包括報紙、書刊、廣播、電視、電影、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利用組織大學生參加學習、收看廣播、召開座談會、個別輔導等多種方法。具有明顯的強制性與灌輸性,在規定時間內應用固定方法開展的思想教育,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傳播,進入網絡時代,網絡傳播可以實現雙向互動,學生可以與教育人員開展平等對話,表達自己心中的疑惑與不解,尋求老師或同學的幫助。網絡中的信息沒有固定的傳播對象,在信息高度共享與交流的環境中,大學生可以有選擇地接收信息,主動參與信息的研究與傳播,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黨和政府在信息方面不再具有壟斷地位,傳播意識形態和形式面臨發展困境。
2.高校意識形態管控能力不高
進入互聯網時代,各種媒體逐步實現了與網絡的融合,網絡中的信息有利有弊,在方便了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不易管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傳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問題。
當前的大學中,人手一部智能手機以屬常態,大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離不開網絡的應用,每一個大學生都可以利用微博、微信、QQ等表達自己的意見,而成為信息的傳播者與制作者,因此在高校校園中涌現出各種不同的思想。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家。但網絡對人的生活存在正反二個方面的影響,大多網民都能自覺遵守網絡紀律,理性參與網絡活動,但也存在少數人居心不良,故意發布虛假信息,嚴重干擾了網絡的正常運行,造成了網絡環境的混亂,如網絡謠言、暴力、群體性事件時常出現。只有充分利用網絡的積極作用,嚴格管理網絡信息,才能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提高網絡時代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質量的策略
1.高校要站在堅定的政治立場看待網絡空間輿情
高校中的廣大師生,尤其是有的領導干部,還沒有認識到網絡信息造成的影響。認為網絡就是一種技術工具,不存在意識形態。有的人認為個人可以在網上任意發表自己的看法,不應該受到某些方面的約束,有的則關注網絡中的不良信息。
我們要善于站在堅定的政治立場上看待網絡信息,一旦發現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違背的信息,要大膽抵御與防治,防止其大范圍傳播。
要求高校的領導、教師,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必須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與政治判斷力,能夠及時發現網絡中的不良信息,將其對大學生的影響降到最低,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引導網絡輿論的正確方向。
2.創建高校網上馬克思主義理論主陣地
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必須要保持高度的純潔性,要防止非社會主義思想的入侵。由于網絡中存在著復雜多樣的信息,各種思想、價值觀相互碰撞與交匯,只有堅定馬克思主義立場,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立場,才能有效保證網絡輿論具有明確的前進方向。
高校還需意識到網上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建設的重要性,保證馬克思主義理論網上陣地擁有豐富的信息,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教學數字化工程。大力研發先進網絡技術,積極發揮宣傳教育部門、社科院系統、黨校系統等部門的教育功能,逐步形成完善的馬克思主義網絡宣傳技術模式,早日建成豐富多樣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宣傳教育陣地。高校還需早日創建一支高水平的網絡技術團隊,爭取黨員干部既懂網絡操作技術,還可以順利開展黨建工作。
3.合理引導高校網上社會思潮
要大力重視網上馬克思主義理論主陣地建設,還要深入研究各種思想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區別對待不同性質的思潮,積極控制主流思想的發展,敢于大膽抵御非馬克思主義思想,引導各種社會不良思潮步入正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指的是馬克思主義與我國主流思想相互融合的過程。要敢于應用正確的道理與觀點,對錯誤思想做出批判,組織學者及時推出一批高質量評論文章,表明鮮明的政治立場與正確觀點,對廣大師生進行正面引導,闡明真理帶動師生健康發展,保證廣大師生明辨是非、思想上進。
引進先進的網上輿論引導措施,想提高互聯網輿論引導工作質量,需要深入結合網絡特點,及時引進先進的方式方法。要善于結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社會主義道德觀與廣大師生進行交流互動,幫助廣大師生深入事物內部研究其本質,善于發現事物有利的一面,從而幫助廣大師生形成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生活態度,使網上輿論引導工作深入人心、貼近廣大師生的生活。要及時培養一批擁有主流意識的網絡技術人員,利用推出網絡討論熱點,使人們正確認識主流思想,保證正確的輿論方向。
4.創新高校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傳播話語方式
我國當前處于轉型升級階段,但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然是我們理論思維的核心內容。話語轉化問題不可小覷,還需高度重視黨的理論轉化為政策問題,利用黨的核心理論提高自身言行標準的問題。
話語轉換的思想與方法還需進一步創新與改革,第一,改變過去長期內應用的一枝獨秀的工作形式,而逐步發展為多樣化對話。高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人員與學生的交流形式,必須要及時淘汰傳統意義上自上而下的傳播表達方式,灌輸式教育已與時代發展脫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與大學生平等對話、相互尊重,才能真正了解大學生的需求。
第二,及時淘汰高高在上的傳播姿態,而轉變為嵌入性表達。我們可以應用灌輸的方法進行教育,但也要認識到強行灌輸的工作方式,容易引起大學生的反感與排斥。因此傳統話語表達形式要盡快淘汰,在高校意識形態傳播中,應用大學生愿意接受的方法,與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學習緊密貼合在一起,才能使他們逐步接受主流意識形態思想。
第三,高校意識形態傳播要做到生活化,在過去較長時期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味強調宣傳榜樣的作用,使廣大師生覺得那些榜樣可望而不可及。高校思想意識形態傳播,也可以宣傳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件,使學生認識到主流意識形態 宣傳教育就在自己的身邊,具有較高的真實性與實用性,有效幫助大學生在思考中實現進步,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
第四,轉變宣傳的語言風格。如在宣傳教育中可以充分借助微博、微信、QQ等網絡交流工具,可以使用新聞體、語錄體、評價體、段子體、小說體等多種形式將有效信息發布在交流平臺,盡量應用一些的網絡語言與時尚語言,將過于死板的理論宣傳轉變為與大學生生活緊密貼合的“軟語言”,可以有效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表達過程中,利用微博微信中的各種表情、配圖、聲音、視頻、網址鏈接等手段,以大學生感興趣的社會話題與學習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為載體,將正能量信息融入到解決問題環節中,使高校意識形態宣傳收到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蘇詠喜, 閻占定. 網絡時代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5(15):24-26.
[2] 黃一玲, 焦連志. “網絡化生存”狀態下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挑戰與應對[J]. 現代教育科學, 2011(5):83-85.
[3] 朱旭旭. 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面臨的挑戰 及應對策略探析--以高校統一戰線工作為視角[J]. 思想政治課研究, 2016(4):59-62.
[4] 李雪梅. “互聯網+”時代高校意識形態安全的風險與應對[J].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 35(4):95-98.
[5] 盧建有, 臧宏. 自媒體時代網絡文化對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探析[J]. 文化產業研究, 2017(1):30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