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枝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數學教材的使用,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開始對青島版數學教材進行思考,怎樣用辯證的方法來看待教材,靈活地使用教材,讓教材真正為教學服務,是教師探討的熱門話題。本文主要針對新版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做分析,談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材;數學知識
筆者通過本人詳細分析青島版小學數學的特色,幫助更多教師清楚的意識到教材編輯者的初心,更好的把理論優勢應用到教學。。
一、淡化生活情境,突出數學情境
由“情境串”帶動“問題串”,是該套教材的一大亮點。在情境串的呈現上,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及知識特點,隨著年級的升高,生活情境逐漸簡約。本冊教材突出表現為:一是創設有利于抽象數學知識的生活情境。如圓、圓柱與圓錐單元,提供了生活中廣泛存在的圓,既有交通中的圓(各式各樣的從古到今的車輪),也有建筑中(天壇)。通過這些廣泛的素材,使學生對圓的認識由表象到抽象,深深地印在頭腦中;二是突出數學信息,淡化生活情境。如百分數單元,在假日旅游的背景下,更多呈現的是文字、圖形、表格等形式的數學信息,便于直接引入新知探索;三是創設純數學情境。如百分數單元的相關鏈結,小數、百分數、分數互化的知識以及第三個信息窗中綠點標示的問題,沒有在信息窗中呈現,而是在探索中直接給出。
二、突出研究數學問題的方法——“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并利用已有知識和方法探索新知”。
這一研究方法主要是在合作探索中進行重墨體現。例如,探索圓柱、圓錐體積計算公式時,教材從現實問題“怎樣求冰淇淋盒的容積?” 輪子設計成圓形的、天壇中祈年殿頂周長30丈(100米)、都蘊含著數學知識,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去觀察事物的習慣,就像魯班通過觀察草的形狀進而創新出鋸子,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把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例如:球圓柱體的體積?學生會思考之前所學的知識,類比長方體的體積如何計算,最后通過類比,推理,分析,總結出圓柱體體積的公式,然后利用計算公式求出圓柱體的體積,實際遇到的問題。
教材的這一基本模式,有利于學生從知識經驗和客觀現實出發,在研究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理解和應用數學。改變了以往單純教師講的“注入式”教學模式,既有利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內涵,又有利于引導學生學會數學的思想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良好的數學素養。
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努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初步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習數學的主要目標之一。編寫本冊教材時,特別關注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例如:在探索圓的面積計算方法時,教材通過圓的面積與圓內接正方形和圓外切正方形面積的比較,既估計了圓面積的大小范圍,又滲透了正多邊形逼近圓的方法,體現了極限的思想。又如,在探索圓周率和圓柱體積的計算方法時,教材滲透了直線圖形和曲線圖形的內在聯系,體現了“化曲為直”的思想方法。
四、總復習的編寫思路清晰,形式新穎。
總復習的編排可以說是青島版教材的又一大亮點。在教材送審的過程中,我們也了解到前幾套教材在送審的過程中均因總復習平淡而未獲通過。本套教材在總復習方面進行了獨特的編排,充分體現了青島版教材的思路與特色,將系統整理知識、數學思想與方法滲透、數學學習方法等進行了充分地展現。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結構編排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形成系統的網絡體系。總復習根據內容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版塊,引領學生按知識體系有條理的回顧整理,把分散的知識點連成線、織成網、組成塊,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2)重視數學學習策略與方法的總結和提升。對小學階段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進行回顧整理;另一方面,對整個小學階段教材中滲透的轉化、數形結合、模型化等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和提升,突出數學思想方法在學習數學中的重要作用,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采用新型的復習方式,注重教師引領與自我反思相結合。教材在知識與技能中設置了“討論與交流”、“應用與反思”兩個版塊。“討論與交流”版塊是提示學生去體會學習知識的價值以及與其他知識的聯系。”這一問題的設計,目的是啟發教師要引領學生對比、分數、除法三者之間的關系及三個性質的內在聯系進行回顧整理;“應用與反思”版塊則通過一些綜合性的練習題目,使學生在具體的應用中自我檢測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查漏補缺,進一步豐富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
(4)練習題少而精。傳統教材往往會有非常多的習題,習題多但是不精,機械化訓練而效果卻不佳。為了避免上述現象,本教材減少了練習題的數量,并精心設計每道練習題,使每道練習題都具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突出復習重點,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總而言之,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資料,要不斷的深入了解和完善對教材的理解,這樣可以更好領會教材編輯者的教育理念,教師再理解教材后,在依據教材的核心理念,又能自己合理的去創新和發揮,課堂教學才能更加深入得當,有利于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數學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李樹臣.彈性處理課程內容,促進全體學生發展——青島版《義務教育教材·數學》(七~九)編寫的原則之五[J].中學數學,2017(20):29-33.
[2]胡美玲.小學數學估算教學的現狀研究——以青島版教材為例[J].學周刊,2017(3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