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薇
摘要:所謂寫作,“寫”只是一種手段,而“作”才是根本,旨在幫助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日常交際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筆者立足于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從學會閱讀,初步了解小學語文作文;學習日記,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進一步提高寫作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來闡述筆者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理解和感悟。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興趣;提高
寫作,一直以來都在小學語文考試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學生寫作能力的好壞,能夠直接體現出學生知識面的寬廣和學生的個人素養。從一篇語文作文中,可以看出學生的文字功底的強弱、語言表達能力的好壞,甚至能夠直接反映一名學生在日常生活生活用語及交往中的能力水平和素養。此外,還能體現出一名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那么,如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呢,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對此進行分析。
一、學會閱讀,初步了解小學語文作文
在許多學生眼中,閱讀很簡單,就是按照給定的文章或內容,按部就班地讀即可。然而,那只是閱讀了淺層次的內容,而沒有從中學到知識。殊不知,閱讀的根本目的是讓讀者從中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讀出文中隱含的深刻道理,或者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某種表達方法、寫作手法等。如果讀一篇文章,讀完了事,什么都沒有學會,甚至一兩天后重新讀這篇文章時,毫無印象,這樣的閱讀是毫無意義的閱讀,也是無效的閱讀。
筆者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中《荷花》中的句段為例,進行簡短的分析。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
在這段文字中,作者先運用比喻的表達手法,將自己比作荷花,穿著雪白的衣服的“我”在這一池的荷花中非常和諧,毫不突兀。此外,“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荷花的動作生動的描述出來?!膀唑扬w過來,告訴……”,把蜻蜓比作人,親切、真實。語言形象生動,描寫精準,讀起來使人仿佛置身其中,不能自拔。不會閱讀的學生,可能只把這段文字當作一段優美的語句來讀,學不到東西,而會閱讀的學生,能夠通過閱讀這段文字,學習作者的運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等。
二、學習日記,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
日記,是寫好語文的一大利器。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活潑好動,不容易靜下來,所以許多學生對教師教課的內容不能很好地聽講,導致不理解怎樣寫作。對于教師講解的寫作手法,他們也不能很好地接收,甚至不能靈活地加以運用。這時候,讓學生每天寫一篇日記,把自己的見聞或每天的生活或周邊的奇人異事記錄下來,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將每天的喜、怒、哀、樂表達出來,放松心情,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下面,即為班上的一名學生某一天的日記。
爺爺的生日
5月1日,是爺爺的生日。非常好記的一天吧!因為今天又是五一勞動節。
為了給爺爺過生日,我和爸爸親手制作了一個蛋糕。蛋糕最上面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人,那就是我的爺爺,哈哈!
我先把奶油制作成一個人形。瞧!瞬間出現了一個雪人。爺爺常年帶著帽子,接著我把一顆草莓當作帽子,戴在雪人頭上。還用兩顆紅豆給雪人補上了眼睛……
從這篇日記中,我們很容易可以發現這名學生的這一天很開心。通過寫日記,將他高興的心情充分展現出來,躍然紙上。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養成每天寫日記的習慣,既可以表達學生的心情,鍛煉其寫作能力,還為日后的寫作豐富了素材。
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
在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之后,教師可以適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如××學生連續一周積極擦黑板;今天在家里××學生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碗。又如,經過連續一個月的觀察××學生發現,每到下雨前夕螞蟻就會搬家;突然某一天發現學校門口種著一棵銀杏樹,之前竟然一直都沒發現……這些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運用得當,將會成就一篇又一篇的優秀作文。擁有一片善于觀察周邊實物,留心生活中點滴小事的學生,往往都能寫出一篇篇優秀的作文。
一篇優秀的作文,首先素材肯定來源于生活的。杜撰的作文,往往素材內容空洞,不真實,即使文筆再好,也不會得到教師過多的青睞。只有素材真實,有據可依,且文筆優秀,內容充實、流暢,才能獲得多數教師的好評。筆者認為,只有從以上三個方面全面培養、鍛煉學生,才能寫出優秀的作文。
以上僅為筆者個人關于“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一些淺顯的認識和理解,僅供廣大讀者參考和借鑒,不當之處還望廣大讀者多多指正,以促進筆者對寫作的認識和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元.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途徑思考[J].小學生(中旬刊),2018(2):67.
[2]解文平.小學語文如何將作文與閱讀教學緊密結合[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