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
摘要:電子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結合能夠優化語文教學氛圍,豐富語文學習選擇。因此必須深挖網絡資源,拓寬教學內容;建立溝通渠道,鼓勵合作學習;豐富感官知覺,發展創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實現二者的結合效果,不斷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電子信息技術;小學語文;結合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應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對于提高語文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學化水平,切實增強學生的課文理解能力及語言運用能力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必須重視在教學中結合電子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多角度培養。同時教師也要根據時代發展水平更新自我教學理念,創新與豐富教學手段,通過整合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和運用先進的多媒體表現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沉浸在學習語文的美好體驗中,達到增進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最終目標。
一、電子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結合的重要作用
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來,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對于創新小學語文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強化語文教學結果等具有重要意義,綜合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優化語文教學氛圍
將現代電子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來,實現語文教育的現代化、科學化,最直接的優點是能夠極大豐富語文課程的教學資源,通過利用理論上無限豐富與廣闊的互聯網資源,可以開拓教師教學思維,增強課程表現形式,優化學生學習體驗,從而建構出一個豐富且寬闊的語言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
(二)豐富語文學習選擇
通過將小學語文教學與電子信息技術深入融合,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選擇性,培育學生根據興趣自主學習的優秀品質。引導學生根據課堂學習內容,通過信息技術去探究更多的語文奧妙。可見電子信息技術不但能夠拓寬學習領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創造更多的學習內容,更能夠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與積極探索的良好品格,因而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語文教學與學習效率。
二、電子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結合的基本途徑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深化二者的結合程度,就必須根據小學語文教學特點與電子信息技術發展階段研究二者相結合的基本途徑。本文以部編版小學2年級語文教材為例,以期為深化二者的結合程度找到合適的路徑。
(一)深挖網絡資源,拓寬教學內容
高速發展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日益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為我們的學習與生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信息服務和知識來源,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和獲取信息的便捷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在講授課本基礎知識與內容的同時,注重從網絡中獲取新鮮知識和豐富授課內容,幫助學生開拓獲取新知的眼光與頭腦,為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理念,即以書本知識為基礎,通過吸收和消化不同來源的語文知識,提高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力與踐行力。例如,教師在講授二年級下冊課文《詠柳》時,可以充分挖掘網絡資源,一方面向學生展示作者賀知章的人生簡介,告訴學生作者的生平事跡及人生趣聞,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詩文意境;同時為學生講解作者的文學修養及擅長領域,通過閱讀前人對作者作品的評價,感受作者在我國文學史上的獨特價值,更好地理解課文內涵;其次,教師還應通過前期資料搜集,向學生介紹春季的氣候特征,展示春柳的勃勃生氣與蔥翠裊娜,讓學生了解“詩文描寫的是什么季節?”/“垂下綠絲絳的是什么樹?”/“‘不知細葉誰裁出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為什么說‘二月春風似剪刀?”等信息,為學生呈現出具體而豐富的相關信息。
(二)建立溝通渠道,鼓勵合作學習
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帶給社會最顯著的影響既是縮短了人與人溝通聯系的距離,無論人們身處何地,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總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相互溝通,獲取彼此信息。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良好發揮電子信息技術帶來的通信優勢,在學生中間根據一定的原則和比例建立互助學習小組,鼓勵學生們通過集體的力量完成某種特定任務,相互幫助、彼此鼓勵,去深挖課文精髓,彌補學習不足,從而進行極富針對性與目的性的群體學習。例如在學習二年級下冊課文《亡羊補牢》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通過網絡結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并為組員分配具體的學習任務,可以要求學生進行收集課文生字詞,找出文章中的反問句與雙重否定句等句式,講述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哲理等任務,從而提高語文自主學習效果。
(三)豐富感官知覺,發展創新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針對低年級學生思維能力發展不足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充分調動學生的不同感官,為他們創設情景化、立體式、多角度的課堂學習環境,從而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豐富學生的感官知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講授二年級下冊課文《絲綢之路》時,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與絲綢之路相關的圖片、視頻、動畫,調動學生的視覺感官,讓學生從直觀上認識絲綢之路;同時,教師可以向同學們播放《絲綢之路》課文的朗讀音頻,調動學生的聽覺感官,幫助他們感受古代絲綢之路的古樸與凝重;第三,教師也可以在播放視頻的同時,讓學生們根據視頻內容,結成伴侶、載歌載舞,現場模擬出絲綢之路中各民族的生活狀態,調動學生的情緒與身體知覺,從而加深對絲綢之路的理解與興趣,創新教學和學習方式。
綜上所述,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電子信息技術并深化二者的結合程度,能夠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果,豐富語文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因而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根據實際需要不斷探索有效的結合途徑,促進語文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娜.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8(14).
[2]趙雪.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J].考試周刊,20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