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
摘要:本文從初中階段學生提問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了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從課堂氛圍、學生觀念、教學設計等方面提出了在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學生主動提問;能力培養
數學一直是初中階段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數學的學習無論是對于發展學生綜合能力還是發展學生學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數學教學當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對于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意義
(一)有利于發展學生思考能力和思維能力
學生在提問的過程當中也培養了自身的思考能力和思維能力,學生需要在提問之前思考自己知識的漏洞,在這一過程當中就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升思考能力;學生帶著問題去請教老師,在教師講解的時候能夠非常認真地進行分析和思考,潛移默化當中模仿和學習教師的思維方式,進而發展了自身的思維能力。
(二)有利于優化大課堂教學的效果
在目前的教學體制下,教師一般都會同時教幾十個學生,不可能針對某一位學生進行教學,但是學生每個人的學習進度和理解程度都有或大或小的差異,大課堂教學很難優化這一點。學生主動提問就能非常好地補充大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學生的問題都是根據自身的情況提出的,教師在解答的過程中也就一定程度上照顧到了學生個體學習的差異性,使得教學效果更好。
二、初中生主動提問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想要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首先要根據學生提問能力的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對癥下藥”做好教學優化工作,切實提升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根據筆者在教學實際當中的觀察發現,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缺失主要表現在提問的主動性差、提問內容不能切中要害以及提問過程中的學習能力短暫下降等。
(一)提問主動性差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難免遇到感到困惑的問題,但是由于學生的心智不成熟,心理上存在害羞、害怕、緊張等情況,在能夠提問教師的時候往往都“望而卻步”。還有的學生更加喜歡自己研究,但是由于知識儲量和知識結構的限制,不僅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而且容易產生一些“鉆牛角尖”的情況。
(二)發現問題的能力差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難免會有為了做題而學習的觀念,這樣就造成一些學生能夠做出一些難度比較大的題,但是對于基礎概念要求較高的題目,他們卻很容易出錯。這樣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自身存在的問題敏感度比較低,發現問題的能力也比較差,很容易得過且過,認為會做題自己就掌握了數學知識要點,殊不知數學概念才是做題的基礎。
(三)問題總結能力差
有些學生在做數學題的時候就是不會,自己感到非常困惑,但是讓學生總結自己的問題所在,學生又毫無頭緒,教師給學生提問的機會,學生自己也無法找到要點問題,往往經過教師解答之后,還是存有疑慮。
三、初中數學教學當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策略
針對學生在學習數學當中存在的提問主動性差、發現問題的能力差以及問題總結能力差的問題,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幾點教學優化策略:
(一)優化師生關系,打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
學生提問主動性差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師生關系和學習氛圍的影響,學生們如果都“怕”老師,處在比較緊張、死板的學習氛圍當中,他們的主動性會非常差。想要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優化師生關系,教師要改變通過建立權威來實現對學生紀律和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的方式,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從觀念上重視“教學相長”,尊重學生思想的差異和能力差異,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有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更容易將教師看做是自己學習上的領路人,在有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問老師,并且能力很大程度上避免學生在聽老師解答時,由于害怕老師給出不好的評價而“不懂裝懂”,弱化提問的效果。在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教師要能夠巧妙利用課堂語言、表情動作以及課堂教學內容的優化,打造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下,更能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能夠讓他們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并向教師提問。
(二)注重學生知識體系的打造,提升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不僅僅要注重學生的主動性激發,更要重視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知識體系的打造,注重學生對于基礎概念的理解,這樣學生在了解自身的知識體系和學習習慣的基礎上才更加能夠發現問題,提出所謂的高質量問題,幫助自己提升數學知識和數學成績。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整式的乘除》時,教師除了要教學每一個小節的知識和整式的各種形式的乘除規律之外,還要注重學生對于“整式乘除”的知識體系構建,要讓學生們的腦海中有一個清楚的脈絡,積的乘方是有演化過程的“乘法——冪的概念——同底數冪的乘法——積的乘方”,并非簡單的 ,學生形成這樣的知識脈絡才能真正理解積的乘方的概念和運用,才能在練習中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
(三)注重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總結問題的能力
教師能夠給學生提問的時間畢竟有限,如果學生對于所有的問題都進行一一提問,不僅不利于發展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讓他們產生依賴心理,同時對于教師教學的進行也會帶來很大的困難。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他們在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去基礎知識當中尋求答案,往往有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如果還是困惑,則需要總結問題的要點所在,總結自身的知識缺陷,在老師的幫助下解決問題。例如學生對于因式分解的題目感覺到無從下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重新認識整式除法和整式乘法的基礎概念,讓學生們從整式的乘除當中尋找規律,進而找到因式分解的突破口。
四、總結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要抓住學生提問主動性差、發現問題能力差、總結問題能力差的特點,從師生關系、課堂氛圍、學生知識體系以及學生的自學能力入手,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季紅妹.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32):7-8.
[2]李春晨.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J].科普童話,2017(30):18.
[3]張波.淺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策略[J].知音勵志,2016(1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