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力
摘要:樂學環境指能夠讓學生體驗學習興趣的環境,是高中體育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學習積極性的提升都有大有裨益。文章基于此,就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創設樂學環境,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營造學習環境、突出學習主體、創新教學方法、巧用教學評價等,希望對高中體育教學的完善有所裨益。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體育;樂學環境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內容興趣盎然,才能真正地投入于學習活動之中。體育作為高中課程的重要一環,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中發揮著尤為關鍵的作用。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體育教學要把“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作為主要教學理念之一。然而,就目前高中體育教學現狀而言,此一理念的落實情形并不容樂觀,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對此,樂學環境的創設就顯得尤為必要。
1營造學習環境
所謂樂學環境,指的就是能夠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的環境,它是目前課程教學中的新常態。就體育教學而言,學生的學習環境主要分為室內、室外兩個組成部分,其中室內環境以體育理論學習為主,室外則主要是體育技能學習。受主客觀各種因素的限制,學生是室內、室外體育學習中都存在著興趣度不高的問題,在市內學習尤其如此。對此,教師要做好學生學習環境的營造工作。首先,就室內學習而言,教師要突破傳統的口頭語言+板書的教學形式,引入多媒體教學,一方面通過多媒體教案向學生展示體育理論的主要內容,另一方方面借助清晰直觀的flash動畫向學生呈現各體育動作的要點,強化學生的記憶理解;其次,就室外學習而言,操場環境、運動器材等都是影響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學校及教師要從學生學習的細微心理以及實際需要出發,采取好針對性地整改措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2突出學習主體
所謂樂學環境,不僅僅指學生外在的學習環境,也指學生內在的學習心理,一定程度上,學習心理的重要性還要高于學習環境。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日益推進,以及高中體育課程教學的不斷深化,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愈加凸顯,體育課程逐步從教師傳授體育知識、講解體育技能,轉變為學生自主接受體育鍛煉、培養體育習慣,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大為提升。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教師早體育教學中,要從創設樂學環境的角度出發,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比如,在課程教學之初,教師可以避免采用集體化的熱身運動,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進行,如慢跑、俯臥撐等,給學生學習自主權。又如,在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配為不同的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這對于課堂氛圍的營造以及學生學習效能的提升都具有相當積極的意義。
3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指教師在課程教學環節中,所采用的具體方法和途徑,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相當關鍵的影響。不僅如此,教學方法也是體育教學樂學環境創設中的關鍵點之一,教師只有采用契合學生學習心理與學習現狀的教學方法,才能起到針對性的教學作用,一般而言,包括以下兩點:第一、視頻教學法。體育視頻,尤其各類著名賽事的體育視頻,如MBA籃球比賽、世界杯、網球世錦賽等,是學生學習活動之余最為喜愛的節目,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經常組織學生觀看體育賽事的精彩片段,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第二、比賽教學法。體育比賽是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要途徑,也是發揮體育課程綜合價值的利器,教師在樂學情境的創設中,要善于運用各類型、各層次的體育比賽,比如班級內部小組與小組之間的比賽、班級與班級之間的比賽乃至市與市之間的比賽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4巧用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作為課程教學的終端,將教學活動行程一個閉環,是教師矯正學生學習問題、激發其學習信心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在體育樂學環境的創設中,還要注意巧用教學評價。首先,教師要拓展教學評價的主體,傳統的教學評價以教師為主,學生處于被評價的地位,學習積極性難免會受到影響,對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自我的體育學習以及其他學生的體育學習展開自我評價;其次,高中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關鍵階段,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非常渴望別人的贊同。因而,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注意評價的激勵性,多采用積極性的評價話語,肯定學生在學習環節中所取得的成就,這樣對于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激發以及學習興趣的提升都有著相當積極的作用。
5結語
樂學環境指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學習樂趣的環境,在學生的課程學習中發揮著非常突出的作用。因而,隨著體育課程教學實踐的不斷深入,教師越來越重視樂學環境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創設。為了更好地發揮樂學環境的教學價值,教師需要從學習氛圍、學習主體等多個角度出發,采取好切實有效的途徑。
參考文獻
[1]于書軍.新課標下中學體育教學樂學環境的創設[J].金色年華:下, 2011(4):23
[2]戈文源.新課標下高中體育教學如何創設樂學環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2):132-133
[3]張大衛.新課標下高中體育教學樂學環境的創設[J].軟件:教育現代化, 2015(2):124
[4] 田陽、宋佩利.高中體育教學與學生意志品質培養的研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4(3):42-44
[5] 陳士平.高中體育教學與學生意志品質培養[J].考試周刊, 2012(7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