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中
摘要:保育員是幼兒在幼兒園生活和游戲的重要伙伴,他們承擔著幼兒生活管理、衛生保健、配合教師教育以及清潔衛生等工作職責。因此,一個有著過硬專業素質的保育員應具備觀察問題的能力、溝通家長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心理調適能力。
關鍵詞:幼兒園;保育員;專業能力
保育員不僅是幼兒在幼兒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得力助手。因此,保育員的品質、職業道德、保教知識以及保教行為等都會對幼兒的成長和生活產生一系列重要影響。新形勢下,由于得到國家越來越的重視,學前教育得以迅速發展起來,至此,幼兒保育員是由以往的“打飯阿姨”變成了幼兒的“生活老師”與教師的“教學助理”。那么,想要更好地適應這一角色的轉變,保育員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以確保能夠在幼兒管理與保育方面做到最好,為幼兒提供最適合其成長、發展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
一、觀察問題能力
由于幼兒在語言表達等方面的欠缺性,保育員必須要能夠及時通過幼兒的肢體語言或者神態等了解幼兒身體健康狀況。因此,觀察便成為了幼兒教育工作者的一項最為基本的專業技能。比如,在幼兒園管理保育工作中,保育員應該對幼兒的進食量、午睡情況、排便情況、飲水情況、情緒變化以及行為異常等諸多細節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并通過認真的分析對幼兒的生活與學習細節進行更加深入且客觀地了解,進而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育手段對幼兒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
此外,在幼兒園生活中,幼兒經常會發生一些諸如摔傷、發燒、脫臼等危急狀況。為了更好地應對這些危急狀況,保育員必須深入學習幼兒生活護理的相關知識以及針對意外狀況的一些處置技能。如此一來,幼兒保育員才能在幼兒發生意外事故時,第一時間對幼兒進行救治和護理,避免更為嚴重的傷害產生。
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保育員,我們最先需要提升的就是自己的觀察能力,并能夠在認真觀察、仔細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一系列科學、有效的保育措施,進而有效促進自身保育能力的提升。
二、溝通家長能力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可見,家長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作用絕對不次于幼兒教師或者是幼兒保育員。故而,一個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保育員應該具備與家長交流與溝通的能力。
關于幼兒在幼兒園的狀況,保育員有義務,也有責任在第一時間通知給家長知道,并提醒家長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保育員也可以根據自身的保育經驗向家長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想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對幼兒生活的仔細觀察、認真記錄與如實反映之外,保育員還應不斷增強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溝通能力等。在良好語言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的加持下,保育員必將能夠與家長進行更加順暢、也更加準確的交流與溝通,以確保幼兒在生活或者成長過程中的一些難題得到有效解決。
三、自主學習能力
學習永遠是獲取知識的最佳途徑,隨著教育形勢的不斷轉變,幼兒保育員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以確保能夠在將來遇到某些問題時做到有備無患。
為此,幼兒保育員必須要養成善于學習的良好習慣,比如,保育員利用閑暇時間讀書、看資料、與同行交流、按時記筆記等多種形式來學習更多的保育知識以及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等,進而不斷在專業領域擴寬自己的知識面。與此同時,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反思也是保育員應該具備的一項“進修”能力。在不斷的反思中,幼兒保育員才能及時地收集到幼兒的諸多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究與思考,從而尋求一種最為有效的解決途徑,不斷提高自身的保育水平。
除此之外,保育員應根據自身所在幼兒園的現狀與發展規劃擬定個人的職業規劃,在提升崗位工作能力的同時,也為自己的職業做出更好的、更加科學合理的職業規劃,最終促進自身職業理想的實現。
四、心理調適能力
由于幼兒保育工作繁雜瑣碎,工作壓力大,幼兒保育員經常會出現焦慮、煩躁、敏感等心理問題。這一問題倘若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緩解,保育員便非常容易地將這種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并進一步影響到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幼兒保育員必須要學會調適不良心理,以確保能夠有效避免保育工作中的不良情緒,為幼兒的成長和成活創設一個最好的校園環境。
與此同時,幼兒保育員應該對自身的工作職責以及工作性質地進行深層次的了解,深層次認識到自身所承擔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
總之,保育員作為幼兒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承擔著極為重要的責任。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幼兒保育員都要不斷提升自身職業技能與專業技術,以期能夠在保育員的工作崗位上挖掘出自身的最大價值!
參考文獻:
【1】楊茜.孔子君子觀對幼兒健全人格養成的意義及應用[J].韶關學院學報, 2016(09)
【2】包黎黎.大班幼兒一日活動時間自主管理的實踐探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6(05)
【3】孫勝男.幼兒不良行為習慣的養成及矯正措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