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平
摘要:“書是讀懂的,而不是教師講懂的。”葉圣陶先生的這句話道出了學生閱讀的重要性。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關鍵,怎樣上好閱讀課,是我們語文教師長期探討的一個問題。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它在整個語文教學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怎樣搞好閱讀教學?我認為首先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是對學生加強詞句訓練,為學生奠定閱讀基礎;第三是交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第四,加強鞏固訓練,使學生明確閱讀的意義;第五,結合寫作,把閱讀所得應用于寫作與生活。
關鍵詞:閱讀教學 情感體驗 閱讀興趣 習慣養成 方法能力 鞏固訓練 寫作生活
什么是閱讀?閱讀就是培養學生通過對作品的理解、感悟、賞晰、最終達到通過閱讀文章認識生活,感悟生活,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有:通過識字、詞、句、段、篇等教學使具有初步的認知、欣賞能力,和最基礎的寫作能力。我認為教師應圍繞以下五方面進行。
一、培養興趣,養成閱讀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水平的提高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少年兒童階段,正是人生吸取精神營養的最佳時機,這一時期讀什么書、怎樣讀書、形成怎樣的讀書習慣,可以說影響人一生的發展。在這樣一個黃金時期,讓學生閱讀人類的精品,這意味著學生從人生一起步就與最精粹的文本對話,與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靈魂對話。如果長期堅持這種閱讀,長大后肯定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寬厚仁慈、素養全面的人。所以,老師不應限制學生的想象力,應鼓勵他們有感情的閱讀,這樣才能形成獨特的理解和感悟。另外,應教導學生注重積累,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有的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恰當地用上許多是在教材沒學過的詞語,這都是課外閱讀所獲。因此,教師要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還要啟發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以此來激勵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
二、字詞句訓練,奠定閱讀基礎
語文學科是以語言和文字為基本構成的一門學科, 而字詞句篇的教學又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閱讀、表達、寫作、理解的必備能力。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小學階段是起點,也是語文學習的奠基階段,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字、詞、句貫穿了語文教學的始終,是學好小學語文的關鍵。學生只有在明確了字詞意義的基礎上才能理解句子。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加強詞句的教學和訓練,為將來的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講究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是閱讀教學的關鍵,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盡可能用最少的時間,捕捉到最多的信息。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感悟。在閱讀課文的教學中,應該力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按照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最后由教師“點撥引導”的閱讀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四、鞏固訓練,明確閱讀意義
平常說:考、考、考,老師的法寶,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通過學生的練習中、考試中檢查。語文教學的中心任務,歸根到底是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閱讀又是學習之母,其對生活、工作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對口語表達和書面寫作有直接的作用;對知識的獲取、對智力的開發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我們處在一個日益更新的時代,要想使學生將來立足于激烈的社會競爭中,需要通過閱讀來豐富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認識。所以說,閱讀是一種智力活動,是“學習的母親。為了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閱讀方法,教師有必要有目的有步驟的對學生進行閱讀作業的練習,如中考中就經常出現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題,而現代閱讀又包含了記敘文閱讀(記敘文閱讀又分一般記敘文閱讀,小說閱讀,散文閱讀,說明文閱讀,議論文閱讀,其目的就是通過考核督促學生提升閱讀能力。那么要在日常教學匯總加強各種文體的閱讀訓練。
五、結合寫作,活用閱讀所得
由讀到寫使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和升華。這里說的寫,并不是簡單地寫寫生字、寫寫課文,而是從大語文教學觀來考慮。從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寫句子,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把人物、動物、活動、事件等寫具體,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語文教師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他們養成勤于動手,勤于練筆的習慣,逐漸培養他們寫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因此,興趣的激發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以教材為突破口,找準聚集點,捕捉契機,依據學生特點,靈活變換角度,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并把學生引入情景,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萌發求知欲,吸引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延伸。有經驗的老師在教學動植物類課文會提前布置作業:詳細觀察周圍的動植物,重點觀察了它的什么?把你觀察到的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下來。有的寫了小白兔、有的寫了大公雞、還有的寫了大白鵝……不光寫了外型,還形象地寫了它們的步態、叫聲以及吃相等。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之前,我先布置學生觀察家鄉的景物,使學生明確了作者按四季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小興安嶺的喜愛贊美之情。借此讓學生用文中學到的方法,按一定順序寫一處家鄉的景物。最后它們描繪的有家鄉的小河、家鄉的柳樹、家鄉的果園等,不僅寫出了景物特點,而且寫作順序也很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持之以恒地教學,使學生做到讀寫結合,課課有練筆。久之,學生會自己找素材,練筆,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得以穩步上升。
總之,閱讀教學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勞動。教師如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促使學生主動閱讀。如何從單純的字詞句的教學走向段篇的教學,注重從學生的閱讀能力入手,閱讀興趣的培養、閱讀方法的選擇是很重要,也是行之有效的。
參考文獻:
[1] 語文網《閱讀教學的重要性》,《語文新課程標準》《小學教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