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波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新知呈現是課堂教學的第一步,教師可根據教材及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合理有效的呈現方式,如歌曲呈現、 歌聲引路、以圖引領、直觀呈現、簡筆畫呈現、游戲呈現、故事呈現等方式,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其他教學環節做好鋪墊。
關鍵詞:小學英語;新知呈現;方式
新知呈現是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引入興趣大門,使學生產生學習欲望的關鍵環節。教師應重視新知呈現的方式設計,運用各種有效手段,恬如其分地把知識呈現給學生,提高課堂效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以下幾種新知呈現方法。
一、歌曲呈現,歌聲引路
歌曲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方法,以歌引路,呈現新知,可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美好的心理體驗,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渲染氣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合理適時利用歌曲,讓歌曲成為孩子學習英語的橋梁紐帶,讓英語課堂充滿歌聲與樂趣,讓歌曲為英語教學更好地服務。如在講授新標準英語三年級上冊Module 6 Unit 1 Happy birthday一課時,播放歌曲《Happy birthday》,讓學生多次聆聽,并跟著歌曲快樂地唱起來,然后再呈現happy birthday,學生就能自如地讀出來。
二、以圖引領,鋪墊話題
插圖與文本內容密切聯系,呈現了在特定話題下的相關內容,以圖促練,能激發學生興趣和表達欲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養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在教授小學四年級新標準英語下冊Module 5 Unit 1 I was two then一課時,筆者運用自己兒時的照片與現在的照片導入新課,引出新詞匯then、was、young、old、short、long,并引導學生利用所學詞匯描述老師的過去和現在的樣子,收到很好效果。
三、直觀呈現,引起注意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實物具有很強的直觀性,能使課堂教學與生活密切聯系,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實物引入生詞的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接受生詞,同時也可加入教師用英文的描述,通過直觀呈現可以訓練學生的聽力與觀察力。在講授小學三年級新標準英語下冊Module 3 Unit 1 I like football一課中的新詞football、basketball、table tennis時,筆者在課前準備好上述實物,通過提問Whats this?導出其新詞,引導學生在句子I like football/basketball/table tennis中進行聯系,并在小組中做進行操練。
四、簡筆畫呈現,發散思維
利用簡筆畫輔助英語教學,簡約、直觀、形象、鮮明、便于創設情景,把語言的知識性和交際性結合起來,能夠做到視聽說結合,創造生動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幫助學生認識記憶,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所學的語言,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在講授新標準英語五年級上冊Module 7 Unit 2 This little girl cant walk一課時,筆者出示自己事先畫好的兩組簡筆畫,一組是會做的事情,一組是不會做的事情,問What can the little girl do?要求學生用She can do…,but she cant…回答,筆者在學生講得最熱烈時,插入追問She cant walk,從而引出Who can help her?學生們個個高舉小手說,Her father helps her。
五、游戲呈現,樂中學習
“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知識性、趣味性的游戲呈現新知,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接受英語、喜歡英語。在學習三年級上冊新標準英語Module 5 Unit1 How many?一課時,筆者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來做游戲,讓學生當小老師說問句,How many desks/chair/pupils/boys/girls?其他同學搶答,引出數字教學,讓學生在游戲、問答中習得語言。學生帶著快樂的情緒學習,真正做到了“玩與學”相結合。
六、猜謎游戲呈現新知
運用猜謎游戲呈現新知,可以將枯燥的語言知識轉變為生動的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活躍課堂氣氛。在講授小學三年級下冊新標準英語Module 3 Unit 2 I dont like riding my bike一課時,筆者為了引出elephant一詞,引用猜謎呈現新知:Its a kind of animal,Its tall,It has got a long nose, Whats this?謎語一拋出,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學生通過大膽猜測,Its a monkey?No!Its a panda?No!Its an elephant?Oh!Yes。學生有的自問自答,有的互相討論,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接受新知識。
七、故事呈現,扣人心弦
有趣的故事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故事呈現新知識,并以故事情節貫穿課堂的始終,學生仿佛置身于情景中,學習效果非常明顯。在講授三年級下冊Module10Heres a red hat一課時,筆者準備好賣火柴小女孩的圖片,給同學們講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子的故事,The little girl is very poor,She is very cold,she is very hungry,she has no shoes。從而引出新課的內容shoes、clothes、trousers、sweater,并引導學生把新詞放在句子中學習,I have got new shoes,but this little girl hasnt new shoes。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了興趣,有效地鞏固了所學知識,從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中,讓學生珍惜現在的生活,培養學生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精神。
英語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掌握藝術性、趣味性、知識性的呈現方法,選擇合適高效的呈現方式,讓學生整體、直觀、形象地感知和接受新的語言知識,為課堂操練和應用環節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