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磯
摘要:“互助式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為了取得最佳教學效果,教師利用互助式學習教學,讓學生在一起學習和探討,通過集體智慧的充分發揮、互助學習,學生不僅可以從教師那里獲取知識,還可以從同伴身上獲取知識,使所有學生的學習效果最佳化。
關鍵詞: 高中生物 教學 互助式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通過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將教學內容還原或再現,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加直觀和深刻的認識。與高中其他學科知識相比,生物知識比較抽象,涉及內容比較多,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在教學中老師要根據高中生物教學的特點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而體驗式教學模式是非常符合高中生物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生物互助式學習的基本思想
“互助式學習”教學理念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能力,使學習成為一件輕松和愉快的事情,在互助中使學生樂學、思學、會學、勤學,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應把握好以下六個觀念,即生物互助式學習的基本思想。
1、互動觀“互助式學習”強調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多邊互動,不僅要求教師對整個課堂教學設計進行整體把握,分配學習任務,控制教學進程,同時要求教師關注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啟發、相互幫助。
2、互助觀在生物小組活動中,成員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彼此討論,共同提高,既充滿溫情和友愛,又像課外活動那樣充滿互助與競賽。在小組中,每個人都有大量的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有機會形成良好的交際技能,當學生們在一起互相幫助,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習成為一件輕松和愉快的事情,在互助中學生樂學、思學、會學、勤學,由此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
3、師生觀在互助學習中,師生是合作者,教師與學生之間變成了“指導──參與”的關系?;ブ鷮W習提倡教師當好“導演”,學生當好“演員”,從學生主體的認識特點出發,巧妙地運用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把“導”與“演”進行了分離與分工,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留給了學生,使他們有機會進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4、形式觀在教學形式上,互助式學習強調以集體授課為基礎,以互助學習小組活動為主體形式,力求體現集體性與個體性的統一。基本流程可歸納為:合作設計→目標呈現→集體講授→小組合作活動→測驗評價→反饋與補救?;ブ鷮W習中的課堂講授是以合作設計為基礎的,講授過程也力求簡明扼要,耗時短而成效顯著,有著較強的研究性、探究性,能為后來的小組活動留有足夠的空間。分組原則為組間同質,組內異質。
二、互助式學習的生物教學模式
“互助式學習”教學方法在生物教學中的實施需要借助和應用一定的具體方法和載體,本人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采用了以下模式:
1、互助式學習分組的方法
根據南縣六中為普通高中的實際情況,生物互助式學習的分組方法一般采用差異分組,即小組內各成員間要有性別、學習成績和能力方面的差異,并兼顧家庭、性格、脾氣等差異,使成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互補性,每個小組都是全班的縮影。組內差異為互助合作提供了可能,而組間相同的起點又為保證全班各小組間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ブ〗M的人數為6至8人(據每班學生人數而定),教師可以從2人或4人相鄰同學互助學習開始,循序漸進,取得經驗后再深化發展。
2、互助式學習的要求
教師要明確小組互助式學習的程序和規則,如小組內要有分工,人盡其才,安排好組內角色(如:組長、主持人、記錄員等),學生每討論一次,角色互換一次,讓學生都有充當不同角色的機會,實現小組角色的互相依賴,培養學生團隊精神。首先教師全班集中講授,分配小組任務,然后要求學生在討論前一定要獨立思考,最后學生通過相互探討和總結來到達最佳學習效果。如學習“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一課時,可安排互助小組討論會,來完成免疫學在免疫預防、免疫治療、器官移植的應用。
3、互助式學習的步驟
步驟如下:教師情景導入----分層次展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小組記錄、匯報和補充----教師點評。如我講“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時,針對艾滋病這一知識點,互助式學習的步驟如下:⑴分組、組內角色定位和任務范圍。⑵組長引導小組活動,激勵所有小組成員參與活動,主持人確保學生相互探討完成的艾滋病形成原因、癥狀、傳播途徑、如何預防。⑶小組檢驗,主持人可用提問方式如“某某,你對艾滋病形成原因談談你的認識?”“艾滋病有何癥狀、傳播途徑?”“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如何預防?”⑷記錄員進行必要的記錄和總結。(5)互助式學習結束后,小組選出代表發言,組內的其他成員可以補充,其他組的成員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問。并且教師要鼓勵學生對問題提出不同的看法、互相爭論,以激發學生深入地思考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對互助學習過程的觀察,選擇比較有特色的小組發言。本節課上沒有機會展示的小組,可以課下與教師交流匯報,也可將其成果在教室里展出,以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積極性。
4、教師指導
互助交流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各個小組的互助學習進行現場的觀察和介入,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如果小組活動開展得非常順利,教師要給予及時表揚;小組提前完成任務時,教師應檢查他們是否真正正確完成了任務;發現小組內角色分工不清、討論混亂無序時,教師要耐心講解,幫助學生明確角色和互助程序,盡快進入有效的討論;討論偏離主題或聲音過大時,教師要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將學生引到任務中來;討論受阻時,老師要及時點撥,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恰當方法和途徑有的問題教師也可提供給各小組思考討論、解決,教師進行適當總結。
總之,“互助式學習”作為新課改的一種新教學模式,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能動地、自覺地學習,而且能起著開發學生潛能的作用,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此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達到學生學習意識的轉化,這也符合新時代的課改要求。
參考文獻:
[1]李雪.體驗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嘗試[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1(19).
[2]鄔德強.淺談體驗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0(07)